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由中央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中央財經大學全球金融治理協同創新中心、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共同主辦,雙威大學杰弗里·薩克斯可持續發展中心、第一財經研究院和普華永道中國協辦的“第九屆亞太經濟與金融論壇”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主題是“后疫情時期全球經濟的恢復與結構性變化”。會議特邀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戴相龍先生發表主旨演講。本文根據演講內容整理。
以下為發言實錄:
感謝主辦方對我的邀請,祝賀第九屆亞太經濟與金融論壇的召開!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加之特朗普政府大力推行單邊主義,不斷對抗中國,導致全球經濟衰退。據最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下滑4.2%。新冠肺炎疫情沒有破壞整體生產力,而是有些產業鏈的暫時中斷。得益于疫苗的廣泛使用,全球疫情有望在明年底有望得到控制。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超過4%,2022年接近4%。但是,中美關系惡化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將在較長時間存在。
下面,我講積極推推進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幾個問題。
一、亞太區域經濟的整體合作受到嚴重挫折,但是,推進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亞太區域經濟合作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亞太地區的整體合作,主要框架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共有21個成員,占世界人口40%,經濟總量的56%。目標是促進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長遠目標是建立亞太自貿區。第二個層次是亞太地區次區域合作,例如,由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東盟自貿區、10+1自貿區以及東盟推進的東盟與中、日、韓、澳大利亞、新西蘭的自貿區建設。第三個層次是雙邊自貿區建設。美國已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成立了自貿區更新談判,日韓簽署的自貿區協定取得明顯成效,中國和日、韓自貿區談判也取得進展。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加上特朗普政府執政4年大力推行單邊主義,從貿易、科技、外交、軍事方面打壓中國,導致亞太區域經濟合作面臨嚴重挫折,特別是在亞太區域整體合作層次出現危機。當年,美國奧巴馬政府推行西太平洋戰略,排除中國籌備TPP,建立美歐為主的區域自貿區。但是,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后退出TPP。此后,亞太十五國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這是歷史上最大貿易協定之一。在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地區減少了貿易壁壘,有90%的貿易商品實行零關稅,,這將有力促進了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但是,十五國協議沒有美國和印度等國參加,這還不能算是亞太區域的整體一體化。以美國為核心的北美自貿區和中日韓+東盟經濟一體化不能結合一體,必然長期影響亞太區域一體化發展,使設立亞太自貿區的目標就更顯得遙遠。
盡管如此,推進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理念仍然不斷地深入人心。亞太經合組織,從論壇發展為官方合作平臺已有30多年,亞太地區國家和地區的人民普遍要求擴大亞太區域經濟合作。面臨亞太區域經濟總體合作存在挫折,亞太區域一體化的理念仍不斷深入人心,亞太次區域和各國雙邊合作正在健康發展。今年11月20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召開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習近平主席在大會發言中再次強調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會議還通過了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吉隆坡宣言,通過了《2040年亞太經合組織布特拉加亞愿景》并準備制定全面實施計劃提交大會審議。推進亞太區域經濟發展一體化,關鍵是美國對中國改革和發展崛起要有客觀理智的認識。中國要發展,人民生活要富裕,是中國人的最重要的人權,即使中國的經濟總量在7、8年后超過美國,14億中國人均GDP仍為美國的五分之一。中美經濟不會脫鉤,疫情結束后,在新總統的領導下,我們期盼中美之間在亞太區域經濟合作上有新轉機。
二、構建新發展格局,執行十四五規劃,進一步發揮中國在亞太經濟增長的帶頭作用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美關系的變化,我國將抓住歷史機遇,迎接新挑戰,繼續擴大改革和開放。一定要立足于本國的改革、開放、穩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把中國的事做得更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第十四個五年計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向世界宣布從2021年開始到2035年,把我國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出了今后5年經濟社會發展方針和主要目標,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可能達到2%。這是在受到疫情沖擊下第一個獲得經濟增長的大型經濟體。國際研究機構預測2021年中國預期增8%,今后5年平均增長5%以上,不用8年,中國經濟總量將超過美國。
我國將深化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定要建立現代金融為其服務,“現代”這個詞,被廣泛使用,但是,我們講的“中國現代金融”具有特定含義。中國現代金融是指中國在2021年到2035年期間建立的中國金融,是向世界全面開放的中國金融,是為到本世紀中葉把中國建成金融強國打基礎的中國金融。
中國現代金融建設需要15年,最重要的是今后5年?!督ㄗh》對“十四五”期間的金融工作提出了6個方面的要求,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解決下列6個問題。
一是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管理和調控好現代人民幣,即幣值長期穩定的大國貨幣、國際化的人民幣和逐步推行數字化的人民幣。
二是構建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現代金融機構體系,把四大銀行發展為以銀行業為主,非銀行金融業務為輔的國際化、綜合經營、智能化管理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銀行集團。規范4000多家中小銀行的發展,大力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金融。
三是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把我國的融資結構從間接融資為主轉化為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相匹配的體制。把上海建成國際金融中心。我國企業資產負債率平均約在60%左右,靜態測算,,要降低5個百分點,需要補充資本金約30萬億元。同時,如將我國居民儲蓄和銀行托管資金的20%轉化為資本,也接近40萬億。要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在企業補充資本金的同時,到2035年把我國企業資產負債率降到55%以下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這是衡量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一定要爭取實現。
