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震蕩,需要注意什么?跨年行情,應該如何布局?【立即開戶,領取福利】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歷史性時刻!首批四大科創50ETF周一上市,投資新時代來了
首批四只科創50ETF周一上市
科創板投資迎來新時代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引發千億資金追捧的首批上證科創板50ETF又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11月16日,華夏、易方達、華泰柏瑞和工銀瑞信基金旗下科創板50ETF將正式在上交所上市,這意味著,不僅場內交易迎來全新品種,也意味著科創板投資正式指數化投資新時代。
業內人士紛紛指出,首批科創板ETF上市,為投資者提供了分享科創成果的便利工具,同時也源源不斷地為科創板引入長期資金,助力優秀的科創企業實現更好發展,將形成良性循環。
科創板投資指數化
開啟“場內新時代”
正因為產品標的上稀缺性,科創50ETF發行時就吸引了千億級資金的追捧。隨著首批科創50ETF的上市,將為證券市場投資者提供配置科創板更為便捷、低門檻的通道,有望在規模和業績兩方面成為一個“重磅級”ETF。
“可以說,首批科創50ETF的上市,讓科創板投資進入了指數化布局時代。”據一位參與了科創板50ETF認購的業內人士表示,這給場內交易帶來新品種,不需要額外開通科創板投資權限,交易像股票買賣一樣便捷,資金門檻一手100份起(約幾百元),是投資科創板的優選工具產品。
“科創板ETF的主要優勢就在于所投資的市場不同。證監會、上交所對于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所屬行業做出了非常明確的白名單要求,因此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基本都是屬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硬科技’企業,未來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也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華泰柏瑞指數投資部總監、華泰柏瑞科創板ETF基金經理柳軍就直言,相比投向主板的科技ETF,科創板ETF具備更高的投資價值。
此外,柳軍表示,與普通指數每半年一次成份股調整不同,科創50指數每個季度就進行一次成份股調整,迭代更快,指數代表性更強。鑒于科創板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企業的盈利確定性相對較低,但未來潛在成長性也更強,從風險收益特征來講會略高于主板科技企業。
華夏科創50ETF基金經理榮膺也表示,科創50ETF是目前市場當中最純粹的投資科創板指數基金之一。自科創板開板以來,IPO融資規模超過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三個板塊之和,成為A股市場科技類企業融資的重要場所。科創板重要性和關注度愈加提升,利好科創板投資的市場情緒。
榮膺進一步表示,科創板首開了多項先河,包括允許沒有盈利的、同股不同權、特殊架構的等公司上市,上市標準更加包容,也給投資人提供了更加多樣性的投資機會。未來隨著中概股回歸以及國內獨角獸公司上市,科創板有望成為首選場所,這些都將提升整個科創板的投資吸引力。
“科創ETF更加聚焦在代表中國科技周期未來發展方向的科技創新領域,與主板的科技類品種在定位上還是有所區別的。在風險收益特征方面,由于交易制度上科創板采用20%的漲跌幅,以及所屬行業主要在高科技類的成長行業上,因此波動性是要相對高一些的。”工銀瑞信指數投資中心投資部副總監、工銀科創ETF基金經理趙栩也談及科創50ETF的特色。
科技興國帶來時代機遇
短期調整不改長期趨勢
“科技興國”是近兩年投資的主旋律,市場也普遍認為以科創板為代表的科技領域具備中長期投資機遇。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科創板50指數年內漲幅達43.69%,表現遠超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等主流指數漲幅。
榮膺表示,科創板反映了我國未來高新技術的發展方向,有望成為中國版的 “納斯達克”。科創50指數像納斯達克100指數一樣,是板塊代表性指數,匯聚了科創板科技核心企業。未來,隨著科創板上市公司的不斷增加,科創50指數成分股也會隨之新陳代謝,有望更具含金量。
“隨著科創板的各類定價模式的快速成熟,機構資金對科創板上市公司關注度明顯提升。對于科技創新公司的發展,資金對其波動容忍度較高,同時逐漸調整了定價模式,從傳統利潤為核心的估值模式,逐漸升級為多樣化的定價方法:例如互聯網平臺按照客戶數估值,創新藥的管線估值法;即使同個產業發展,也根據不同周期,不同商業模式使用不同的估值法:例如云計算行業中,IaaS模式更多采用EV/EBITDA,PB指標,SaaS模式更多采用P/S指標。”易方達指數投資部基金經理成曦表示,從長期來看,科技股的核心價值還是在于賽道選擇、核心技術或商業模式的稀缺性。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自2019年三季度開始,科技股一騎絕塵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不過,因漲勢過快讓市場紛紛憂心高估值問題,在今年三季度之后科技股出現一些調整。不過,對此不少基金經理肯定,科技領域中長期機遇非常明確,短期調整不改中長期機遇。
