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結構性行情中開展投資布局?新浪財經《基金直播間》,邀請基金經理在線路演解讀市場。
來源:證券日報
張歆
三十而立。即將慶祝三十歲生日的A股市場,在不能重啟的2020年,意外遭遇了多種突發因素交織的“有生之年系列”,面臨的艱辛可想而知。所幸,A股市場憑借愈發成熟的自我調節保持堅定前行。
3月22日,國新辦舉行發布會,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示,在保持市場穩健運行的同時,我國資本市場的功能正常發揮,特別是在國務院金融委的統一指揮和協調下,春節后資本市場正常開市,堅定不移的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不做行政干預,市場自我調節功能得到了比較好的發揮,維護了整個金融市場的順暢運行,有力地推動了風險緩釋和投資者信心回升。
筆者認為,在自我調節中,A股的監管、上市公司、投資者等市場主體,正在共同講述一個成年人憑借勇氣、智慧和韌性應對挑戰的精彩故事。
首先,A股市場正常開市,用萬億元成交量對海外股市講述“我們不一樣”!
關于勇氣,A股市場或許有很多面可以展示,其中戰“疫”期間的成交量應該是最直接的維度。2月3日恢復開市,A股雖然恐慌性下跌,但此后至今的35個交易日中有13個交易日實現了成交額破萬億元,另有1個交易日成交額超過了“千足金的四個9”。而同期,美股已經遭遇了“有生之年系列”的“10天4次熔斷”,海外多個市場共同經歷數個過山車行情,恐慌情緒的“傳染烈性”明顯。
筆者認為,A股市場面對海外市場恐慌情緒、保持交投活躍的背后,是1.6億戶投資者的信心合力,是內資機構投資者的堅定增持,也是外資機構的真心認同。
其次,無論是戰“疫”舉措還是日常監管,A股市場繼續講述政策維度的“我們不一樣”。
筆者注意到,A股市場政策的“先手棋”確實維度豐富。一方面,已經持續較長時間的政策布局目前正處于效力發揮期:降杠桿幫助中國經濟緩釋風險,當前股票市場的杠桿資金總量與2015年高峰時相比已經下降了80%,高比例質押上市公司數量較高峰時期已經下降了1/3;深化改革夯實了資本市場韌性,提高了資產質量和信息透明度;IPO常態化保障了企業的資金流動性……
另一方面,新證券法實施以及戰“疫”期間接力推出的改革和支持舉措,提高了政策的針對性,在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切合實際的提高了政策精度和服務效率。
這些政策紅利源自于我國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前瞻布局,也來自于A股特色的“有溫度監管”,以及政府部門的聯動能力,確實與海外市場有諸多維度的不一樣。
第三,上市公司用復工復產的行動力講述“我們不一樣”!
面對疫情影響,中國經濟無疑擁有一批“最可愛”的上市公司。據李超介紹,從調研情況看,目前上市公司復工率已經超過了98%,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其中。中小企業情況也比較樂觀,員工返崗的數量超過了80%。
上市公司是中國經濟的“成分指數”,實體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相當于同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近四成。由此可見,上市公司復工復產對于穩就業、穩金融、穩投資的直接作用,以及對于穩外貿、穩外資、穩預期所能發揮的間接作用。
在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內,實現98%的復工率,上市公司可以說完成了一項“A股奇跡”。憑借如此高的行動力,我們自然有底氣再說一遍“我們不一樣”!
當然,中國經濟、A股市場、上市公司如今依然面對很多困難,困難既來自于我們自身調結構的陣痛,也有外部的壓力,但是筆者認為,正是因為眾多的“我們不一樣”,我們不會害怕跌倒,不曾拒絕前行,不愿辜負信任。筆者期待,直面并戰勝困難,是A股市場最堅定的選擇,而這需要每一個人的持久支持。支持A股,市場主體的每一票都算數!
責任編輯:常福強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