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肥羅大電影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盡管任何一個年份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獨特性,可是,2018年的美劇江湖卻顯得更加特別。在一場流媒體持續涌入引發的變局里,曾經穩固的美劇秩序急速地瓦解了,流媒體把美劇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試驗場,一場徹底的改朝換代正在顛覆一切。
一個最直接的變化是,流媒體的原創劇數量從去年的超過100部,到今年突破了160部,公共網基本原地踏步,有線臺則出現了30多部的縮減。
但更大的變化發生在湖面之下,今年公共網實際上并沒有創造出哪怕一部爆款,有線臺《行尸走肉》這樣的王牌劇也開始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全面衰退期,而流媒體已經創造出《傲骨之戰》《鬼入侵》等新時代的爆款。
越來越多的“大人物”進入了這個江湖,有些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例如石頭姐、邁克爾·道格拉斯、金·凱瑞,有些卻成績平平,但總的來說,他們的涌入開始改變美劇的秩序。
我們習慣于將歷史歸結于大趨勢大數據,但其實有些只是偶然,例如正是因為“謝耳朵”本人的意愿,《生活大爆炸》最終沒有再被續訂兩季,而這不僅意味著CBS最后的王牌被推倒,也意味著公共網明年將失去抵抗流媒體最后的盾牌。
歷史永遠是對人的描述,美劇歷史同樣如此,這些“美劇2018”的故事的主人公,關于命運的故事將貫穿在整個故事中。就像已經喪了五年的馬男波杰克說的,沒人能真正看清生活的路徑,你只能繼續往前走。美劇也是,它沒有固定的開始,也沒有注定的結局。
老江湖與新王朝
流媒體崛起,公共網潰敗
FX電視網的CEO約翰·蘭德格拉夫借用馬克吐溫的名句對今天的美劇給出了一個生動的概括——鍍金時代。意思是繁榮中隱藏著憂慮,熱土與塵土飛揚。
美劇的地殼從沒有像2018年如此劇烈地變化過,從有線臺和公共網,一定從收視寒流中感受到了時代和季節的變遷。
從新劇數量上看,今年公共網和USA、FX等基礎有線臺都相較于去年有所減少,唯有HBO保持著穩定的投資和品質。但數量的增減只是故事的表象,更細微的變化體現在劇集品質的漲跌。
今年《時代周刊》評選出的十佳美劇是:《嗜血嬌娃》、《利器》、《亞特蘭大 第二季》、《梅爾羅斯》、《善地 第三季》、《雙層公寓:敞開心扉》、《美爪屋 第二季》、《我的天才女友》、《歸途》和《姿態》。
《紐約時報》的十佳則是:《美國諜夢》終結季、《亞特蘭大 第二季》、《嗜血嬌娃》、《巴里》、《馬男波杰克》、《傲骨之戰》、《歸途》、《49號旅社》、《姿態》和《利器》。
IMDb的十佳則多少有些讓人出乎意料:《無恥之徒 》、《十三個原因》、《維京傳奇》、《美國恐怖故事》、《鬼入侵》、《實習醫生格蕾》、《使女的故事》、《西部世界》、《黑鏡》、《行尸走肉》。
類似的評選還有很多,有些結果令人難以理解,甚至相互打架:例如《好萊塢報道者》將今夏的高分西部史詩劇《黃石公園》列入年度十差;而同樣被《好萊塢報道者》列入年度十差的《十三個原因》又被列為IMDb的年度十佳。
