文/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沈曉杰[微博]
到目前為止,我們既不能肯定南京的地方政府債務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是最高的,同樣也不能把南京排除在外。至少從公開數據上,南京確有“中國的底特律”之嫌。對身處“漩渦中心”的南京來說,早公開早主動。只有信息公開了,人們才可作出結論。
這兩天,有關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新聞,讓人讀起來是“膽戰心驚”。前兩天,中國企業聯合會下屬的中國企業報刊出消息,公布了內地省會中債務壓力排名最高10城市名單。
該報道引用國家審計署相關消息,稱“有9個省會城市本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超過100%。”;緊接著,又有媒體報道了國務院研究室一位副主任近日在某論壇上的一篇講話,說一些地方如果按照嚴格的審計,按照底特律的算法,有些地方政府已經破產了。
如果這些地方政府債務的新聞發生在其他的城市,和江蘇本地無關,我們也許還不會這樣憂心忡忡。問題就在這篇新聞的“矛頭所指”,不僅恰恰包括了南京,而且更讓人感到震驚的是,在這篇報道中,南京竟然還排在了省會城市中債務壓力排名最高的10大城市之首(該排名順序為:南京、成都、廣州、合肥、昆明、長沙、武漢、哈爾濱、西安和蘭州)。
南京真的會是地方政府債務壓力最大、甚至是資不抵債的城市?面對這樣的消息來源,不能不讓人做一番“追根求源”。
在中央政府的網站上,筆者找到了“審計署發布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的報道。在這份審計署2013年第24號公告(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中,確實在“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第一部分就突出了“一些省會城市本級債務率和償債率指標偏高”的問題。
根據該公告,“2012年,有9個省會城市本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超過100%,最高的達188.95%,如加上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債務率最高的達219.57%”。此外,還有13個省會城市政府的償債率超過20%,最高的達60.15%;如加上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償債率最高的達67.69%。另外還有2個省會城市逾期債務率超過10%,最高的為16.36%。
看來,審計署有關省會城市的政府債務問題的報告確有其事。不過,這里還有個問題,這就是審計署不點名指出的這些“問題省會城市”中,是不是真的就有南京,是不是南京真的就是“債務壓力最大”?筆者查找到了中國企業報所引用的財經界某著名網站的報道。
該報告引用的是某證券機構的“測算”,得出的結論也是“初步判斷有問題的9個省會城市可能為南京”等城市。如果把這種推測當作結論,就可能犯錯了。但必須指出的是,該報告也不是憑空而出。該機構是把相關省會城市融資平臺的負債余額和對應城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做了對比后,才得出上述結論。這在分析研究城市政府債務壓力上,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由于政府信息的不公開,公眾獲取政府信息的能力不對稱,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們既不能肯定南京的地方政府債務,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是債務壓力最高的,同樣,也不能把南京排除在外。至少從公開數據的分析上,南京確有“中國的底特律”之嫌。
無論如何,根據國際上的一般規律,當一個地方的負債率超過100%,償債率超過了20%,該地區的債務水平就超過了安全警戒線,就會發生債務危機。
而根據國家審計署的公告,有9個省會城市的債務率超過100%,如加上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最高的達219.57%;此外,13個省會城市政府的償債率超過20%,最高的達67.69%,還有個省會城市逾期債務率高達16.36%。這些數據都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我國眾多省會城市的政府債務水平已經遠遠超出了安全紅線,危機四伏。
由于審計署未公布具體省會城市的“花名冊”,所以人們目前還不能清楚的知道哪些省會城市深陷政府債務危機。
其實,作為國家和城市的主人,公民有權利知道各地政府債務的具體信息。根據我國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像城市債務這樣涉及公民切身利益、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的政府信息,政府行政機關應當主動公開。尤其是對身處政府債務“漩渦中心”的南京來說,早公開早主動。只有南京市政府債務的信息公開了,人們才可對南京究竟是不是中國的底特律作出結論。
(本文作者介紹:)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14新浪金麒麟論壇”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萬豪酒店召開,本屆論壇主題:變革與決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國經濟的轉型與挑戰。 報名入口》》》 2015,決策下一步,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