柳軍就表示,國家監管機構在近期陸續起草、出臺《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調查指南(征求意見稿)》等一系列監管規則,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一方面,歐洲、美國都在研究對谷歌、蘋果、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開展反壟斷調查,說明科技行業本身具有“贏者通吃”的傾向,相比傳統行業更容易形成壟斷,而壟斷就會造成競爭缺失,消費者的利益就很難得到有效的保護,中小型科技公司的科研積極性也會受到打壓,長期來看是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和科技的持續進步的,所以做出相應的監管是非常有必要的;另一方面,近期資本市場已經由于美國大選、海外疫情加劇等不確定性因素處于相對低位,既然這些監管規則必然要出臺,那么在此時釋放出這些利空消息,市場受到的沖擊相對更小,之后的牛市也會更趨向于“慢牛”,避免了市場的暴漲暴跌,為資本市場投資者創造更為有利的投資環境。
柳軍進一步表示,這4只ETF是當前市場上少有的專注投資于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的ETF產品,投資者無論是采取短期波段交易、風格輪動、長期持有分享科創領域紅利、還是將其作為一類細分資產進行資產配置等策略,科創板ETF持倉透明、風格清晰、流動性強的特點都決定了它是非常合適的投資工具,它的價值也必將進入更多投資者的視野。
科創50ETF未來或躋身寬基龍頭產品
投資時機獲看好
中國基金報記者 陸慧婧
跟蹤科創 50 指數的首批科創板 50ETF11月16日迎來產品上市“首秀”,這意味著,科創板正式進入指數投資的“新時代”。
作為跟蹤科創板整體走勢的首批寬基ETF,科創50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證券組成,呈現出硬科技特色,一級行業分布包括計算機、電子、醫藥生物等,行業集中度較高,是中國未來高新技術的集中體現。
多位基金公司人士認為,4只科創50ETF上市交易后有望吸引更多資金,并逐漸成長為頭部寬基指數。
有望成長為龍頭寬基ETF產品
得寬基者得天下,一直是ETF市場不變的定律,無論是海外還是國內ETF市場,寬基ETF歷來是基金公司在ETF市場上的必爭之地,頭部產品也被具有先發優勢的寬基ETF牢牢占據。
截止11月15日,A股市場上市的273只股票ETF中,華夏上證5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南方中證500ETF分別占據規模前三,規模排名前十的ETF里共有6只寬基ETF,其中,跟蹤滬深300指數的就有3只之多。
據一位基金公司ETF基金經理介紹,所謂寬基指數,是指成分股覆蓋范圍廣,包含行業種類多的指數,相關ETF也因市場容量大、對于A股市場整體代表性強,是國內機構投資者及海外投資者布局中國資本市場首選的指數產品。在業內人士看來,首批上市的科創50ETF也有望搶占科創板指數投資的“制高點”,成為ETF市場新一批龍頭寬基ETF產品。
華泰柏瑞科創板ETF基金經理柳軍表示,從4只產品發行的情況來看,投資者認購科創板ETF的熱情是很高的,最后也采取了比例配售的方式,很多投資者未能完全確認其認購的份額。此外,經過發行前大量的投資者教育和路演活動,很多投資者都認識到了投資于科技創新的重要性,科創板ETF也降低了投資者參與科創板的門檻,因此他認為首批科創50ETF上市后還將吸引一部分投資者買入,未來也一定會成為頭部寬基ETF產品。
“目前,整個市場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的熱度較高,而這些也正是科創板50ETF的主要組成部分,所以預期對應產品上市后,仍會吸引資金參與。隨著科創板標的增多,更多行業龍頭公司的納入,科創板50指數的含金量將會進一步提升。”易方達指數投資部基金經理成曦也認為,科創50ETF上市之后,規模有望進一步增長。
在工銀科創ETF基金經理趙栩看來,科創ETF能夠引起市場的關注并吸引較多資金參與主要還是此前投資于科創板受到門檻等因素的制約,而此前有效參與科創板投資的指數產品一直空缺,因此未來科創ETF上市后有望吸引更多資金參與,并在市場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也有望成為重要的寬基產品。
華夏科創50ETF基金經理榮膺也表達了對科創50ETF的發展愿景。“科創50ETF作為投資標的,目前具有一些稀缺性,其工具屬性也很強。我們覺得它是有希望成長為頭部寬基產品的。”
兼顧行業成長性、景氣度看待指數高估值
Wind數據顯示,截止最新收盤日(11月13日),科創50指數最新市盈率為83.39,僅低于創業板綜指及創業板50指數,上述兩個指數的最新市盈率超過百倍;科創50最新動態市盈率(TTM)達到76.21,在主流寬基指數中僅次于創業板綜指,遠高于上證50、滬深300等其他寬基指數,不少投資者對科創50指數較高的估值水平無所適從,對于是否布局也產生顧慮。
對此,榮膺表示,對于科技股而言,不能簡單地用PE來判斷當前估值,對于萌芽期、成長期、穩定成熟期的企業,應該采用不同的估值指標,有針對性地去看PS、PEG、DCF等指標,采取科學的估值體系,才能發掘找到板塊的投資價值。
在她看來,當前科創板整體估值剔除極值和負值后,平均市盈率為86倍,科創50指數市盈率估值為76倍,科創50指數估值比科創板整體要低,估值較合理。
“對于科創板而言,短期估值高低并非核心矛盾,未來中長期的成長性、賽道、空間才是關鍵,很多科技企業具有非線性成長、處于加速上升周期通道的特征,估值隨著盈利的爆發往往能迅速消化。估值只是參考指標之一,更需要兼顧行業成長性、景氣度等等全面來看。”榮膺稱。