但媒體在好劇集的標準上相對一致:《利器》、《嗜血嬌娃》、《姿態》和《亞特蘭大》幾乎入選了所有榜單的十佳,《鬼入侵》、《巴里》、《梅爾羅斯》、《我的天才女友》等劇同樣不乏擁躉,老劇中《西部世界》、《使女的故事》、《美國恐怖故事》口碑依然堅挺,但這些高口碑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沒有一部來自于公共網。
在有線臺中,HBO依然遙遙領先,FX、showtime仍占據一席之地,流媒體則是Netflix一馬當先,亞馬遜逐漸崛起。
事實就是:由于觀眾迭代、觀看方式、制作尺度以及投入等諸多外部因素,公共網江河日下正在成為一個不可逆的趨勢。
季終集收視率僅有1.1的《命運航班》已經是公共網劇情新劇冠軍了。
去年秋季檔,至少還有ABC的《良醫》、CBS的《小謝爾頓》這樣還能打一打的作品;但今年開播的新劇中,開播收視2.2、季終集1.1的《命運航班》已經是公共網劇情新劇冠軍。
從公共網內部橫向比較似乎已經缺乏意義,因為這更像一場比慘游戲。ABC在告別了轉投Netflix的珊達大媽的《丑聞》之后,今年的旗艦劇《好醫生》第二季遭受收視重創,最大亮點《羅斯安的家庭生活》因場外因素被砍,原有的最強卡司——“小強”主演的《指定幸存者》被取消后Netflix第一時間宣布接手,情況實在不算樂觀。
CBS的新總裁大力推進了多鏡頭情景喜劇和復活翻拍劇。但《聯邦調查局》和《新夏威夷神探》等被寄予厚望的劇集并沒有成為新一代《CSI》或《天堂執法者》,幾部情景喜劇的成績也非常一般。
Fox今年購買了30個小時的國家橄欖球聯盟直播賽事,因此新劇預訂數目創下七年來的最低值,卻在出人意料地取消了《這個警察有點煩》等所有單鏡頭情景喜劇后,從ABC接手了多鏡頭情景喜劇《最后的男人》,而這部老劇變身新劇也成為了今年Fox少有的亮點,老牌笑星蒂姆艾倫出演這部喜劇換了東家后意外地收視大漲,成為今年公共網一朵盛放的奇葩。
接手了Fox取消的《這個警察有點煩》的NBC運氣也不算好,最大的收視亮點《命運航班》成功劃出了一條一路朝下的收視軌跡,其它劇集也少有亮點。
至于在主席Mark Pedowitz帶領下成功從“《緋聞女孩》臺”變身為“DC劇臺”的CW,盡管一度憑借Mark Pedowitz的遠見擺脫了收視毫無意外墊底的局面,但超級英雄劇集的審美疲勞已經開始浮現。
更嚴峻的是《吸血鬼日記》《始祖家族》的聯合衍生新劇《吸血鬼后裔》表現平淡,而《邪惡力量》這樣的老牌劇集終于在2018年開始迎來自己的“諸神黃昏”。
成功新劇是擺脫困境的最佳良方,可是如何打造成功新劇?這恐怕是所有公共網最大的難題。
有線臺重排座次
HBO堅挺、AMC掉隊、showtime、FX苦守江山
就在公共網完成一場整體敗北的集體演出時,有線臺卻在整體歷久彌堅中完成了一場內部排名的急劇更迭。
今年一個代表性事件是:一個在熱門劇集中已經出演了九季的明星正式退出——安德魯·林肯。
也許你更熟悉他劇中的名字——《行尸走肉》的男主角“瑞克”,2018年是他第一次入圍美劇男星收入排行十強,取代了去年榜單上的凱文·史派西,但他依然退出了這部令他躋身美劇一線明星的熱門劇。與人氣角色退出共同出現的,是劇集越來越瑪麗蘇的角色、日益拖沓的節奏和令人難以理解的角色動機。結果則是這部多年的王劇在本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鐵盧,并且未來也看不見翻身的跡象。
