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作 者 | T800
來源 | BT財經
昔日千億鋰王,業績突然暴雷。
4月23日晚間,鋰礦龍頭天齊鋰業(002466)披露2024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虧超36億元。24日,天齊鋰業開盤一字跌停,4月25日,天齊鋰業繼續低開,截至發稿跌幅為6.1%,兩天累計跌幅超15%。
在天齊鋰業披露一季報業績預告后,深圳證券交易所立刻對該公司下發關注函。
4月24日,天齊鋰業迅速召開機構及分析師電話會議,吸引了匯豐、千禧資本、安信基金、博時基金、高盛(亞洲)等機構超過210人、一百余家機構參加。
針對一季度業績預虧,天齊鋰業公告已指出,主要受兩大因素影響:首先是鋰產品銷售價格同比大幅下降,公司鋰產品毛利大幅下滑;其次是重要聯營公司SQM今年一季度業績預計將大幅下降,公司確認的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減少。
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50%的利好之際,上游的鋰業龍頭居然業績暴雷?天齊鋰業到底怎么了?
1
多因素交織下的“雷”
在新能源產業中,“鋰王”天齊鋰業猶如一顆光芒四射的星。然而,就在一季報即將揭曉的前一周余,這位鋰業巨頭卻拋出了一個令市場矚目的業績“雷”:公司預計2024年一季度將錄得虧損36億至43億元。乍一看,這個消息似乎突如其來,實則暗藏多重誘因。
故事的第一幕,聚焦于天齊鋰業的重要聯營公司——SQM。這家智利鋰礦巨擘近期遭遇了一場高額稅務爭議裁決,猶如一顆突如其來的隕石,砸在了SQM原本穩健的盈利軌道上。
根據SQM的公告,智利圣地亞哥法院在2024年4月對SQM2017年和2018年稅務年度的案件作出了裁決,推翻了稅務和海關法庭在2022年11月的結論。這場裁決直接影響SQM第一季度凈利潤約11億美元,瞬間侵蝕了天齊鋰業的投資收益。盡管SQM已全額繳納了這筆稅款,現金流并未受太大沖擊,但其對凈利潤的影響不容忽視,猶如一場短暫的風暴,讓天齊鋰業的業績報表蒙上一層陰霾。
故事的第二幕,轉向天齊鋰業在澳大利亞鋰礦廠泰利森的股權問題。為了解決收購SQM股權引發的債務危機,天齊鋰業曾引入澳大利亞戰投IGO,此舉雖降低了資產負債率,但也導致其在泰利森的持股比例降至26.01%。
這一變化,恰似一把雙刃劍。在鋰鹽價格高漲時,天齊鋰業只能分得利潤蛋糕的四分之一,其余七成歸少數股東所有;而在鋰鹽價格走低時,精礦加工利潤不足以抵消礦價下跌,導致加工廠大面積虧損,2023年合計虧損高達91.38億元。這種利潤分配格局,仿佛是一首悲喜交加的交響曲。
故事的第三幕,暴露出天齊鋰業在鋰鹽加工產能與原礦供應能力之間的微妙博弈。在兩輪鋰價牛熊周期的洗禮下,天齊鋰業的鋰鹽加工產能推進顯得力不從心,與格林布什礦場精礦產量的匹配度漸行漸遠。這種錯位,如同一對舞者步伐不合,導致了天齊鋰業鋰礦庫存積壓嚴重。
截至2023年底,庫存量飆升至40.9萬噸(生產量152萬噸),同比增長38.31%。原材料鋰精礦降價幅度小于產品鋰鹽,無形中加大了主營業務成本的壓力。
然而,即使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天齊鋰業并非一蹶不振。公司在公告中表示,隨著鋰化工產品銷售均價的回調,以及泰利森化學級鋰精礦定價機制與公司鋰化工產品銷售定價機制的時間周期錯配逐漸修復,公司的經營業績有望走出階段性虧損的困境。
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鋰化工產品生產基地仍有前期自泰利森采購的鋰精礦庫存。隨著新采購鋰精礦的入庫、生產基地穩定運營以及庫存逐步消化,鋰精礦出庫成本將貼近最新采購價格,定價機制的階段性錯配也將逐步弱化,為公司未來的經營帶來積極影響。
“鋰王”天齊鋰業的業績“暴雷”,并非偶然事件,而是多因素交織的結果。SQM的稅務爭議、泰利森股權比例過低、加工產能與庫存錯配等難題,共同構成了這顆“雷”。
2
天齊鋰業預虧誰最受傷?
