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賺錢效應升溫,風格卻不斷切換,抓住低吸潛伏的好時機!立即開戶,踏準節奏,不錯過下一波大行情
百億爆款、翻倍基頻現!基金十大“關鍵詞”總結過去一年,今年繼續“黃金時代”
詹晨 許諾 楊卓卿 券商中國
2021的鐘聲已經敲響,A股用一個“關門紅”告別了沉重的2020。對權益市場而言,過去的一年無疑是個豐收年,也在絕大部分投資人心中留下暖意。從2020全年表現看,滬指累計上漲13.87%;深證成指上漲38.73%;創業板指上漲64.96%,位列2020年全球主要股指漲幅榜第二。
公募基金延續2019年以來的“高光時刻”,在資本市場迎來制度性變革的利好背景下,權益基金的賺錢效應與居民儲蓄搬家相互促進,公募基金業績與規模雙雙爆發。2020年,上證指數漲幅13.87%,61.55%股票和混合基金跑贏指數,98.38%基金取得正收益,全年業績中位數水平接近40%。
券商中國用十大關鍵詞梳理公募基金的2020,展望2021,公募基金迎接的一定不是時間的“盲盒”,而是穩穩的“黃金年代”!
1
主動權益
隨著中國A股市場迎來穩定發展的新環境,權益類基金迎來跨越式發展的新階段,權益類基金在2020年繼續打破了過去數年的發展瓶頸,A股的賺錢效應使得權益類基金的發行市場異常火爆,規模實現快速增長。
最新數據顯示,公募基金管理總規模已高達18.75萬億元,再次刷新歷史新高,權益類基金占比達67.6%,成為公募市場的重要“生力軍”。權益類基金規模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在2020年的A股市場創造了令人驚艷的收益。
2020年12月22日,證監會官網發布《中國證監會黨委傳達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2021年重點工作中,再次提及“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
2
翻倍基金
2020年翻倍基金屢屢吸引了市場的眼球,2020年7月,融通醫療保健基金短短七個多月凈值增長率達100.29%,成為年內首只翻倍基金。
2020年A股市場落下帷幕,翻倍基金的數量增長驚人,截止12月31日,已有近100只基金(A/C份額分開計)在2020年內實現收益翻倍。截至2020年末,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工業4.0基金、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基金、農銀匯理研究精選基金、農銀匯理海棠三年定開基金包攬前四強,收益率分別達166.56%、163.49%、154.88%、137.53%。
不過基金投資需著眼長期,市場中的Tenbagger,“十年十倍基”也爭相涌現,華夏大盤精選、富國天惠、興全趨勢等長跑型健將也更加深入人心。
3
3萬億
公募基金年度發行規模一再創造歷史,成為2020年度不可不提的濃重一筆。
中國公募基金歷史上,首次年度發行規模突破萬億出現在2015年的牛市中,達到1.34萬億份;近5年來,僅有2019年的新發規模再度突破并創下新高1.43萬億元。
2020年7月底,公募基金年內發行規模打破之前所有的年度發行紀錄,創下1.5萬億份的歷史新高,緊接著8月底突破2萬億份,并在12月中旬突破3萬億份。
2020年以來新成立的基金發行總規模為3.16萬億元,超越2017年至2019年3年基金發行規模之和,創下公募基金業新的歷史紀錄。
4
固收+
2020年成立的“固收+”基金募集規模超3000億元,更有百億級爆款基金頻頻出現。“固收+”一般是指通過主投固定收益資產追求基礎收益,同時精選權益資產增厚收益。
“+”的部分比較多樣,包括+股票、+股指期貨、+打新、+定增、+可轉債等。
理財產品“保本”時代過去,貨幣基金收益下行,曾經期望躺贏的投資者對中低收益+中低風險產品的需求提升了,而“固收+”能在低波動下力爭為投資者賺取較高收益。不過需要提醒投資者,“固收+”并不等同于絕對收益。
5
公募REITs
2020年被視為公募REITs“元年”。監管機構相繼出臺《關于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等文件。
基礎設施公募REITs不但可將流動性較差的基礎設施存量資產轉化為流動性較強的金融產品,有助于盤活基建領域資產、拓寬基建融資渠道;同時,還可拓寬社會資本的投資面,進一步滿足投資者多元化的投資需求。
鵬華基金副總裁邢彪認為,公募基金行業的傳統業務為二級市場股票債券的組合管理投資,通過研究市場上現成的標的進行配置,而基礎設施REITs則更偏向于一級市場投資、管理的投行類業務。公募基金擅長行業研究、價值發現以及定價,但在基礎設施的盡職調查、交易、項目運營管理、價值提升等方面還沒有經驗積累。所以基礎設施REITs業務對于公募基金行業來說是巨大的機會,也是巨大的挑戰。
6
爆款頻出
行業馬太效應進一步加劇,頭部基金公司百億級爆款基金頻出,一派熱鬧景象。Wind數據顯示,2020年1400多只新基金中,首募規模達百億元的新基金多達40只,合計募資規模超6100億元,在新基金發行總規模占比已超兩成。