《行尸走肉》從巔峰滑落的背后,則是AMC這家很長一段時間的基礎有線臺(HBO為收費有線臺)收視王者開始跌落神壇。
這家曾經的有線臺爆款制造機今年寄予厚望的《女鼓手》叫好不叫座;小眾劇《49號旅舍》雖然口碑出色卻無法出圈;雷老爺子掌舵的超自然題材恐怖劇《極地惡靈》讓人耳目一新,但卻難以成為新一代收視領軍人物。
但HBO依然傲視群雄。
其長期以來美劇的品質坐標無論在藝術還是在工業水平上都依然是業內頂尖的水準,就算《權力的游戲》缺席了整個2018年,憑借《西部世界》第二季和《我的天才女友》,HBO依然有把握勝出下一個頒獎季。
更可怕的是,它還有《利器》和《巴里》。
前者看上去有些雷聲大雨點小,但要求每一部高冷劇都成為《大小謊言》并不現實,何況如果不是女主艾米·亞當斯拒絕出演第二季,該劇完全有可能在第二季口碑逆襲成熱劇。
而后者則代表著HBO遠未失去自己的創造力,出身于《周六夜現場》的比爾·哈德爾過去可不算什么美劇圈的大人物,但HBO依然為這部他自編自導自演的劇集開了綠燈,最終這部黑色喜劇不負眾望成為HBO又一部品質之作。
如果超越現有的美劇格局,站在更長的跨度來看,HBO的成功還有更深的意義:在老一代的公共網和有線臺美劇玩家中,唯有HBO還保持著持續打造爆款的能力,而其它曾經的同行者或者老去,或者掉隊,變成了被后浪拍到沙灘上的前浪。
但HBO為什么是HBO?有個小故事或許能說明問題:《我的天才少女》主創原本打算將劇集打造成英文版,但HBO建議拍成意大利語版,原因只有一個:這樣更真實。
這么說并不是貶低其它的有線臺,例如這一年打造出卷福奉獻了精分演技的《梅爾羅斯》的showtime,或者為《美國諜夢》完美收尾的FX,又或者創造出年度驚喜之作的BBC America ,這些有線臺盡管面臨著收視和觀眾流失的集體困境,并整體減少了原創劇開發的數量,但依然保持著各自的特色和生命力,如果沒有它們,美劇遠不會如此豐富多元。
但從整體上說,有線臺取代公共網成為美劇鐵王座爭奪者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除了HBO依然保持著強大的競爭力,其它有線臺實際上已經全部退出了這場王者之爭。
這場歷久彌新的權力的游戲,開始屬于那些新玩家們。
Netflix盛世藏隱患
DC Universe破局,Facebook Watch、YouTube開始表演
Netflix當然依然是這場游戲的頭號玩家,但就和《權力的游戲》中已經率領大軍渡過狹海,開始爭奪最后鐵王座的龍女一樣,這家流媒體巨頭在徹底改變美劇游戲規則和權力格局的同時,也開始遭遇戰線拉長、投資過大、爆款開發不利的種種問題。
根據Netflix自己公布的數據,過去一年最受歡迎的原創劇恐怕出乎許多人的意料,它們分別是:《我的街區》、《制造殺人犯第二季》、《十三個原因 第二季》,英劇《貼身保鏢》位列第五,同時也是觀眾平均觀看時長最高的劇集,而《鬼入侵》名列第七。
最糟糕的是,Netflix2018年那些燒錢最多的科幻劇,例如《副本》、《迷失太空》卻一部都沒出現在熱門名單上。
按照Netflix年初的計劃,2018年要投資80億美元用于生產原創內容,2019年在內容方面的投入將達到119億美元,2020年更是將高達145億美元,其中的大頭依然是美劇。
但即使Netflix的大數據也無法保證每部劇都能炸響,更大的危機是隨著漫威、DC以及更多自建平臺的崛起,迪士尼等玩家正在撤下Netflix上所有內容,這意味著Netflix只有生產出更多的原創劇,尤其是爆款,才能留住用戶,但這顯然是一場艱難的戰爭。
