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金融e觀察(微信公眾號:sinaeguancha)專欄作家 王劍
昨日,媒體報道說我國可能重啟不良資產證券化。瀏覽該報道文后的評論,竟然有人在擔心“銀行把不良資產拋給公眾”。這顯然是過度擔憂了。其實,信貸資產證券化是有其自身邏輯的,不會是純粹“誰坑誰”的事情。
主要結論
(1)資產證券化有其獨特的邏輯,主要用于銀行的流動性管理。
(2)不良資產證券化所發債券風險較高,能夠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
(3)銀行不良拐點難現,但通過證券化加速處置不良,構成利好。
昨日,媒體報道說我國可能重啟不良資產證券化。瀏覽該報道文后的評論,竟然有人在擔心“銀行把不良資產拋給公眾”。這顯然是過度擔憂了。
其實,信貸資產證券化是有其自身邏輯的,不會是純粹“誰坑誰”的事情。
一、背景回顧
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并不是新事物。美國政府早在1938年成立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FNMA,房利美Fannie Mae的前身),其主要功能為從市場募集低成本資金,用于向銀行收購住房抵押貸款,形成了資產證券化的雛形。
然后1968年成立政府國民抵押貸款協會(Government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GNMA,俗稱Ginnie Mae,即基利美),由其向銀行收購住房抵押貸款,并以此為支持發行過手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y),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信貸資產證券化。
1970年美國政府成立聯邦住房貸款抵押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oration,FHLMC,房地美Freddie Mac的前身),收購傳統住房抵押貸款并發行類MBS的參與憑證,并賦予FNMA相同功能。
所以,資產證券化在美國的最初功能,是因為銀行沒那么多資金可用于放貸,無法支持國家的“居者有其屋”計劃,所以國家主持成立了專門的機構,買走貸款(資金來自發行資產支持證券),給銀行提供資金來源。
此后美國信貸資產證券化規模持續擴張,也不再局限于住房抵押貸款,并陸續被各國效仿、推廣,在我國國內也引起廣泛討論與研究。2005年左右,我跟著碩士導師做課題,開開心心地起草著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內容,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隨后,我國央行[微博]與銀監會于2005年4月20日出臺了《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標志著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工作正式啟動(試點工作其實在2004年便啟動了)。我們所憧憬的美麗新世界似乎要到來。
但我太天真了。2005年開始試點后,幾家機構(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試點了幾筆信貸資產證券化,資產類別包括住房抵押貸款、不良貸款、普通企業貸款、中小企業貸款、個人汽車抵押貸款,還算比較齊全的(連不良貸款證券化也試點過了),但總量卻很小。要知道,在美國,信貸支持證券是僅次于國債的第二大債券類別,我國卻試不出什么名堂來。
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惡化后,我國監管層于2009年初暫停了試點。雖然監管層未公開說明暫停與次貸危機有關,但當時市場普遍認為暫停是因美國次貸危機引起,也反映出監管層的極度謹慎。
二、金融模式與邏輯
金融的本質是資金的融通,不同的融通模式(金融模式)有著不同的邏輯。
先看金融模式:
銀行的傳統業務是間接融資。儲戶把錢存到銀行,銀行將其用于投放信貸,信貸的各項風險由銀行承擔,銀行以其自身實力維護儲戶資金安全。
