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高層稱中信尚未與廣發股東達成收購協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09日 09:08 南方日報 | |||||||||||||
自從9月1日中信證券(資訊 行情 論壇)發布公告,表示要收購廣發證券部分股權后,有關其收購進展以及廣發證券利用其員工控股公司進行反收購的消息不斷涌現。不過,收購雙方有關高層均沒有正式發布任何進展消息,亦沒有對事件作出任何公開的表態。 但昨日,廣發證券總裁辦高層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時首次表態:據該公司了解,中信證券至今沒有與廣發的股東達成任何股權收購協議,而廣發員工控股的吉富投資公司亦
“股權收購”未得到雙方證實 隨著近日中信證券與廣發證券之間的收購與反收購戰愈演愈烈,一些互相矛盾的消息不脛而走。有消息稱,中信現在已經與廣發證券的股東中山公用、香江集團、珠江投資等達成受讓協議,可以合計持有廣發33%股權。而廣發的第三大股東吉林敖東(資訊 行情 論壇)也開始有心動的跡象,估計中信實現收購的可能性很大。 但又有消息稱,廣發證券以9月初由員工出資2.5億元成立的吉富公司為平臺,展開反收購戰,第一大股東遼寧成大(資訊 行情 論壇)、第三大股東吉林敖東表示堅決不賣廣發股權,這樣廣發已能穩住40%左右的股權。廣發還與梅雁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初步達成一致意見,梅雁股份將其所持有的8.4%的廣發股權賣給廣發員工。如此,廣發有可能與中信抗衡。 對于上述消息,廣發證券總裁辦高層昨日回應本報記者稱,這些消息均是道聽途說,并沒有得到雙方的證實。而據廣發了解,中信高層近期確實到廣東加緊游說廣發股東轉讓股權,亦有了一些初步的意向,但“至今未達成任何股權轉讓協議”。 收購結果存很大變數 而對于廣發員工的反收購動向,廣發證券總裁辦高層表示,近期亦正盡最大努力,包括爭取遼寧成大、吉林敖東不出讓股權,還向其它一些重要股東洽談,希望他們或向廣發員工轉讓股份,或暫時不出讓股份。但這位高層表示,“有關結果仍無法公布”,因為擔心不利于事件進展。 市場人士分析,在資金實力方面,中信證券更勝一籌。根據中信證券2004年中報,其尚有2.69億元的募集資金未投入使用。此外,背靠中國頭號金融集團中信集團,中信證券在資金融通方面的能力不容懷疑。相比之下,廣發員工出資2.5億元成立的吉富公司可能在反收購戰中處于不利地位。對此,廣發證券總裁辦高層表示,在反收購中,除了通過吉富公司直接收購股權外,廣發還正謀求其它渠道,例如可以說服一些省內的其它資本(包括民營資本)接手原有股東有意出讓的部分股權,避免這部分股權落入中信手中。 “上述途徑我們仍在運作當中”,廣發證券總裁辦高層表示,“中信收購的結果仍存在很大變數。” 擔心“廣發”品牌被注銷 盡管中信一直沒有明確表態將要收購廣發多少股權,且目前的收購行動仍存變數,但廣發證券總裁辦高層表示,中信最終還是要達到收購51%股權以實現控股廣發的目標。而員工們最大的擔心是,多年心血打造的“廣發”品牌最終被注銷。 這位高層認為,中信是抓住目前的時機有備而來。因為,廣發股東的股權剛好到了可以轉讓的時間,另外宏觀緊縮政策影響股東的現金流,廣發的一些股東萌生了出讓股權以回流資金的意向。加上近年來券商行業不景氣,令股東對回報的預期亦有所降低。 針對中信證券所發表的“收購不會導致廣發證券的注冊地變更、法人主體變更、經營方式及員工隊伍的重大調整”四點說明,廣發總裁辦高層表示,長期看,四個不變不太可能,如果控股股東都變了,公司還有什么可能維持現狀?更重要的是,中信證券和廣發證券同為國內十大證券公司,雙方在投資銀行、經紀、基金與資產管理等業務領域幾乎完全雷同。面對如此嚴重的同業競爭,怎能做到“強強聯合”?相反,主要業務的高度同質化只能以其中一方被削弱而結束。 按照《公司法》的規定,中信在收購廣發的同時,必須向證監會報送“如何解決同業競爭的具體方案”,而廣發方面分析,從理論上講解決的方案只有一個:就是吸收合并。