若拉長時間維度來看,2020年已打破百億級基金發行數量的歷史,此前十年,百億級新發基金還是稀罕物,2010年至2019年數量分別為3只、0只、13只、3只、5只、20只、12只、8只、14只和27只。
探究權益類基金發行火爆的原因,與監管政策和資本市場兩方面有關。政策上,證監會曾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在市場方面,年內出現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科創板指數發布、新三板精選層投資、再融資新規等多項利好,受益于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權益類基金整體業績有不俗表現。
7
公募投顧
2020年是基金投顧業務深化的一年,行業迎來新的入局者,券商、銀行、互聯網渠道、基金公司,投顧領域四方同臺競技。
面對不停波動的市場和超過7000只的公募產品池,投資者在投資行為中存在種種困惑,這些困惑和難題正是投資的痛點所在,也是公募投顧存在的價值所在。
借助四方力量,投顧將深刻改變“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怪狀,將促使公募基金從銷售導向轉向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的服務導向。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良好的投資顧問服務有助于將散戶短期交易性資金逐步轉化為長期配置性力量。
8
外資公募
在我國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背景下,外資進駐中國基金業的熱情再次被點燃。
2020年4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和證券公司的外資股比限制。當日,兩家海外資管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和路博邁(Neuberger Berman)開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牌照審批。在此之后,富達、范達集團以及聯博香港有限公司也紛紛遞交材料,申請設立外資公募基金。8月21日,貝萊德成為首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
除了直接申請公募基金牌照,也有外資機構選擇了另外一條路——謀求控股已設立的合資公募,如摩根資管欲收購上海國際信托持有的上投摩根股份以實現全資控股上投摩根。
相信不久的將來,外資與中資公募同臺競技的擂臺賽即將上演,外資密集進入也將促使國內公募基金風格更為多元。
9
分級清退
分級基金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我國首只公募分級基金于2007年7月誕生,十幾年間,分級基金經歷從緩慢發展、到規模爆發、再到強制清退的過程。其高光時刻出現在2015年中,市場分級基金總規模一度攀升至5000億元,但由于隨后市場大幅波動導致持有分級基金的投資者損失慘重,監管層火速停止新基金的審批直接掐斷這些基金的發展之路。2018年,監管層明確分級基金的退場大限——2020年12月31日。
分級基金產品復雜、風險極高,屬于市場小眾產品,其清退轉型對于絕大多數投資者影響不大。由于分級基金自帶杠桿屬性,它的退出是規范市場、防范系統性風險的體現。
10
機構的力量
以公募基金為核心的機構,已是驅動A股市場繁榮發展的中堅力量。數據已充分說明一切。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合計3.87萬億,占兩市流通總市值的6.75%。統計顯示,2020年三季度末,滬深A股總市值69.21萬億元,流通市值57.37萬億元,自由流通市值32.27萬億元,公募基金持有3.87萬億A股市值,占總市值比例是5.6%,占流通市值比例是6.75%。
機構的力量還體現在,公募基金經理在獲得A股的話語權和定價權上的影響力正在逐步增強,公募基金重倉股成為全市場的行情推動的“核心資產”,公募基金的重倉方向代表著A股市場行情的發展方向,機構的力量已成為2020年A股市場的重要關鍵詞。
資金借道明星基金經理進入A股市場的現象,并且頭部集中化特點、基金經理個人品牌IP化極為強烈,反過來又強化了機構的力量,增強了機構在權益類市場的影響力,而資金向頭部基金集中的趨勢,也使得少部分機構、甚至少部分機構旗下的少部分基金經理,就足以對整個A股市場的走向產生重大影響。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全市場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中,管理資金規模的前18位者合計管理資金約為9000億,考慮到報告期末的主動偏股型基金規模為3.89萬億,這意味著全中國的18個基金經理,管理全市場主動偏股型基金中約23%的資金。
責任編輯:常福強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