因為對手正越來越強。
CBS的流媒體頻道CBS All Access就在2018年完成了快速崛起,比起日益老邁的CBS,CBS All Access顯然更大膽,也更善于創造爆款。由他們打造的《傲骨之戰》的第二季不僅口碑反超第一季,更成為新一代流媒體劇王式的存在。
另一個正在崛起的強勁對手則是DC Universe。這個DC漫畫流媒體平臺2018年推出的《泰坦》好評如潮之后, 2019還將帶來四部全新的自制劇,分別是《逐星女》《末日巡邏隊》《沼澤怪物》以及《哈莉奎茵》。
這些新的流媒體平臺會動搖Netflix的霸權嗎?至少短時期內還不可能。但有人會。
如果說在這部流媒體進軍美劇的上半場有一個主角的話,那他只能是Netflix,客觀地說,Netflix創造了流媒體美劇爆款的生產模式 ,并在它掌控的時間里主導了整場變革的節奏。
但現在闖入者正在面臨新的闖入者的挑戰。
這里說的不是亞馬遜和Hulu。從2018年的成績單來看,亞馬遜打造出《歸途》,接手了高口碑科幻劇《浩瀚蒼穹》,可是《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第二季口碑下跌,老白開發的《菲利普·狄克的電子夢》等大投資科幻劇效果一般,寄予全年最大期望的《羅曼諾夫后裔》更是口碑收視雙遇冷,這肯定不算亞馬遜最好的一年。
Hulu在美國的訂閱人數達到了2000萬,其中當然有《使女的故事》的功勞,就像TDG高級顧問Brad Schlachter 所說的,“不是所有的自制劇集都能受到觀眾追捧。但一旦達到這個效果,將能改變整個公司的命運。我們只需看看《使女的故事》為Hulu帶來了什么,《紙牌屋》又為Netflix帶來了什么。”
問題是Hulu現在手上的好牌依然只有《使女的故事》,漫威劇《離家童盟》等通通表現一般。而在這場群雄逐鹿中,沒有王牌是萬萬不行的,但只有一張王牌同樣無法在牌桌上贏到最后。
相比之下,Facebook Watch和YouTube目前手上還沒有真正的好牌,但他們今年也分別推出了《選美皇后》、《起源號》等多部原創劇集,至少在目前,這些每年原創投入10億美元量級的選手,離Netflix尚遠。
那到底誰會是Netflix牌桌上真正的對手?
這個對手實際上在2018年并未出場,但它的對手已經嚴陣以待——迪士尼流媒體頻道“Disney+”。
正如eMarketer的分析師保羅·維爾納指出:“如果說哪家公司能夠趕上Netflix,那肯定是迪士尼,而不是亞馬遜。”
Netflix首席執行官里德·哈斯廷斯對這場挑戰的回應是:“我們不會那么關注其他人,因為似乎沒有人會對我們產生那么大的影響。能夠影響我們的,是我們能否創造出世界上最好的內容。”
但當移動端、社交平臺討論+新觀看方式以及資本人才進入改變了美劇的游戲規則,即使是Netflix也必須直面這場世代交替的挑戰,沒人能確定,Netflix會是改朝換代的那個,還是被改朝換代的那個。
美劇紅黑榜之黑榜
科幻劇超英劇總體平淡、明星+IP也不走運
如果對照一下年初的重點劇集預測和年末的最佳劇集,又會得到一個不同的視角:多數憑借投資、主創名氣、演員陣容而頗受關注的劇集并沒有笑到最后,反倒是《我的天才少女》、《嗜血嬌娃》,甚至《鬼入侵》這樣并不被特別看好的劇集,成為了年度驚喜。
這又與前文描述的美劇地殼變動不謀而合:江湖動蕩,亂世出梟雄。