天齊鋰業業績預虧的消息傳來,究竟誰最受傷?
中國保險行業的領軍者——中國太保及其麾下的“太保系”,正投身于全球新能源革命的浪潮中,特別是在鋰電領域的戰略布局。
時光回溯至2022年盛夏,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一紙公告,透露出“太保系”宏大投資藍圖。中國太保攜手太保壽險、太保財險,以基石投資者的身份,浩浩蕩蕩地挺進天齊鋰業港股IPO的舞臺。他們委托太保資產作為投資操盤手,通過太保資產管理的公司賬戶,共同舉牌這家鋰電巨頭,展現出了對新能源未來前景的無比信心與堅定信念。
公告揭示的細節顯示:中國太保及控股子公司合力認購天齊鋰業港股股票1244.54萬股,涉資約10.21億港幣。這筆投資的平均成本被精確地計算為每股80.35港元,如同他們在鋰電版圖上插下的精準坐標。
此次舉牌后,“太保系”在天齊鋰業H股中的股權結構如下:中國太保持股占比0.58%,太保財險占據1.40%,太保壽險則坐擁5.60%的份額,三者合共持股比例達7.58%,構建起了鋰電投資架構。
2022年7月13日,天齊鋰業H股于香港聯交所鳴鑼上市,開盤價為每股82港元,猶如一艘巨輪正式啟航。僅僅一個月后,這艘巨輪短暫觸及83.48港元的歷史高位,仿佛宣告其不可阻擋的上升勢頭。然而,好景不長,隨后的市場走勢猶如過山車般跌宕起伏,股價開始步入漫長的下行通道。
時至今日,天齊鋰業H股的股價已跌至28.5港元每股,與發行價相比,跌幅高達65.24%。更為觸目驚心的是,相較于當初“太保系”基石投資的平均成本,他們的投資浮虧已達64.53%,猶如一道深深的傷痕烙印在“太保系”的投資成績單上。
其實,“太保系”在鋰電領域的布局并非孤注一擲,他們還投向了另一家鋰電明星企業——贛鋒鋰業。2020年2月,中國太保攜同太保壽險、太保財險、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港股通以每股約31.33港元的均價,共同買入贛鋒鋰業H股240.52萬股,涉及資金約7535萬港元。此舉使得“太保系”在贛鋒鋰業的持股總量達到1032.24萬股,占其已發行H股股票的5.16%,成為其不容忽視的戰略伙伴。
命運的車輪似乎并不眷顧“太保系”的鋰電投資。今年4月24日,天齊鋰業業績預虧的驚雷炸響,其股價如斷線風箏般急速下墜,贛鋒鋰業亦未能幸免于難,股價受此波及,隨之下挫。截至今日收盤,贛鋒鋰業H股報收21.25港元每股,已然跌破了“太保系”當初舉牌的買入價格。
盡管當前面臨業績預虧帶來的巨大壓力,股價大幅下滑,投資浮虧顯著,但這并不是故事的終點。因為大多數機構仍堅信,鋰業企業虧損只是階段性,長期來看該行業仍是朝陽產業。
3
鋰業逆風起舞
鋰業這個曾經備受追捧的“明星”板塊,如今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洗禮。以碳酸鋰價格下行為主線,產業鏈上的企業們集體承受壓力,但在這場嚴峻考驗中,他們并非被動接受命運的擺布,而是以一種積極的姿態,尋找破局之道。
時光倒回至2022年,彼時的碳酸鋰價格一度沖至歷史高位。然而,樂章并未如人們所愿般持續奏響,反而在2022年12月開始,旋律陡然轉調,開啟了長達數月的下行之旅。
盡管年初以來,碳酸鋰價格似乎找到了一個喘息的平臺,呈現出止跌企穩的跡象,但市場的疲軟動力始終未能將其推向明顯的上升通道。截至4月23日,碳酸鋰(99.5%電池級/國產)平均價已然跌至12萬元/噸,相較于去年6月下旬那座閃耀的階段性高峰,價格已被無情削去逾60%。
