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市以來首次!中信銀行14名董監高集體增持自家股票,什么情況?
來源:券商中國
又一家股份行董監高集體出手增持自家股票。
2020年12月31日,中信銀行發布公告稱,截至公告日,包括行長方合英在內的現任14名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從二級市場自愿增持H股股份合計518萬股,增持金額1459萬元人民幣,且本次增持尚未實施完畢。
2020年10月30日,中信銀行披露了不少于2020萬元人民幣的增持計劃,這也是中信銀行上市以來的首次高管集體增持行動。上述高管還承諾,所購股票自買入之日起兩年內不對外轉讓。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以來,多家銀行都分別公布各自高管增持自家股票計劃。就在12月23日,民生銀行公告稱,包括董事長、行長在內的13位高管當日以自有資金約1150萬港元買入民生銀行H股股票,合計購入規模達275萬股。此前招行、興業、浦發等銀行部分高管則在A股市場增持自家股份。
中信銀行14名董監高增持自家H股
2020年最后一天,中信銀行公布現任高管增持該行股票進度。中信銀行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信銀行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自愿增持該行H股股份已達518萬股,耗資1459萬元人民幣。
中信銀行在公告中表示,此次計劃實施期間過半,實際增持金額已超過計劃金額下限的50%。并且此次計劃尚未實施完畢。
對于增持股份的原因,中信銀行在公告中表示,“對本行未來戰略規劃及發展前景具有信心,認可本行股票長期投資價值。” 同時,該行鼓勵一級分行(含海外分行)、總行部門及子公司負責人等核心管理人員買入該行H股股票。
2020年10月30日,中信銀行發布了該行上市以來的首次高管集體增持行動。包括行長方合英在內,共有14名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計劃以自有資金共計不少于2020萬元人民幣或等值港元自愿從二級市場買入中信銀行H股股份,實施期限為2020年10月31日起的4個月內。也就是說,此次增持需要在2021年2月底之前完成。
根據上述公告顯示,中信銀行行長方合英至少買入200萬元人民幣,監事長劉成、副行長郭黨懷、胡罡等人分別至少買入180萬元,副行長謝志斌至少購入100萬。此外,該行紀委書記、多位業務總監以及董秘均有購入,金額在50萬至180萬元不等。
2020年最后一個交易日,中信銀行H股股價收于3.29港元/股,當日股價與上一交易日持平,全年股價下跌25.38%,跌幅位列內地H股上市銀行前列,僅次于哈爾濱銀行。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信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491.7億元,同比增長4.8%,實現歸屬于該行股東的凈利潤369.2億元,同比下滑9.4%。
多家銀行董監高頻頻出手增持
實際上,2020年來,民生、招行、興業、浦發等股份行高管均已經陸續出手增持自家股份。
2020年12月23日,民生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高級管理人員于2020年12月23日以自有資金買入該行H股普通股股票,成交價格區間為每股4.18港元至4.30港元,并承諾將所購股票自買入之日起鎖定兩年。
具體而言,民生銀行董事長高迎欣買入30萬股,行長鄭萬春、監事會主席張俊潼分別買入25萬股、20萬股。此外,該行5位副行長及董秘、工會主席、監事會副主席、首席審計官、行長助理等高管分別買入20萬股。
據統計,民生銀行13名高管此番合計增持275萬股該行H股股份,以最低增持價計算,至少耗資1149.5萬港元。
從增持規模上看,招商銀行高管增持規模位列上市銀行之最。2020年全年,該行11名董監高合計完成31次A股增持,合計增持規模達82.82萬股,耗資2761.14萬元。
2020年3月,興業銀行11名董監高也出資購入約178萬股自家股票,耗資約2727萬元,所購股票承諾鎖定三年。此后,該行董事保羅希爾又在7月中旬買入3800股,耗資約6.2萬元。
2020年7月,浦發銀行6名董事、高管也出手增持37.09萬股自家股票,耗資至少420萬元。另一家上海本地銀行——上海銀行7名高管則在8月底主動增持39.3萬股,耗資約323萬股。
此外,因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不少上市銀行高管也因此購入股票。如2020年初至9月中旬,浙商銀行14名董監高合計增持380.46萬股自家股票,耗資近1600萬元。類似原因導致的部分董事、高管履行增持義務的還有成都銀行、長沙銀行、渝農商行、蘇州銀行。
還有部分上市銀行個別董監高以自有資金在二級市場主動增持。其中,11月初,任職資格獲批不久的南京銀行行長林靜然就買入13.8萬股自家股票,耗資約106萬元。蘇農銀行、常熟銀行、杭州銀行也各有一名董事或監事出手增持。
2021年銀行板塊該怎么走?
當前銀行板塊絕對估值和相對其他板塊的估值均處于歷史低位附近,充分反映了市場對銀行基本面的悲觀預期,但隨著2021年經濟復蘇,機構預計,市場對銀行悲觀預期將有所修復,板塊估值將有望得到提升。其中多數機構看好銀行股未來一年表現。
中金公司在2020年12月初公開唱多銀行股。中金發布的研報認為,目前銀行處于未來5個季度業績V 型反轉的起點,處于風險溢價因素反轉的起點,處于估值倉位反轉的起點。“宏觀經濟復蘇趨勢明確,流動性環境亦有利于銀行業績表現,向前看,我們預計A股和H股銀行指數未來3-5個季度的上漲空間分別為50%和60%。”中金研報稱。
申萬宏源指出,伴隨經濟企穩向好、“銀行讓利”的監管導向逐步弱化,在全國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框架、資本約束和加大中長期信貸投放以支持實體等多重客觀因素下,銀行利潤將回歸正增長,預計2021年銀行業績增速逐季提升。具體來看,不良好于市場預期,預計2021年銀行資產質量保持平穩,銀行息差同比企穩走闊。
國信證券認為,隨著我國經濟復蘇有望持續,在此大背景下,2021年政策將更注重平衡好穩增長和去杠桿的關系,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將回歸常態化。對2021年銀行基本面表現,國信證券持樂觀態度,認為銀行基本面底部位置已經逐漸顯現,一方面凈息差在2021年一季度達到階段性低點之后將企穩或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實際不良生成率雖要到2021年下半年才可能看到明確的拐點,但此輪銀行面臨的信用風險低于2014-2015年,并且上市銀行已大幅計提撥備做了充足的準備。
興業證券指出,中期來看,過往3年中國銀行業完成了絕大多數隱性不良資產的出清,隨著經濟逐步復蘇,銀行板塊的估值中樞存在趨勢性上移的基礎。回顧歷史,2007年至今銀行股歷經6輪較大的上漲行情。從行情啟動邏輯來看,歷史銀行大上漲行情啟動的核心原因均在于市場對經濟修復預期發生實質性好轉。
展望2021年全年,中信證券表示,銀行板塊個股選擇可遵循兩條線索:一是,阿爾法品種打底,優選具備特色商業模式和可持續客戶、業務模式和盈利趨勢的優質銀行;二是,貝塔品種增強彈性,兼具業績彈性和估值彈性的品種具備“雙擊”潛力的銀行。
責任編輯:楊希 1904183207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