與之對應的是直接融資。金融中介幫助融資者發行證券,協助將其賣給投資者,以實現資金融通。但金融中介并不以自身信用介入交易,它只是起到撮合作用,就是牽紅線而已。金融中介是證券的承銷商,一般是投資銀行,但我國商業銀行也能做債券的承銷。
信貸資產證券化則是一種把間接融資轉變為直接融資的方式。銀行先用儲戶的錢發放貸款(這是間接融資),然后把貸款包裝成證券,發售給投資人(銀行自己收回了資金)。最后形成的局面,就是投資人直接持有了債權,是直接融資。
金融模式很清晰,邏輯的細節卻耐人尋味:
間接金融的本質,是銀行通過自身信息生產的勞動(包括調研、監督、服務借款人),掌握了借款人的信息,并以此信息為依據實現風險定價,發放了貸款。這些信息都是銀行的勞動成果,也是其私有財產,這信息也是銀行收入的來源之一(銀行別的收入還包括為儲戶承擔了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而獲得的回報)。這是間接金融的邏輯。
直接金融模式下,銀行承銷債券,它們付出的勞動也包括調研借款人,以及為整個債券發行過程提供專業服務。但它們調研獲取的信息最后被公布(不是私有的),讓公眾獲知,公眾以此來為債券定價。發行證券時,要把信息披露給證券投資人,這是常識(如果是公開發行的證券,那么就是提供給公眾)。所以,銀行并不靠這信息賺錢,而是賺盡調(獲取信息)和其他專業服務的勞務費?梢岳斫鉃橘u信息。這是直接金融的邏輯。
概括一下:
間接融資的邏輯,是銀行生產了信息,然后自己靠這信息去賺錢;而直接融資的邏輯,銀行也生產了信息,然后把這信息賣給大眾,以此賺錢。
一個是信息自用(信息是他的資產),一個是賣信息(信息是他的商品),邏輯完全不同。
但在信貸資產證券化模式下,就是讓銀行原本自己用來賺錢的信息,要拿出來賣給證券投資者。
試想,假設你是一個生意人,原本拿著一件資產能幫你賺錢,你為何會賣掉它?最先想到的理由是:你需要用錢(流動性)。
這就得出了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核心功能:銀行需要變現貸款,獲取流動性。
獲取流動性,一是為了應對流動性風險,二是為了拿回資金去做更賺錢的事。
三、流動性管理工具
上文的邏輯中,我們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信貸資產證券是一種流動性管理工具。銀行需要現金,貸款卻不能提前收回,所以就把貸款包裝成證券賣給投資者(信息要一并賣出去)。
既然是流動性管理工具,那么我們就要考慮銀行有沒有流動性管理需求。很顯然,在過去的利率管制時代,流動性管理需求并不強烈。
利率管制時代,存貸款利率變化很小,存款余額的變化也不大,銀行發完貸款后,就可以一直持有吃利差,很少遇到需要變賣貸款的情況。
但現在利率接近市場化了,會出現兩種情況:
(1)利率波動。假設存款利率上升,而貸款利率不變,利差收縮。如果能把低息貸款變賣(當然,這未必賣得掉),再發放更高利率的貸款,就能保持盈利空間。
(2)存款波動。如果存款出現流失,銀行可短期先問同業或央行拆借資金應付,然后再賣出貸款,收回現金,償還同業負債。
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什么在2005年啟動試點后,信貸資產證券化規模并沒什么起色。在利率依然管制、銀行業蓬勃發展的十年中,銀行們盈利豐厚,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不大,對信貸資產證券化并無迫切需要。
而從現在開始往后看,環境已變,毫無疑問,銀行們會歡迎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因為這是變賣貸款的少數渠道之一。
我們確實也看到,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總量在近年快速上升(2012年試點轉常規)。
四、從工具到業務
回收流動性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拿資金去做更賺錢的事。所以,信貸資產證券化除了單純流動性管理工具外,也是盤活存量的工具,能夠成為一種主營業務。
比如,銀行資金來源(主要是存款)有限,假設只有1000元可用于放貸。而達標的借款人卻很多,提出了1200元的借款申請。那么,理論上,銀行先做1000元的貸款,然后把其中200元用資產證券化的方法變賣,收回200元,再去做剩下的200元的貸款。
