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經濟有三大特征:進入門檻低、資金豐沛、贏者通吃,很快吸引了巨量人群參與進來。很多互聯網創業的進入手段只需一個App,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就可以投身到雙創大潮中。由于移動互聯網代表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方向,資本追逐行業前沿,大筆撒錢不足為怪。
于是,過去兩年中,每年都有上萬個App應用被開發出來,各種商業模式爭相吸引資本市場的關注,希望有朝一日實現魚躍龍門。但是很快,隨著互聯網行業的集中度逐漸提升,雙創成功概率隨之降低。
第一個門檻“錢”創業的初期都存在一個“死亡谷”,通常的應對策略是燒錢,直接砸向用戶來培養使用習慣,盡早盡快積累用戶基礎和規模。滴滴快的的成功,既因為創業者看到整合行業的可能性,也在于背后強大資本的推動。如果無錢可燒,將是鏡花水月。拼到最后,還得看燒錢能力和整合資源的運營能力。
第二個門檻“競爭”行業發展初期,市場分散,細分眾多,直接面對巨頭的可能性較低。到現在,互聯網巨頭的競爭優勢已經確立,寡頭壟斷造成的影響開始顯現。例如在出行領域,創業者除了要面對無所不包的滴滴快的,還要和國際巨頭優步展開競爭,進一步創業創新的機會,日趨式微。其他領域如視頻、社區服務等,莫不如此。
第三個門檻“價值”靠單個App,已經不容易制造足夠的差異化,互聯網創新早已不是做一個網站或應用那么簡單。燒錢營銷過后,如果不能持續為用戶創造價值,終究會被拋棄。同時,“互聯網+”也不能停留在互聯網上,如果不去持續拓展,與線下資源進行有效結合,App很快便會同質化。
面對本輪的資本寒冬和創業低谷,雙創企業需要重新考慮估值,回歸理性商業邏輯,降低燒錢速度,以便渡過難關。理解“互聯網+”本質的企業,有的通過信息化,整合改造傳統制造業,實現水平和垂直價值鏈的優化。比如,京東長期把錢燒在自建物流上,以便完善價值鏈的支撐力量;曾高喊“靠電商顛覆傳統渠道”的三只松鼠最近也表示,要開始做線下商店。
之所以要加強對產業鏈的縱向思考,是因為價值鏈整合常常意味著控制力,沒有一些實體的、偏重的資源支撐,僅僅停留在互聯網層面,在越發激烈的競爭中,抗風險能力偏弱。這么看來,近來被口誅筆伐的O2O,并非一無是處。互聯網的本質是連接,沒有理由認定線上線下的連接是錯誤的方向。墻倒眾人推之后,相信會有“豬堅強”出來證明自己。
國內市場需求龐大,社群和圈層借助互聯網崛起,弱化了主流概念,使消費變得更為多元。聚焦剛性需求和可復制性,除了餐飲、教育、醫療、美業、打車等現有熱門領域,依然有機會發現未被滿足的需求。
眼下的創業低潮,與其說是創新的錯,毋寧說是前一段鼓吹大眾創業的副作用顯現。畢竟,創業創新本質上是屬于小眾的,資源應該相對稀缺,投入應該有所選擇。用之前投入四萬億元應對金融危機的老辦法,用政策和資金去驅動創新,投入產出必然偏低,本來就很低的成功率,可想而知。
但是,這一切放在中國經濟的大背景下,也不難理解。目前的經濟困境是,產能過剩,居高不下,結構調整,騰籠難換鳥。不得已祭出里根的供給側經濟學,說明需求端的拉動,不管是靠投資還是出口,實在是無能為力了。在此背景下,打出雙創這張牌,用心良苦。因為創業和創新,都有可能提升供給側的效率和質量,從而最終實現供需兩端更好的平衡。
如此看來,現在就斷言“互聯網+”遭遇滑鐵盧,顯然言之過早,畢竟它提供了一些彎道超越的機會。對于企業而言,既要順勢而為,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各項支持和資源;更要保持清醒頭腦,敬畏市場,以精益創新的方法,去降低創業的風險。
來源:商界評論
(本文作者介紹:)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