吸收合并的最終結果很可能就是“廣發”品牌被注銷。 廣發總裁辦高層人士認為,廣發和中信,是地處一南一北的兩大券商。中信此次收購無非是想利用廣發在南方的資源。估計完成收購后,中信會實現劃片經營,把廣發證券的業務局限在廣東一地,變成中信在南方的業務機構,這對于目前已成為全國知名的綜合類券商的廣發證券來說,發展前景將受到嚴重的局限。 擔心廣東痛失金融龍頭企業 更有專家進一步指出,廣發證券是廣東資本市場的龍頭企業,如果被收購會對廣東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對建設廣東金融強省不利。 事實上,廣發證券正是由于經營穩健、管理規范、資產狀況良好、人才優勢明顯而成為被收購的對象。數據顯示,廣發連續十年名列全國券商前十名。2003年底,公司總資產151.3億元,較創業初期增長126倍,凈資產23.37億元,較創業初期增長234倍。目前公司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設有120個營業機構。 有專家指出,廣發證券已成為廣東省管企業中為數不多的優勢企業,具備了進一步做大做強的條件,應該成為廣東進一步建設金融強省的難得平臺。但是,如果中信證券收購控制廣發并進而注銷廣發證券,將會造成廣東省內資產質量最好的一家品牌券商消亡。同時,由于廣發證券的營業部網點主要分布在廣東省內,一旦廣發證券重組、合并,可能導致員工隊伍混亂和客戶流失,給廣東資本市場穩定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廣發員工抵觸情緒緣何如此之大 6日,廣發2230名員工在有關網站發表聲明,堅決反對中信敵意收購。廣發證券的有關人士指出,員工更擔心企業文化的差異。因為,廣發證券是一家民營性質的券商,實行的是真正市場化的運作,做事講究務實高效,崇尚“知識圖新”,廣發的管理層人員很多都是公司多年培養起來的,對公司的企業文化有很深的認同感,而中信證券則有較強“官商”色彩。 “這樣的兩種企業文化不可能優勢互補。”一位廣發人士肯定地表示,相反,日后一些廣發精英有可能因無法接受中信的企業文化和“官商”色彩而流失。 不過,亦有分析指出,實際上,廣發員工對中信的收購反應強烈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由于中信的突然介入,廣發員工持股計劃可能受阻。 據了解,幾年前公司高層已經有員工持股的戰略意圖,這也是廣發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步驟。今年年初員工持股計劃開始實施,9月4日吉富公司成立。根據吉富公司的《募股章程》,吉富公司將直接與間接持有廣發證券股份,從而實現員工間接持股廣發證券。這一計劃差不多到了瓜熟蒂落的地步,現在卻半路殺出個中信證券。 市場人士指出,目前在遭遇了廣發證券的管理層與絕大部分員工的強烈反對下,這場收購的前景就更難預測了。中信證券方面反復強調,此次收購廣發證券的股權是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但是遭遇廣發證券員工如此強烈反對,這一收購能達到中信的目的嗎?有市場人士對記者稱,一般而言,在證券公司收購與反收購的爭斗中,將大大提高收購成本,引發財務與法律的糾紛,影響整合的進程。況且,收購能否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至今尚無定論。有數據表明,大部分實證研究發現收購并不能給各方帶來顯著的收益。如果中信與廣發缺乏合作基礎,中信通過收購達到的目的可能大打折扣。 專題撰稿:本報記者 謝美琴 廣發證券前五大股東情況 股東 持股比例 遼寧成大股份公司 20% 中山公用事業集團 15% 吉林敖東藥業集團 13.75% 廣東珠江投資公司 10% 廣東梅雁股份公司 8.4% 相關專題: 同日報道: 事件進展: 中信證券說明全文: 中信態度: 廣發各方反映: 相關評論: 相關公告: 證券業現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