銀行資產負債表中僅體現1000元。其余200元在表外,但銀行也能賺取服務費。這樣,銀行就在表外擴大生意。其實,美國最初住房抵押貸款的證券化,也是這個邏輯。
這種模式,信貸資產證券化不再是“流動性管理工具”,而變成了拓展業務的做法。也是銀行未來的“輕資產”方向。
在表外擴大生意是好事,但在我國銀行業,這一任務似乎被銀行理財產品履行了。對此,我們先看一眼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流程圖,便可知道,這活并不輕松,還涉及太多的參與方。
與信貸資產證券化復雜的流程相比,理財業務相對簡單,還不用涉及多個參與方,銀行自己輕松愉快地就悄悄把信貸出表了,擴大了表外業務,收回了流動性。
但理財業務也有缺陷,信息很不透明,業內通行剛性兌付,用更規范的信貸資產證券化來替代之,也是大勢所趨,但這需要很長時間。
五、證券的核心是定價
信貸資產證券化在“不良資產證券化”中履行的功能是流動性管理工具,也就是銀行變賣資產,收回資金。
和任何證券一樣,核心問題是定價,而定價公式是未來現金流動的折現。
從這一角度而言,只要有未來現金流,都可以做資產證券化。不良資產也不例外。不良貸款不會全部損失,多多少少總能收回一部分,所以從邏輯上講,是能夠以這些現金流為支持發行證券的。那些完全爛透的,毫無現金流的不良資產,當然沒法證券化。
只是,不良資產未來現金流的不確定性很大,折現率會很高,所以價值會低,遠低于其面值。
所以,該資產包裝成證券出售時,如果定價是合理的,那么必然是大幅折價出售的(折價部分是銀行承擔的損失)。所以,說銀行通過賣不良資產證券化來坑大眾,是無稽之談。
但我們需要有充分的信息,對損失的可能性(風險)進行預判,以便設定折現率。不良資產的難點就在于此。它未來的現金流實在是太不確定了,任何預計折現率的嘗試,都不敢有十足把握。
對此問題的分析,我們回歸到前面“信息生產”的方法上。
銀行在審批貸款時,會生產其有關信息,用于風險定價。這里的信息,最終是用來判斷這類貸款的不良率。比如一類企業共發放1000元,不含風險溢價的利率定為5%。銀行分析后預計,這類貸款的最終不良率可能是1%,它就將利率定為6%,就能彌補預期不良率。如果怕自己萬一預計不準,那么再加1個百分點,利率定為7%,用來彌補額外可能的不良率。
這就是生產信息并將其用于風險定價的原理,也就是事前用信息預計不良率。假設事后,真的發生了1%的不良率,說明銀行預測還算準確。但現在銀行面臨的新問題是,要為這1%的不良資產,再次預計其最終損失率。
最后,不良資產證券化發行出來的證券,有點類似于垃圾債、次級債。它們風險和收益均較高,有助于完善我們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但出售時要做好合格投資者遴選。
再把這證券分級,分成優先和劣后。優先級風險相對低。劣后級有時由銀行自己持有。但這種情況下,風險就沒轉移出去,也就說不上“賣斷信貸”,只是實現了現金回收功能。
六、對銀行的影響
對銀行來說,不良資產還在增長。在經濟下行的階段,基本上不要指望不良升勢扭轉,銀行更多是考慮如何盡快處置不良。
除自行核銷外,傳統做法是轉讓給資產管理公司(包括四大公司和省級公司)。部分民營公司也在從事收購不良資產的工作,但監管地位不明。
若重啟不良資產證券化,則多了一條渠道出售轉讓不良資產,能夠幫助銀行加速處置不良。但在資不良產選擇上,卻令人糾結。不良資產按現金流的確定性程度做個排序:毫無現金流的爛賬肯定是沒法證券化的,而現金流確定性越高,銀行就越愿意自己持有。
而若讓資產管理公司先從銀行收購不良,再由他們發起不良資產證券化,則能起到擴大資產管理公司資金來源的作用,擴大其業務總量,收購更多不良,也是幫助銀行加速處置不良。
所謂處置不良,基本上就是折價轉讓(轉讓給資產管理公司,或通過資產證券化轉讓給證券投資者)。銀行承受折價的損失,但盤活了部分資金,可用于別的投放(相當于止損,然后把資金改投其他賺錢的地方),對銀行自身、對整個經濟都是好事。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碩士,CFA持牌人,曾供職于浙商證券、光大證券研究所,擔任金融行業分析師,2015年7月加盟東方證券研究所。)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