總的來說,這絕對不算是科幻劇的好年景。所有的大投資原創科幻劇都某種程度地失敗了。
《副本》可以視作這一年科幻劇敗北的典型代表,Netflix為這部改編自理查德·K·摩根同名小說著作,描繪300年后未來世界人類實現“魂穿”夢想的科幻劇投入超過1.5億美元,還在超級碗中投放廣告,原本劇集被視作Netflix今年的最強 MVP。
但最終這部無論是未來與復古并存的世界,還是大尺度感官刺激都足夠精良的劇集,卻止步于暴力與性感的視覺呈現以及如夢似真的賽博朋克世界,卻在劇情設置,人物塑造和主題呈現上乏善可陳,劇集后段甚至出現了大段狗血劇情。這一切最終令劇集迅速從年度種子變成了表現還算可以的普通劇集。同樣的錯誤Netflix在翻拍自1965-68年的經典科幻劇《迷失太空》中又犯了一遍。
亞馬遜的科幻劇則走上了另一個極端,《菲利普·狄克的電子夢》在硬科幻表現上幾乎毫無瑕疵,但事實證明一部能夠滿足死忠科幻迷的劇集并不能滿足所有普通觀眾,結果就是劇集最終淪為一部小眾的高口碑科幻劇,卻無法贏得更大范圍的成功。
盡管老牌科幻劇《西部世界》、《使女的故事》第二季依然保持了高口碑,但整整一年里并沒有出現一部令人眼前一亮的科幻爆款。最終我們在一個科幻劇數量的大年里,迎來了一個科幻劇質量的小年。
超英劇同樣表現一般。
事實上,直到年末DC Universe推出的《泰坦》之前,今年所有的超英劇都在重彈老調。CW的DC超級英雄們又聯動了一次,FOX的《天賦異稟》雷聲大雨點小,亞馬遜的《離家童盟》連雷聲都聽不到,至于Netflix的《盧克·凱奇》和《鐵拳》第二季盡管有所提升,但卻因為劇集表現之外的原因到了落幕時分。
好在打造過《綠箭俠》、《閃電俠》的格里格·伯蘭蒂再次證明了自己依然是最能玩轉DC劇的人,這部充滿黑暗氣質、又酷又燃的劇集,最終為超級英雄劇開辟了另一條道路。
明星云集的大投資劇集也不再是收視和口碑的保證。
7000萬投資的《羅曼諾夫后裔》請到了《廣告狂人》的主創馬修·維納執筆,又網羅了伊莎貝爾·于佩爾、阿曼達·皮特等一眾名星;和《金錢世界》同一題材的《信任》找到了奧斯卡獲獎導演Danny Boyle執導,主演則有唐納德·薩瑟蘭、奧斯卡影后希拉里·斯萬克、《木乃伊》系列男星布蘭登·費舍等,然而收獲的口碑收視都實在一般。
當然不是所有大明星出演的劇集都失敗了,比如卷福出演的《梅爾羅斯》就贏得了不俗的口碑,但這些劇集依然很難說是2018年最好的劇集,總的來說就是:在美劇的世界里,明星并不是那么好使。
同樣不好使的還有IP劇。
去年的幾部經典重啟劇取得了有限的成功,于是今年的《墨菲.布朗》、《夏威夷神探》、《圣女魔咒》等重啟劇紛紛粉墨登場,但事實證明觀眾已經不再輕易為情懷買單了。
老劇重啟不靈,文學改編運氣也一般。改編自普利策文學獎著作,集合了《新聞編輯室》主演等強陣容的《巨塔殺機》收視口碑未如預期,證明原著大熱,劇集未必行。
至于《杰克萊恩》收視口碑尚可,但依然未達預期,證明有同名電影的改編劇集也不一定好使。
《吸血鬼日記》落幕了,CW臺的吸血鬼衍生劇《吸血鬼后裔》上線,但收視連今年全面下跌的《邪惡力量》十四季都拼不過,所以衍生劇也不是收視靈藥。
IP劇都不靈,蹭IP的劇集更不容易成功,《我們這一天》去年感動了全美,今年一堆公共網的“溫情+家庭+勵志”劇紛紛出爐,結果又紛紛收視撲街,這件事真是一點都不奇怪,即使是口碑保持了第一季水準的《我們的一天》第二季自己都遭遇了收視腰斬,更何況是舶來品,美劇觀眾的喜好就像天上的云彩,問題是哪一塊云彩才下雨?
