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樊綱 原載新華網思客
城中村最為寶貴的一點,是為中國的低收入階層(這仍然是當前城市人口的主體)提供了低廉的住房和生活條件(深圳502萬人住在城中村,占常住人口近一半)。這些人有了房子住,就可以在城市里安居樂業,繼而發展。
在我國一些城市中存在的“城中村”(或城邊村)或一些新移民(含農民工)聚集的舊城區,往往在城市發展特別是“現代化城市”發展過程中,被一些人視為障礙,總想盡可能早地一拆了之,代之以美麗的城市新景觀。
“城中村”招人煩的一個原因是所謂“藏污納垢”,治安較差:外地人多,低收入人群多,管理較復雜。但問題是,之前我們有沒有加強對城中村的管理呢?還是簡單地依靠原來的“村鎮”政府進行管理,而沒有根據人口發展的客觀實際提供必要的公共設施、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把它們當作真正的大城市的一個行政區域來加以管理的?
所謂“城市化”的進程,本質上就是農民進城的過程(原來的城市人口過得更好叫“城市發展”,不叫城市化),因此一定是一個外地人移入、低收入階層進城的過程(農民進城初期還無法當電腦工程師或金融操盤手)。我們要是還按照過去的辦法,僅為或主要為原來的城里人提供公共服務,一定會在城中村這樣的地方出現“政府缺位”的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說,中國各大城市在今后幾十年的時間內都會有一個占人口大多數的低收入階層,不在城中村,也會在城邊村或是在政府新蓋的廉租房大樓內,那都是管理的難點,是不可能簡單地“清除”掉的。城中村“難管”是自然的,但不去管則是不可原諒的。難管的城市部分可以作為考核干部能力的最好的試金石,我們甚至可以定下一個規則,干部提拔的前提是要有管理城中村(或類似街區)的經驗,管不好城中村的區長,以后不能提拔當市長。
城中村問題當然是多方面的,涉及各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城市管理,在許多方面必須以改革精神來加以面對,通過制度上的改革創新來實現城市的多維發展。比如,我們如何改革現有的土地制度,使得原來農民的宅基地一旦劃入城市發展用地,所有制關系不變,也要按照城市用地進行統一的管理,要有相應的法規加以規范。但同時,同樣是城市用地,其產權也要受到應有的保護,一個城市才能有序發展。
城中村“招人煩”,另一個原因是“不好看”,有礙市容市景,似乎與現代化城市規劃和容貌格格不入。但是,我們不妨想一下歐洲各國大城市當中的那些老城區,也是那樣擠在一起的4~5層的“握手樓”,也是那樣窄窄的小街道,當年在一定意義上都是城中村(都是在類似的條件下很無序地發展起來的),經過幾十上百年的發展演變,現在反倒成了那些現代化城市中最有味道、最有文化的部分,吸引著大量的游客。為什么我們不可以把它們(至少是一部分)作為“古跡”保存下來,在衛生、安全、消防等方面對其加以改造,用一種藝術的思維、用現代建筑學的方法,對其進行美化,形成有特色的步行街、酒吧街等,使“山雞變鳳凰”,使它們也有機地融入到現代化城市的發展中?
在很多方面,發達國家中的城鎮老街在早年間(即相當于我們這個發展階段的年代里)的狀態可能比我們現在的城中村還要差,許多城市的“貧民窟”長期存在,條件惡劣。在沒有抽水馬桶的時代,有的城市一條窄街樓上各家的馬桶是在早上大家喊“一二三”一起從上面傾倒下來,然后由“市政”組織沖刷掉的。我們今天的條件好得多了,還有大量最新的信息工具,為什么就不能經過適當改造為低收入階層保留一些成本相對低廉,而管理有序、衛生安全的居住條件呢?
城中村最為寶貴的一點,是為中國的低收入階層(這仍然是當前城市人口的主體)提供了低廉的住房和生活條件(深圳502萬人住在城中村,占常住人口近一半)。這些人有了房子住,就可以在城市里安居樂業,繼而發展。他們的房租低,就可以使工業企業、服務業的勞動成本較低,不僅保證城市有充足的、成本較低的勞動力供給,使城市可以持續地發展起來,而且在事實上降低了城市的生活成本和通貨膨脹率,有利于城市整體的安定。我們知道投資者在不在一個地方投資,要看這里的“商務成本”的高低,而商務成本不僅是寫字樓的價格問題,也是一般勞動者的房租和生活費用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說,要讓政府為所有幾億新進城的農民工提供新建的房屋或廉租房,那是不現實的。低收入階層在進城初期的一個現實選擇,就是那些條件差一些但租金相對便宜一些的老房、舊房。發達國家新移民或新畢業、剛就業的大學生,也都是租老城中那些條件差一些的舊房子住。如果現在就不加思考地消滅城中村,我們讓那么多的農民工到哪兒去住?他們都走了,城市還怎么發展(特別是那些還不具備條件可以僅靠“高新科技”或“高端服務業”就可繼續發展的城市)?那些現在享受著城市物廉價美的服務業便利的人們不能忘記,我們較低的生活費用是與城中村的存在分不開的。
從全國的角度看,極而言之,如果現在每個城市都開始大規模消滅城中村、城邊村、老城區,我們的城市化進程就會立刻大大放慢;城里物價上漲,全國的失業人口大增,甚至還會出現社會的不安定。
這就是說,即使我們現在的許多城中村最終是要拆的,那也要慎重地拆,要隨著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進程逐步地拆。中國的發展還在初級階段,城市化進程剛開始不久,不能一下子向發達國家幾百年形成的城市標準看齊。新進城的、收入相對還較低的人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會是中國城市居民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有的新興城鎮甚至會是主要的成分。以人為本的城市化道路,首先就是要為這些人的需要著想,為他們提供生活和發展的條件。為少數富人提供優雅舒適的現代化城區條件不是什么難事,為大量的低收入居民提供必要的生存和發展條件,使他們逐步在城市中扎下根來走上富裕的道路,是對政府工作的真正挑戰。
(本文作者介紹: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北京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