四是提高中國現代金融的技術管理水平。10多年來,我國政府及有關部門對互聯網金融創新,一直保持寬容和促進的態度,現在,面對已發生的各種風險理應加強監管。實踐證明,互聯網是技術,金融是業態,互聯網金融改變不了金融屬性,不能允許互聯網以信息平臺之名,取代金融中介平臺,逃避同等經營業務的監管。我看了銀保監會公布的《互聯網小額貸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我認為這個管理辦法正確處理了創新和監管的關系,是基本可行的。我認為,今后對互聯網金融應實行四項管理,即持牌經營,杠桿約束,普惠管理,社會監督。
五是要建立由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實行統一協調,由中央銀行主要負責監管系統性金融風險,由銀行、保險、證券業監督委員會主要負責對各類金融機構的監管,實行中央政府和省級政府分工協作的執行國際標準的中國現代金融監管體系的基本構架。
六是提高我國參與國際金融治理的能力。主要是促進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合理化;促進擴大國際貨幣基金特別提款權的總量和用途;通過二十國集團峰會領導人會議,促進協調主要國家的貨幣匯率政策,促進主要國際貨幣的國家控制國家負債率。美國政府現在債務高達27萬億美元,是2019年GDP的124%,其中,美聯儲購買國債占16.5%,這對全球貨幣體系的穩定極為不利;督促IMF按期完成第十六輪份額檢查,反映有關國家經濟實力;提高國際金融機構對發生金融危機國家和地區的救助能力,維護全球金融市場穩定;督促國際金融機構提高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和話語權。
建立中國現代金融制度,是中國金融體制改革開放的需要,也是完善國際金融體系的需要,會給美國等國家金融業帶來長期的巨大商機。但是,我們也預料到中國現代金融建設必然會受到某些國家的阻撓和遏制。經濟決定金融,中美經濟不會脫鉤,中美金融也不可能脫鉤。金融是雙方的資金融通,如美國刻意遏制中國現代金融建設,不僅會給中方帶來重大損失,也會給美方帶來重大損失,同時還會削弱美元在全球的影響力。我們期盼在中國現代金融建設中,中美金融交流和合作獲得到繼續發展。
今后在對外貿易和投資方面,我國會加快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國將進一步擴大國內消費,維持進出口平衡。2015年到2019年,貨物進出口順差累計151084億元,同期累計GDP為4139131億元,5年平均順差占GDP的比例為2.94%,其中,2018年僅有1.74%。以上比例已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所建議的3%以下。今后,我國將進一步擴大國內消費、加快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匯率趨于上升趨勢,中國舉辦進口博覽會,這些都將有利于促進進口。過去5年我國累計進口612萬億人民幣,今后5年會大大超過10萬億美元。今后,我國將繼續改進投資管理,提供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會吸引更多外商投資。由于我國人民幣匯率有升有降,總體趨于上升,人民幣利率有升有降,總體趨于下降,所有這些都有利于擴大我國對外投資。2009年-2019年,我國吸收境外直接投資13170億美元,我國向外國投資累計10620億美元,進大于出2550億美元。其中,2015年-2019年,引進外資6564億美元,對外投資6294億美元,進大于出270億美元。我預測,不要3-5年,中國吸引境外直接投資和中國對境外直接投資總額都會名列世界第一,而且呈現出大于近的長久格局。
綜上所述,今后5年中國進口總額將超過10萬億美元,對外投資將接近1萬億美元,這將會以更強的動力推動亞洲乃至亞太區域經濟的一體化發展。
三、積極推進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一是大力發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國和東盟10國組建的自由貿易區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啟動。東盟和中國的貿易占世界貿易的13%,成為一個涵蓋11個國家,19億人口,2019年GDP達到20多萬億美元的巨大經濟體。從經濟規模上看,是僅次于歐盟和北美自由自貿區的全球第三大自貿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貿區,也是發展中國家最大的自貿區。中國對東盟93%的產品貿易關稅降為零。2019年中國和東盟進出口達到4.4萬億人民幣。由于東盟內部等各種原因,受美國一些國家的干擾,中國-東盟自貿區的發展潛力尚未充分挖掘,隨著中國和東盟有關國家的合作進一步加強,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一定會呈現更好發展勢頭。
二是積極推進我國和日本、韓國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日本和韓國是我國重要的進出口伙伴,2019年我國向日本、韓國共進口2.38萬億元,占我國進口的16.7%,出口1.8萬億元,占我國出口的10.1%。日本和韓國對我國有近6000億貿易順差。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到去年4月已進入第15輪。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也是我國參與的經濟體量最大,占我國外貿比重最高的自貿區談判之一。 2018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提出要加快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進程。除此以外,中國也同時促進中日、中韓雙邊自貿區的談判。
三是促進做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簽署后的工作。今年11月15日,中國與東盟10國及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15個國家共同簽署了全球最大的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其人口、經濟體量、貿易總額均占世界30%,全球約1/3的經濟體量形成一體化大市場。這個協議得到落實,將標志亞洲區域一體化高潮的到來。
促進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必須有金融的支持,必須逐步推進亞洲區域金融一體化。成立亞元,現在沒有條件,但建立亞洲區域金融風險聯合防范體系是必要的,也是可以做到的。接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教訓,中日韓和東盟10國在泰國簽訂了清邁多邊協議,并已成立東盟+中日韓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研究金融預防機制,已同意設立2400億美元的融資防險機制,中日各占32%,韓國占16%,東盟10國共占20%,以便在亞洲出現金融危機時,通過這筆資金并和IMF救助資金掛鉤,保持有關國家獲得流動性。雖然,至今尚未實際籌集資金,但有此共識,一旦遇到金融危機可以較快的進行有效合作,及時化解金融風險,保持金融穩定。我國政府對于上述安排高度重視。在應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中國通過各種方式出資30億美元支持有關國家,我曾在中央銀行任過行長,我深知在亞洲建立金融風險防范機制的重要性。
原標題:戴相龍:積極推進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來源:國際金融研究中心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趙子牛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