美劇紅黑榜之紅榜
《嗜血嬌娃》等冷門大熱,英劇“入侵”美劇?
看起來今年流行的是“合拍劇”。
“合拍劇”當然要加引號,因為這些劇集從出品看都是美劇,但事實上全身上下都是他國劇集的基因。
例如今年憑借少有的 “雙女主”搭配外加短小精悍緊湊劇情異軍突起的《嗜血嬌娃》,出品方是出自BBC的BBC America ,而事實上該劇雙女主之間那種相愛相殺的氣息,無法不讓人聯想起英劇精髓。
而另一部HBO的年度驚喜《我的天才女友》則啟用了全套意大利陣容,實際上是一部美意合拍。
這些混血劇集一開始都并非年度大熱的候選,卻憑借社交媒體的口碑發酵成為年度大熱,應該將其歸功于國際合作嗎?
英美劇的態勢的確正在發生一個有趣的變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由于英劇投資的加大,許多英劇都有美國電視臺或者流媒體的投資,這甚至制造出一種標準上的混亂,類似卷福出演、同時在美國showtime電視臺和英國Sky 1播出的《梅爾羅斯》,同時在英國BBC和美國AMC電視臺播出的《女鼓手》,甚至標榜著“Amazon原創”的為休格蘭特贏得金球獎最佳男主提名的《英式丑聞》,到底算英劇還是美劇呢?
事實就是,英劇需要美國的資金,美劇需要英劇的制作、創意和不同的視角,英劇、美劇或許會越來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些有著創意、作品深度、新穎視角的英美劇集或許也會成為新的佼佼者。
但這就是答案的全部嗎?
先別急著下結論,再看看另一部年度驚喜——《鬼入侵》,打造這部Netflix恐怖劇的導演邁克·弗拉納根此前一直在好萊塢恐怖片界耕耘,根據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閃靈》續集《睡眠醫師》正是由他導演,當這位好萊塢恐怖片當紅炸子雞和Netflix聯手,打造出的就是《鬼入侵》這樣集合家庭溫情+恐怖類型、好萊塢特效和多線索敘事的前所未見的恐怖劇,而事實證明劇集不僅流量進入Netflix原創劇年度前十,更成為了口碑爆款。
當國際合作或者跨界美劇成為美劇新爆款神劇發動機,現象背后的本質是美劇成功法則的嬗變:當大投資、大明星、大IP游戲法則下的劇集成為明日黃花,只有有著獨特創意、新穎視角、能讓觀眾哇一聲叫出來的劇集,才能成為明日之星。整個2018年美劇的成敗邏輯,或許都來源于此。
“電影咖”的順流逆流
《瘋子》、《利器》火熱,有些卻失敗了
這一年還有一群闖入美劇世界的大牌們經歷了各自的順流逆流:奧斯卡影帝影后們。
電影咖進軍美劇界并不是什么新鮮事,2014年HBO的《真探》中就有奧斯卡影帝馬修·麥康納出演,另一位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的出演曾為《西部世界》增色不少。
但2017年妮可·基德曼憑借HBO的《大小謊言》拿下了頒獎季一籮筐的視后,重新站上事業高峰,才真正推動了更多好萊塢一線大牌集中涌向小熒幕。
這場電影咖進軍電視圈的浪潮在2018年留下的痕跡是:艾米 亞當斯加盟了HBO的《利器》,詹妮弗·加納則出演了另一部《露營》、茱莉亞·羅伯茨出演了亞馬遜的《歸途》、艾瑪·斯通演了Netflix的《瘋子》、金·凱瑞演出了showtime的《開玩笑》,邁克爾·道格拉斯參演了Netflix的《柯明斯基理論》,凱瑟琳·澤塔-瓊斯出演了Facebook的《選美皇后》。
但并非每個人都能復制妮可基德曼式的成功。
總的來說,這一年成績最出色和最糟糕的電影咖都在HBO,艾米 亞當斯的表演叫好聲一片,更重要的是這是一部圍繞女主展開的劇集,她說不演,HBO索性把劇集取消。而詹妮弗·加納回歸小熒幕的《露營》則意外成為了今年HBO最大敗筆之一。
還有幾位則是毀譽參半:金·凱瑞在showtime《開玩笑》中的表演十分精彩,但劇集卻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茱莉亞·羅伯茨的演技受到好評,但顏值被吐槽地厲害;艾瑪·斯通在《瘋子》里完成了一場變裝秀,可是演技發揮空間有限,甚至被瘦身成功的喬納·希爾搶了鏡,凱瑟琳·澤塔-瓊斯在《選美皇后》中顏值回春,可是劇集水花有限。
從未有一年有這么多的影帝后出現在美劇中,但電影咖今年的整體成績單卻比不上去年,這是為什么?
