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央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
2020年12月18日,由中央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中央財經大學全球金融治理協同創新中心、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共同主辦,雙威大學杰弗里·薩克斯可持續發展中心、第一財經研究院和普華永道中國協辦的“第九屆亞太經濟與金融論壇”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主題是“后疫情時期全球經濟的恢復與結構性變化”。會議特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先生發表演講。本文根據演講內容整理。
新冠疫情對產業鏈、供應鏈的影響
這次疫情對全球的投資、消費、產業鏈、供應鏈都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IT革命和全球化造就了綜合物流革命和全球供應鏈管理,形成了新的分工方式,叫國際工序分工、產品內分工。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們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可以做到零庫存,及時供貨。有的時候我經常在想,在那樣一個時代我們想過新冠病毒大流行嗎?我們想過中美貿易戰,美國對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加征25%的關稅率嗎?我們想過逆全球化嗎?我想在那個時代我們都沒有想過。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新冠疫情的發生對全球的產業鏈、供應鏈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第一方面的影響,就是全球的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性變得非常的重要。疫情下世界各國政府對產業鏈、供應鏈的干預很可能會超過過去60年里政府對產業鏈、供應鏈的干預力度。
第二方面是國際大三角分工格局有可能會發生調整。對東亞來講,這次新冠疫情最先穩定下來的是中國,然后是日本、韓國,再往后是東盟10國。當亞洲新冠疫情趨于穩定的時候,我們遇到的問題是:過去東亞各國為世界提供制造和勞動力,我們的技術、我們的訂單、我們的很多關鍵零部件都依靠歐美的生產網絡,但新冠疫情造成了歐美生產網絡的中斷,因此,這些亞洲國家的生產制造就會受到重創。
產業鏈、供應鏈變化的基本預測
第一,新冠疫情后,中國采取了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方針,要擴大內需、擴大進口。在這種情況下,訂單可能會東移,供應鏈可能會東移,創新可能會東移。我們看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總干事弗朗西斯講,現在有一個趨勢就是全球創新格局的東移。服務也有可能東移,今年的前11個月,中國實際利用外資的78%都是服務類的企業。此外,還可能出現資本東移——和東亞的金融與貨幣合作明顯增強的趨勢。
第二,大數據對供應鏈的影響有可能使供應鏈變得更短、更分散、更本地化,同時供應鏈可能變得更有彈性,更有韌性,更能夠滿足小眾需求的痛點。新冠疫情后醫藥的供應鏈、健康的供應鏈和人工智能數字化的供應鏈,有可能成為市場成長性最好的行業。
第三,生產性服務、生活性服務和公共性服務,都會發生新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2020年對于中國不僅是過去5年發展的一個收官,也是未來5年的開局。未來的5年,中國將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過去40年的高速增長有可能轉向未來30年的高質量發展,而且未來5年,創新有可能成為中國發展的重中之重的因素。因此未來5年中國為了適應供應鏈、產業鏈的變化,會繼續改善創新環境、投資環境、營商環境與市場環境。
第四,中國從新冠疫情后確立了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政策方針,也就是要擴大內需,要暢通國內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會增加進口,增加訂單,也就是增加需求,而且中國的雙循環實際上會構建一個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后疫情時期中國的開放
我認為,新冠疫情后中國是更加開放還是更加的不開放是取決于三個事實。
第一個事實,中國推動雙循環的戰略,中國的關稅率會不會進一步下降?中國的非關稅措施會不會進一步取消?中國的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會不會進一步改善?中國的服務業市場準入和開放會不會進一步擴大?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實際上都能夠從事實中看出來。
第二個事實,新冠疫情后中國在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的現代化建設中,是不是與國際高標準的規則進一步的對接?這個事實是可以衡量的,也就是在雙循環新格局下,中國的制度性開放和制度性改革是不是會加快?
第三個事實,中國未來在科學技術、人才創新等方面是更加的開放創新、開放合作、開放共享,還是走向封閉?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未來的5年新冠疫情結束以后中國會發生新的變化,世界會發生新的變化,全球的產業鏈、供應鏈也會發生新的變化。不過我們要注意一個問題。我是武漢人,這次新冠疫情的重災區是武漢。我從我的父親母親,兄弟和親戚那里,可以看到武漢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3月19號武漢的新增病例歸零,4月8號武漢結束封城,但還存在新冠疫情的疫后綜合癥,我個人從我家人的身上能看到這種現象是很明顯的,主要是在心理方面。我父親看美國和歐洲的報道,死的都是老人,放棄的都是老人,因此我的父親就跟我們說“我為什么還要活到100歲?”因為新冠疫情走的都是老人,放棄的都是老人,所以我父親講你們應該讓我走。從這個角度來看,新冠疫情疫后綜合癥對武漢、對湖北、對世界的影響遠遠大于我們現在討論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資本的流動、金融的風險。
因此,我覺得從國際社會來講,不但要做好疫苗的工作、藥品的工作,呼吸機、防護服這些設備的工作,還要處理好疫后綜合癥,治療世界重災區新冠疫情對他們心理的創傷,這個問題要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要考慮全方位的國際合作。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楊帆 SF034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