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甲午戰爭爆發130周年。直到今天,不斷有學者撰文探討晚清戰敗的原因,有人歸結為帝后黨爭、中央政府內部的分化(戚其章,1984);有人認為戰前袁世凱在朝鮮的誤判、外交上的失誤(侯宜杰,1984);還有的歸因于北洋艦隊整體素質低下、戰斗力不強(靳天宇,2013)。總之,從政治、外交和軍事各個方面都可以找到諸多原因。從金融史角度出發,筆者認為晚清之所以在甲午戰爭中失敗,一個重要因素乃是現代金融制度的缺乏。
19世紀60年代,中日兩國面對西方列強的進入,幾乎在同一時期開展了“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開啟了近代化進程。然而經過三十余年的發展,清王朝并沒有在經濟體制各方面進行深刻改變,只在軍事工業上獲得有限發展。整個社會依舊在傳統的窠臼里打轉,未能往現代化方向邁出實質性的一步。而日本的“明治維新”不僅在政治上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經濟上也建立了現代金融制度,以及完整的現代工業化體系。日本由此擺脫了淪為殖民地的危險,并快速成為一個新興資本主義強國。
甲午海戰開戰前,中日兩國的財政收入大致相當。清朝一年財政收入為8000余萬兩庫平銀,日本的財政收入約1億元,按日元與庫平銀1.4:1的比率算,兩國基本持平(劉志堅,1994)。清朝的海軍實力并不弱,自北洋艦隊成立以后,清廷投入巨資購買鐵甲艦,打造了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海軍。然而由于軍費有限,從光緒十四年(1888年),直至甲午戰爭爆發(1894年),北洋艦隊再沒有增加新的戰艦,裝備也一直得不到更新。大量海軍經費被挪用修建頤和園,為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獻禮。頤和園修成后,戶部又以“庫款支絀,虧短甚巨”為由,沒有給艦隊添置裝備。北洋海軍各種戰備和彈藥也都不足,倉促應戰,焉能不敗?
日本自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以后,每年添購新艦,到甲午開戰前購置的戰艦,速度與快炮設備皆遠勝中國。于是甲午戰火一起,日本聯合艦隊很快橫行海上,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百年以來,國人無不扼腕。
戰爭是一門燒錢的藝術。近代以來,軍事行動通常都伴隨著金融戰爭。能否在短期內持久、迅速籌措到大量軍費,是決定戰爭成敗的關鍵。甲午海戰爆發前,清政府對戰爭估計不足,準備也很不充分。李鴻章請求戶部撥款二三百萬兩以作戰費,而清政府拿出了18萬兩(中國史學會,1955)。
戰爭爆發后,清政府手忙腳亂地開始籌措經費。1894年8月,戶部提出停止工程、核扣俸廉、預繳鹽厘、酌提運本等緊急措施。此后又提出商行捐輸、息借商款等其他舉措,辦法不可謂不多,但收效甚微。1894年9月,甲午戰爭中決定性的黃海海戰已經結束,北洋水師覆滅幾成定局。
如果在戰爭后期,清軍在陸戰中扳回一局,中國還可以少些損失。然而,清政府仍然沒有辦法籌集到足夠軍費。李鴻章建議舉借外債,戶部以往年“息借洋款,多論磅價,折耗實多”為由斷然拒絕。戶部使盡所有辦法籌不到足夠軍費,最后不得已又只能求助外資銀行。1894年11月,清廷以7%的年息向匯豐銀行貸款1000萬兩。1895年1月,又向匯豐銀行借300萬英鎊,折銀1865萬兩,年息6%(許義生,1962)。這兩筆外資銀行的借款是甲午戰爭中清政府軍費的最大來源,然而此時戰爭已近尾聲,清軍在遼東戰役中沒能挽回敗局。在整場戰爭中,中央與地方總共籌集了6109萬兩白銀,實際用于作戰的費用4465萬兩,其中58%是外債。
與晚清不同,日本政府自明治維新之后,大力推行“富國強兵”“殖產興業”等政策,并建立了一個相對完善的現代金融體系。根據伊藤博文的建議,日本政府于1872年頒布《國立銀行條例》,設立國立銀行,這是日本現代金融業的開端。1880年橫濱正金銀行成立,這是一家具有半官方的外匯專業銀行,在國外廣泛設立了分支機構,為日本對外貿易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1882年,《日本銀行法案》頒布,中央銀行隨之建立。在此以后,日本銀行與橫濱正金銀行并駕齊驅,形成金融業的“雙頭體制”。到1889年,日本的現代銀行已達218家,類似銀行的各種會社達695家,共有資本3189萬元(Tamaki,2005)。