首先是相較于之前電影明星加盟電視劇所引起的轟動,今年觀眾更加冷靜了,但更關鍵的原因是,不是每部電影咖加盟的美劇都是《大小謊言》。幾位電影咖的表演都沒讓人失望,可是劇集不是過于劍走偏鋒以至曲高和寡,比如《歸途》,就是像《瘋子》一樣離熱門劇依然差一步之遙。
從趨勢上看,這場大牌明星加盟美劇的潮流會在2019年繼續席卷美劇,梅姨在《大小謊言》第二季中與妮可·基德曼的演技對決已經吸引了觀眾眾多期待,安妮·海瑟薇和艾美獎視后蒂娜·菲則會出現在亞馬遜群星薈萃的愛情浪漫喜劇《現代愛情》中。
隨著流媒體大筆的資金涌入電視圈,潮流不會停止,但電影明星帶來的溢出效應卻會逐漸減弱,順流正在變成逆流。
但總的來說,大量電影明星的涌入,同樣構成了美劇2018年改朝換代圖景的一部分——電視明星已經很難成為電視圈的絕對王牌了,誰敢在梅姨這樣的巨星面前稱大牌?
逝者與終章
《生活大爆炸》即將完結,《超膽俠》被強制終結
任何一年都是告別的年份,2018也不例外。
1月30日,《歡樂合唱團》中那個梳著莫西干頭、青春洋溢的馬克·沙林自殺身亡。
6月8日,那個帶著人們全世界品嘗美食的安東尼·伯登也離開了人世。
在這一年與觀眾完成最后告別的,還有那些精彩的劇集。
Netflix的《紙牌屋》在這一年播出了沒有木下總統的終結季,結局卻被北美評論界吐槽了。FX的《美國諜夢》卻在最后一季終于收獲了應有的榮譽,盡管故事的結局悲傷,但劇集卻成為這一年各大獎項的熱門選手。
相比之下,曾經火遍全美,就連女主造型也成為潮流風向標的《丑聞》卻無聲無息地結束了第七季,事實證明所有珊達大媽后來的狗血劇不管曾經多熱門,都沒能熬過老而彌堅的《實習醫生格蕾》。
也是在這一年,NBC的《穿越時間線》、Netflix的《超感獵殺》都以特別集的方式與觀眾完成了最后的告別。
但這場盛大的告別真正的高潮不是2018,而是2019。
正在播出的《生活大爆炸》即將在明年5月完成終章,在此之前謝耳朵還有機會改寫18座艾美獎的紀錄。4月《權力的游戲》也將迎來最終季。《國土安全》、《副總統》也將在明年終結。
沒人知道誰能替代這些偉大的劇集,就算有也可能被一些劇集之外的因素打斷。
比如迪士尼和Netflix競爭犧牲品的《超膽俠》。
這絕對稱得上美劇史上最令人莫名其妙的慘案之一。盡管劇集的收視在大幅度下滑,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何況劇集的IMDb評分依然高達8.6分,足以干掉大多數Netflix劇。可迪士尼和漫威的爭奪戰搞得觀眾連怪誰都不知道,一開始許多人將賬算在迪士尼頭上,可隨著劇集演員埃米·拉特貝格等人的發聲,人們開始相信“漫威的高層”根本不清楚的情況下,有可能是Netflix單方面做出的決定。但劇集到底為什么被取消,依然是一場羅生門。
說起《羅生門》,這部斯皮爾伯格偶像黑澤明的電影終于要在明年被老斯改編成劇集了,美劇永遠都不缺乏激動人心的故事。
