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原標題:非洲疫線|戰亂、蝗災和新冠疫情下,非洲糧食安全面臨窘境
根據非洲疾控中心數據,截至非洲東部時間2020年4月5日上午9點,非洲累計確診新冠病毒感染者8536例,死亡360例,未來數月疫情不容樂觀。令人擔憂的還有疫情可能造成的“次生災害”,比如糧食安全。
近年來,國際糧食供求大致呈“緊平衡”狀態,糧食價格沒有較大波動。但在新冠疫情造成全球大流行后,日本、緬甸等地出現了“搶糧搶米”風潮,有人預期需要“打持久戰”,為長期居家囤積物資,也有人受“大米庫存見底、糧食供應有限”等謠言影響,恐慌性搶糧。
為確保本國糧食和農產品供給,以及民眾可能產生的緊張情緒,一些國家重新審視了國家庫存和出口政策,頒布了農產品出口禁令。目前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越南和印度等多個國家已宣布暫停或禁止出口部分農產品,包括小麥、水稻和一些谷物加工品。
此外,受全球各地“禁航”、“封國”、“封城”影響,農業產業鏈遭到重大打擊,已出現農用生產物資轉運不暢、出口農產品滯留港口等情況。
比如世界最大的水稻出口國印度,3月26日總理莫迪宣布實施為期21天的封閉式抗疫。由于交通管制,碼頭人力緊缺,出口的水稻打包裝船遲緩。一些出口商表示,他們無法保證及時交付,已暫停接受海外的新訂單。
如果短期內疫情無法解除,這些禁令很有可能打破國際糧食市場的供求平衡,造成糧食價格波動,威脅進口國的糧食安全,而非洲正面臨這樣的嚴峻局面。
對于新冠疫情下非洲的糧食安全問題,其實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分析:
首先是疫情影響下的非洲經濟基本面。
非洲是全球最不發達的地區,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超過半數以上的人口處于貧困或極度貧困狀態,四分之一以上人口面臨嚴重的饑餓和營養不良問題。由于經濟和工業基礎薄弱,非洲經濟發展主要依賴旅游業,以及能源、礦產和特色農產品等出口。但疫情中,全球市場需求萎靡,物流轉運停滯,東非國家的園藝花卉、西非和中非的能源礦產、可可、咖啡、腰果和橡膠,以及南非的紅酒等均面臨出口慘淡,價格暴跌,非洲全境旅游業遭受重創。
據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報告,受疫情影響,非洲國家財政赤字加劇,外國直接投資減少,外貿受到嚴重拖累,非洲2020年經濟增長率從原先預測的3.2%下調至1.8%,債務危機將更加嚴重。經濟增長受阻也意味著國內就業機會的流失,
目前多國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封國封城”,人們無法正常工作,也無法獲取足夠的收入來購買糧食等生活必需品,以維持基本生活
。
其次,非洲當地的糧食生產能否滿足其需求?
非洲是目前全球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據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門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近二十年來非洲人口的年均增長率一直在2.5%以上,2009年非洲總人口突破10億,十年后,2019年非洲總人口超過了13億。人口的快速增長下,口糧需求不斷提高。
非洲農業人口占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其中約一半國家的農業人口占比超過80%,可以說絕大部分非洲人以農業生產為生。除了種植具有當地特色的經濟作物外,水稻和小麥等糧食作物也有較為廣泛的種植,它們也是非洲人主要的口糧作物。
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的世界不同地區水稻和小麥的產量、進口量和消費量數據,筆者繪制了2015至2019年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水稻和小麥的產量和消費量。
圖中可以看出二者均有所提高,但缺口十分明顯,且呈擴大趨勢。過去五年,該地區水稻的年均產需缺口超過了1300萬噸,從2015年的1199萬噸擴大到了2019年的1460萬噸。小麥的產需缺口更加明顯,五年平均達到了2287萬噸,從2015年的2135萬噸擴大到了2019年的2479萬噸。值得注意的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也是全世界戰亂最頻繁、政局最不穩定的地區。
美國農業部
此外,還有氣候因素。根據世界氣象組織預測,2020年非洲依然處于氣候風險高位,農業生產仍面臨挑戰。2019年末東非地區的異常強降水使原本干旱的土地變得濕潤,沙漠蝗蟲大量繁殖,這造成了2020年初至今的嚴重蝗災。