除了完備的銀行體系(間接金融),日本還建立了證券市場(直接金融)。1878年,明治政府建立東京股票交易所,這就是今天的東京證券交易所。1894年8月,甲午戰爭已經爆發,日本政府通過證券市場發行軍事公債,預定5000萬元,實際認購達7695萬元,其中各銀行應募資金達3000多萬元。明治政府為準備這場戰爭,早有25000萬日元的軍事預算,實際使用的軍費為22367萬日元,折銀約15976萬兩,是中國的近4倍。通過證券市場募集的資金達11680萬元,占實際軍費支出的52%(劉志堅,1994)。
反觀晚清,甲午戰爭之前,中國還沒有一家現代意義上的本土銀行。雖然有識之士早有倡議,建立現代化的金融機構。1859年,太平天國的洪仁玕在《資政新篇》中,就提出“興銀行”的主張。1894年,鄭觀應出版《盛世危言》,也有關于設立銀行的詳細論述。容閎、張謇等知識界精英都提出過類似主張,洋務派的代表盛宣懷也一直著手創辦本土銀行,然而因為各種因素,創辦本土銀行始終難以落地。
中國雖然有舊式的金融機構——錢莊、票號、賬局和銀號等,但是經營方式陳舊,資本金十分有限,不能為國家籌集大規模資金。沒有現代的金融市場填補軍費空缺,財政收入也不可能在短期內一下子增加,無奈之下,戶部尚書翁同龢建議“開海軍報效之例”,向商戶借款。然而當時清政府信譽掃地,沒有商人愿意借給政府,所謂的“報效”成為政府變相的勒索。直至戰爭結束,京師、直隸兩地通過息借商款籌得200萬兩,山西只籌得40萬兩,相比外資銀行的舉債,可謂杯水車薪。
甲午戰敗,中國面臨巨額賠款,清政府此時才進一步明白建立現代金融制度的重要性。在盛宣懷的努力下,中國通商銀行終于在1897年成立,彼時距離日本建立本土的現代銀行遲了25年,距離中國出現的第一家現代金融機構——1845年英國人設立的麗如銀行(Oriental Bank)——已過去半個多世紀。
甲午戰爭是中國乃至遠東近代歷史上劃時代的重要事件,不僅對中日兩國產生了巨大的直接影響,也使遠東國際形勢的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次戰爭以中國的慘敗而告終,是持續三十余年之久的洋務運動最后失敗的標志(戚其章,2000)。
晚清的洋務運動,源于“自強”愿望。清政府認為,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又以制器為先,制器又必須開辦鐵廠,開辦鐵廠不能不辦鐵路,辦了鐵路又不能不辦銀行。從今日眼光來看,恐怕是一種因短視而形成的逆向思維。直至甲午戰敗,清政府終于認識到,如果沒有金融制度上的變革,將成為洋務事業的障礙。經此周折,朝廷終于批復創辦銀行,因此有了1897年的中國通商銀行。1905年,清政府又成立戶部銀行,嘗試建立中央銀行,并進行幣制改革——中國的金融業這時開啟了現代化進程。從某種程度講,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民族覺醒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中國人創辦本土的現代化銀行,是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過程中“制度層面”、而非“器物技能層次”的重要變革。為什么1897年成立了中國通商銀行之后,隨即在1898年出現“戊戌維新”?這兩件事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但發生在一前一后絕非偶然,頗耐人尋味。只不過,這一切都比日本晚了二三十年。
(作者丁騁騁為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經濟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民間金融和金融史等;毛子涵為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