在這場鋰鹽價格的狂瀾中,眾多鋰資源企業由昔日的“風光無限”轉眼間變為現實的困境。以贛鋒鋰業為例,這家曾在鋰業舞臺上獨領風騷的企業,其最新財報揭示了一幅令人頗感寒意的畫面。2023年第四季度,贛鋒鋰業營收72.9億元,同比下降48.7%,凈虧損更是達到10.63億元,同比大幅下降118.62%,在鋰企業年報中赫然成為單季度虧損最大的廠商。
無獨有偶,盛新鋰能同樣難逃厄運,全年營收79.51億元,同比下降33.96%,歸母凈利潤僅剩7.02億元,同比銳減87.35%。尤其在第四季度,盛新鋰能營收僅13.23億元,僅為第一季度的一半,歸母凈利潤更是陷入3.93億元的虧損泥潭。
面對鋰價的持續低迷,市場觀點出現了微妙的分歧。華泰證券認為,鋰價下跌已促使一些高成本礦山如Finnis選擇停產,Greenbush、Mt Cattlin等礦山也不得不下調2024年的產量指引,部分礦山的擴產計劃被迫放緩。這些跡象表明,鋰供給過剩的格局正在悄然收緊。倘若鋰價繼續下探,或將觸發更多礦山加入減產行列,屆時鋰供需格局有望迎來實質性的改善。基于此判斷,華泰證券預計2024至2025年鋰供需過剩比例將分別降至4.65%和3.80%,預示著鋰價有望在尋底后實現企穩。
然而,匯豐銀行的觀點則相對謹慎。其最新研報指出,除非鋰行業出現更大規模的減產,或是下游需求出現顯著回暖,否則在當前原材料供應過剩的大環境下,鋰價在今年上半年恐將維系現狀,難有起色。
資本市場對鋰業企業的困境反應強烈。4月23日收盤,鋰礦股集體遭受重挫。贛鋒鋰業領跌,跌幅高達6.71%;盛新鋰能、融捷股份、中礦資源、永興材料等緊隨其后,分別下跌5.03%、4.13%、3.88%和2.2%。
信達期貨對此點評道:“鋰礦股全天震蕩,走勢明顯弱于其他有色品種,天齊鋰業的業績爆雷,映射出當前上游企業在鋰價低位運行時所面臨的巨大壓力。預計未來還將有更多的上游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不盡人意。”當前,供需兩端缺乏明顯驅動力,鋰業整體行情疲軟,難以提振市場信心。
期貨市場上,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價格在4月23日進一步下滑,均價降至11.13萬元/噸,較上一日微跌0.13%;工業級碳酸鋰均價則跌至10.83萬元/噸,跌幅為0.23%。2407合約收盤價與結算價分別為109150元/噸與108950元/噸,微漲0.14%,基差擴大至2350元。倉單數量日減590張,至19137張,顯示出市場對于未來鋰價走勢的不確定性正在加劇。
對于鋰價未來的走勢,金源期貨與開源證券給出了各自的分析。金源期貨預計短期內鋰價將呈現震蕩態勢,當前并無明顯超預期利好因素,后續市場的焦點將轉向需求側采購節奏及5月的實際排產情況。長遠來看,供需確定性過剩格局未變,鋰價仍處下行周期之中。
開源證券的研究報告則指出,需求端方面,全球新能源車市場增速放緩,特別是中國市場的降溫,導致鋰鹽需求增長乏力。供給端,澳礦、非礦、南美鹽湖等項目持續擴張,雖然部分綠地項目有所延期,但預計2024年將迎來項目集中投產與產能爬坡,屆時供需格局將進一步轉向過剩。目前,鋰行業尚未大規模進行產能出清,開源證券預測,2024年鋰價將在尋底過程中艱難前行。
鋰業產業鏈總體來看,企業在價格波動、業績下滑、市場分歧、股市動蕩等多重壓力下的頑強抗爭。盡管前路充滿挑戰,但鋰業企業并未就此沉淪,而是在逆境中尋找生機,調整戰略,期待市場拐點的到來。
這是一場關于生存與轉型的較量,也是對鋰業企業韌性和智慧的考驗。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