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金融e觀察(微信公眾號:sinaeguancha)專欄作家 董崢
很多人都視免密碼交易、大筆一揮的簽名消費為“瀟灑”,一些銀行推出的“失卡保障”服務也是針對簽名消費的。殊不知,這些用戶并不了解美國為什么使用簽名消費,而國內的用卡安全環境并不適合使用簽名消費的背景。
了解信用卡的人都知道,美國的信用卡通常都是憑借簽名就可以完成信用卡支付,國內引入信用卡后,也一并將信用卡憑簽名消費帶進國內。
很多人都視免密碼交易、大筆一揮的簽名消費為“瀟灑”,一些銀行推出的“失卡保障”服務也是針對簽名消費的,因此這些持卡用戶就一廂情愿地認為信用卡能得到保障,更愿意使用簽名消費。
殊不知,這些用戶并不了解美國為什么使用簽名消費,而國內的用卡安全環境并不適合使用簽名消費的背景。
信用卡從雛形出現到誕生之日開始都是紙質的,并不具有支付功能,它的實際作用只是作為發卡機構發給持卡人作為向特約商戶表示身份的證明。
盡管1959年美國運通為了改進紙質卡片易損的狀況而首次采用了塑料卡片,但是在60-70年代計算機技術尚未得到普及應用,信用卡也是無法像今天一樣在POS機上實現聯網聯機交易。雖然之后發明了壓卡機,但作用也只是把手動信息記錄變為機械記錄方式,省卻了人工抄錄的麻煩和錯誤。
早期,信用卡都是離線交易的,從本質上就無法使用密碼,消費后的簽名作為持卡人的授權與支付確認,即授權銀行在持卡人的信用范圍內支付這筆款項給商戶。這與美國對簽名的重視程度有關。
首先,歐美國家對簽名的法律效力非常重視。在歐美,個人的簽名有很強的法律效力,簽名就代表了一個人的法律態度。例如,各類文件、合同都是以簽名來確認,并沒有中國的所謂“公章”制度,所謂的企業章一般只是作為機構識別使用,效力以簽名為準。
其次,美國具有多年使用個人支票的習慣,支票也是以簽名確認持票人支付意愿,因此具備了完善的簽名認證制度。因此,信用卡出現之后,也沿襲了支票的這一習慣。
第三,對簽名識別的責任在機構。歐美的銀行從業人員、商戶都有很強的意識來識別簽名,否則如果簽名明顯不符,機構很可能要承擔盜刷責任,這使得與簽名相關的安全風險控制手段比較成熟。
信用卡的簽名交易,也與美國完善的法律體系作為依托,而不是只是因為簡單,更不是“瀟灑”!墩\實信貸法》(Truth inLending Act)規定如果一個消費者的信用卡被非授權使用,該持卡人的法律責任最多為50美元。
具體言之,該信用卡必須是該持卡人已經接受使用的卡、非授權使用行為發生在持卡人通知發卡人之前、其卡因為丟失、偷盜或其他類似的行為,已經或也許被非授權使用。
《誠實信貸法》對“非授權使用”的定義,對持卡人也非常有利——非授權使用的使用人不是持卡人、該使用人沒有得到持卡人的真實的或暗示的授權或者也不存在表見代理的情況、并且持卡人沒有因非授權使用而收益。
換言之,《誠實信貸法》將信用卡被非授權使用的風險完全放在接受信用卡作為支付手段的商家、處理信用卡支付憑證的商業銀行及發卡人的頭上。
正是由于美國健全的法律制度對持卡人提供了強有力的用卡安全保障,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等卡組織,以及發卡銀行或機構,對于盜刷、盜卡交易的處理流程非常完善,持卡人不需要擔心丟卡后被盜刷,卡丟失或被盜后只要打電話給發卡機構,剩下的事情就是發卡機構操心的事情了。
更重要的是,由于個人信用體系非常完善,一般人不會拿自己的信用開玩笑。即便如此,一些大額消費,或國外卡刷卡時,商戶還是要通過查詢身份證明、護照信息等形式來確認持卡人,沒有簽名的卡會遭到拒刷。
由于擁有健全的信用卡安全保障,因此美國的IC卡遷移反而并不積極。然而從今年 10月1日起,美國政府要求所有商戶的POS終端必須支持EMV標準,否則在發生信用卡詐騙時,損失由商戶承擔。
包括Visa和萬事達這兩大信用卡發卡機構都已經表示了自己對于這一轉變的支持態度,并將在2015年10月正式實施一項名為“責任轉移”(liability shift)的政策,即如果一方因使用傳統信用卡而遭遇信用卡欺詐時,使用方將為此承擔主要責任。
換句話說,這一政策將對沒有大力推行內置芯片技術的信用卡發卡方和不接受這一形式信用卡的商戶實施懲罰措施。在2014年,萬事達卡和塔吉特CFO約翰 穆禮就曾談到了有關“芯片密碼”技術的話題。他們表示,消費者未來都將采用輸入PIN碼的方式來完成交易以取代現有的簽名確認方式。
在銀行卡安全方面,美國落后于其他許多國家,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十幾年前美國的磁條信用卡詐騙案比其它國家低得多。但是近年來,由于其它國家的IC卡遷移非常積極,信用卡欺詐現象呈現下降趨勢,因此信用卡詐騙集團將自己的目標地區從歐洲轉移到了美國,全球一半的信用卡詐騙案發生在美國,而且數量繼續增長。
美國被迫對要對信用卡進行更新換代。據統計,美國有12億張借記卡和信用卡需要更換,1千2百萬的POS終端需要升級。美國的主要銀行從2011年就開始給用戶發送有芯片的信用卡,可是最近的調查顯示54%的美國人還沒有收到有芯片的信用卡,56%的美國人不知道芯片卡有什么用。
目前,國外在完成IC卡遷移的過程中,也開始使用憑密碼+簽名的驗證方式進行交易,但是由于傳統習慣根深蒂固,即便完成了IC卡遷移,也只是降低了卡片本身被復制盜刷的風險,而在使用中還多以使用簽名為主。中國引入信用卡業務之初,沒有考慮到簽名交易在中國法律環境的現狀,以及對簽字認同習慣上與西方的差異。
我也從早期的“簽字派”變身為“密碼派”,正是考慮到中國的國情所限。那么為什么憑簽名交易在中國并不提倡使用,而是建議使用密碼交易,將在以后的文章中介紹。
(本文作者介紹:我愛卡網主編,信用卡市場資深研究人士。專注于信用卡行業發展、服務營銷領域研究多年,從事信用卡產品及服務營銷的策劃及市場工作。)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