據The Diffusion Group測算,到2022年,Netflix、Hulu和亞馬遜在自制內容上的投資都將達到100億美元。迪士尼和華納媒體將在2019年推出流媒體服務,蘋果的劇集也要推出了。美劇對原創內容和創作人才的競爭正在走向白熱化。
但繁榮中又帶著隱憂,優質劇集確實增多了,但《權力的游戲》《生活大爆炸》這樣的爆款劇還沒出現。公共網和有線臺陷入苦戰,流媒體看似高歌猛進,但拉長戰線之后品控未必跟得上進軍的步伐,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第一部獲得最佳喜劇的流媒體劇集《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第二季口碑明顯出現了下滑。更大的隱憂是這場美劇格局調整甚至引發了《超膽俠》這種優質劇集的提前夭折。
當美劇的鍍金時代到來,所有人都在追逐下一個爆款,但繁榮與危機并存,盛世埋著危險的種子:這是一個流媒體等資本催生下突然到來的美劇盛世,流媒體新王朝取代舊王朝,更多好萊塢大明星和一流創作人紛紛闖入,是提升了美劇的創作力,但優質內容依然是行業的稀缺品,如果大筆金錢和大明星帶來的只是華而不實的劇集,那么這個盛世最終會令人失望。
錢少也不一定做不出好的劇集。
2004年,WB電視臺決定開發一部中小成本的奇幻劇集,劇集的內容是兩兄弟降妖伏魔,劇集被預訂一個主要原因是成本低,因為劇組選擇了在加拿大溫哥華拍攝。
一個叫杰弗里·迪恩·摩根的演員出演了兩兄弟父親的角色,然后很快領便當消失。12年后這位演員在另一部大名鼎鼎的熱門劇中出演了一個整天提著棒球棒的邪惡反派,這個角色叫尼根,這部劇集叫《行尸走肉》。
而他十多年前出演的這部劇集叫《邪惡力量》。
在播出《邪惡力量》一年之后,WB電視臺和UPN合并,成為了今天的CW電視臺,而這部開臺前被當成舊包袱接過來的劇,至少可以堅持到2019年,在14年之后,該劇IMDb評分依然保持在8.2分,和HBO的《利器》持平。
只有在浩蕩的時間流逝后,我們才能意識到當初那些故事意味著什么。
當美劇改朝換代,很多劇集和人物的命運發生了轉折,一部劇的成敗不足以說明一切,但連起來的浪花卻構成了潮流。
就像12月28日在Netflix上線的長達312分鐘的黑鏡特別版《黑鏡:潘達斯奈基》,超長時長的原因是劇集把大結局交給了觀眾選擇。
美劇的故事也在朝代更迭中變得更具流動性、更加不可預測,但有些東西是能夠確定的,例如溫家兄弟依然在降妖伏魔,播出超300集的《犯罪心理》依然每集說出一句名句——只要這個世界依然需要好故事,美劇就依然會在繁榮與憂慮中上演新的偉大與平庸,而能夠決定故事結局的,永遠是觀眾。
那么,讓故事繼續。
責任編輯:孟然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