據聯合國蝗蟲信息服務處測算,1平方公里的蝗群通常含有4000萬只蝗蟲,一天之內它們可以啃食掉3.5萬人一天的口糧。這對東非、中東和南亞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是滅頂之災。四月新一輪蝗蟲卵孵化,如不及時采取措施,損失將更為慘重。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日前發布報告指出,東非地區多為自給性農業,膳食結構以未加工食品和新鮮食品為主,此次蝗災毀壞了大量作物,預計將造成東非國家食品價格的上行壓力,增加通脹風險。聯合國糧農組織已于2020年2月批準了一項總額高達1.38億美元的東非治蝗計劃,截至3月底,東非已采購30.9萬升農藥、4.7噸生物農藥,36個噴灌機和12架農用飛機。
此外,面對封國封城,非洲各國農用物資的運輸與供給可能受到影響,特別是需要進口的物資。
在戰亂、蝗蟲和新冠疫情的多重壓力下,非洲很難穩定糧食生產,2020年糧食產需缺口極有可能繼續擴大。
第三是非洲對糧食進口的依賴程度。下圖給出了近五年來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水稻和小麥的產需缺口和進口量。不難發現,每年非洲糧食的進口量略高于內部產需缺口,能夠填補缺口,滿足內部需求。
過去五年,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糧食作物每年的產需缺口和進口量(百萬噸),數據來源:
美國農業部
非洲地區的糧食依賴進口。在全球排名前25的水稻進口國中,非洲國家占了10個,其中尼日利亞是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進口國,非洲也是全球重要的小麥進口地區之一。水稻主要從南亞或東南亞等水稻主產地進口,小麥則需要從中亞和遠東地區大量進口。
即便本地需求不增長、本地生產保持穩定,一旦這些糧食出口國禁止或暫緩出口,或進口的糧食無法及時運抵非洲,那么非洲糧食產需缺口將無法彌補,本地生產以及前期庫存將無法滿足當地口糧需求,進而引發糧食危機風險。
結合經濟基本面、產需狀況和進口依賴程度三方面情況來看,當前非洲的糧食安全可能面臨
“沒錢買不起、供給跟不上、進口無保障”
的窘境,產生糧食危機的風險較高。當前的非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國際社會的援手與幫助。
最重要的是要幫助非洲抵抗新冠疫情,阻斷傳染源、隔離感染者、保護易感人群,減輕非洲脆弱醫療衛生系統上的防疫壓力。為此,中國方面已經在三月下旬向非洲54個國家提供了醫療咨詢指導和540萬只口罩、108萬套試劑盒、4萬套防護服及6萬個防護面罩。但醫療物資之外,非洲當地本就脆弱的醫療資源和服務仍面臨巨大考驗。
非洲各國也在考慮必要的經濟刺激計劃,探索新的經濟增長點。日前舉行的非洲國家財長會議上,各國呼吁協調一直應對疫情帶來的消極影響,并建議非洲立即采取總額達1000億美元的緊急經濟刺激方案,支持并保護超過3000萬個私營部門的工作崗位,同時對農產品進出口、醫療制藥業和銀行業等擴大信貸、融資和擔保額度。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則指出,非洲國家可以利用2019年7月成立的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建設來減輕疫情影響,降低對進口商品的依賴,提高藥品和食品的內部供給能力。但這些舉措很難在短期內見效。
為保證糧食正常、有序和足量供給,聯合國糧農組織已從多方面展開行動。
政策層面,聯合國糧農組織各地區辦事處和國家代表處將分析各國受疫情影響的程度,制定和不斷更新國家分類信息,編制一系列技術和政策簡報,對疫情各方面影響進行定量與定性評估。鼓勵各國利用“政策資訊平臺”收集更新各地糧食和農業系統應對疫情而采取的措施。
援助層面,聯合國糧農組織將計劃額外向受疫情直接或間接影響的農戶提供種子、化肥、農機具和飼料等農用物資,扶持糧食生產。同時也會與各國地方政府合作,通過現金補助或“以工代賑”的方式來確保受影響的貧困家庭有能力購買糧食,避免饑餓。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曾在3月底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特別峰會上強調,“封鎖和流動限制可能會干擾各國國內和全球范圍內的食品生產、加工、分配和銷售,并有可能對流動受限的人口產生‘直接和嚴重’的影響……窮人和脆弱群體將遭到最嚴重的打擊”,他呼吁各國通力合作,采取必要措施以確保全球糧食系統正常運作和應對可能到來的糧食危機。
新冠疫情是全人類面臨的公共健康和社會危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夠在這場危機中獨善其身,只有拋棄各地區之間固有的成見和偏見,分享信息,加強合作,才能幫助全人類抵抗疫情,消除包括糧食危機在內的潛在風險。
[作者俞書傲系聯合國糧農組織非洲辦事處(實習)政策顧問,浙江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
責任編輯:鮑一凡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