柳軍也認為,過往投資者在評價科創板估值的時候,往往習慣于套用傳統行業成熟公司的估值方法,即采用市盈率、市凈率等指標來評價,但實際上這些指標對于科創板上市公司是幾乎不適用的。“傳統及成熟的行業整體成長空間很有限,競爭格局也比較固定,一家上市公司想要獲得超預期的盈利增長,要么就是采用一些營銷策略搶占市場份額,要么就是內部挖潛,降低運營成本,即使有所增長幅度也不會太高,而且基本都是線性的增長。而在高新技術行業中,企業首先要將較大比例的收入投入到研發活動當中,其中財務上費用化的部分就會影響企業當期利潤,但是這部分投入是企業未來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的關鍵,業績取得指數級別增長的基礎。市場往往對于這部分成長性會給予一定的預期,也就體現為市盈率相對較高。”
成曦則談到,科創板估值高通常是指PE高,而PE是一個圍繞利潤的概念。而科創板上市公司的估值漸漸不再以利潤為核心,更多與公司發展路徑相關的指標有關,例如互聯網平臺的客戶數量等。他建議,投資者以長期投資,如定投的方式參與科創50ETF投資,既能夠利用科創主題的高波動,又可以享受科創長期發展的紅利。
“科創板聚焦在科技創新領域,是A股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中國經濟轉型方向,科技周期是未來A股市場中長期的重要發展領域,因此,科創板對于投資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投資及配置意義。”趙栩表示,“科創板的上市規則與海外發達市場較為接近,實際上為更多中概股能夠回歸A股市場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同時也是最適合的平臺。科創板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服務實體經濟和為科創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方面碩果累累,這將極大的吸引并推動科創類的中概股實現A股的回歸。”
“從0到1500億”
大科技ETF成市場重要“生力軍”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樹超
伴隨著四大科創50ETF鳴鑼上市,全市場大科技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規模將突破1500億元,在股票ETF市場占比22%,成為近一年半以來市場最重要的“生力軍”。不過,在這場科技盛宴中,個人投資者為最大買家,多位投資人士認為個人占比較高有利于產品保持活躍度和流動性,并在中長期吸引機構資金配置。
大科技ETF規模站上1500億
成市場“生力軍”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已經上市交易的28只大科技ETF總規模為1294.14億元,加上四大科創50ETF即將上市的210多億凈值規模,大科技ETF總規模將達到1504.77元,在股票ETF市場占比達到22.36%。
其中,華夏基金旗下半導體芯片ETF、5GETF兩只基金規模都超200億元,國泰基金旗下芯片ETF規模為155.73億元,國聯安半導體ETF、華寶科技龍頭ETF兩只基金規模也逼近百億關口。總體看,目前40億元體量以上的大科技ETF數量達到14只,在股票ETF同期規模產品中數量占比約為36%。
而現在距離去年5月首只科技ETF成立,僅僅一年半時間,大科技ETF規模快速從0到1500億元,崛起為股票ETF市場最重要的“生力軍”。
“以5G建設帶來的科技板塊的高景氣度周期,科創板開板帶來的高新技術和戰略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賺錢效應,是大科技ETF規模大擴容的重要因素。”北京一位大型公募科技股基金經理表示。
從基金投資收益看,借道大科技ETF,投資者也斬獲了科技賽道高成長帶來的貝塔收益。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上述已上市的28只產品今年以來平均漲幅29.31%,若從基金上市日起算,上市以來平均漲幅為38.44%。
其中,去年5月份成立的國泰芯片ETF、國聯安半導體ETF上市以來漲幅分別高達140.73%、112.93%,而國泰新能源汽車ETF、申萬菱信研發創新100ETF、華寶科技龍頭ETF等多只產品,上市以來漲幅也超過50%,除了今年下半年新上市的部分基金外,上述科技ETF都斬獲了正收益,顯現了不俗的賺錢效應。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賺錢效應的發酵,科技ETF上市后的交投活躍,基金規模也迎來大擴容。比如,華夏芯片ETF、華夏5GETF、國泰芯片ETF最新規模比發行規模增長都超過150億元,國泰芯片ETF增幅最大,從2.78億元增至155.73億元,規模增長了55倍;國聯安半導體ETF規模也增長30多倍,達到98.77億元,平安新能源汽車增幅13.26倍,當前規模比發行規模翻倍的基金數量多達11只。
“這些基金規模的擴張,既有基金凈值上漲帶來的規模擴容,也有投資者追捧帶來的規模增長。”北京上述大型公募科技股基金經理表示。
除了已經成立的大科技類ETF,目前排隊候批的產品也非常多,未來大科技基金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容。
從證監會官網公示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今年以來已經有32家基金管理人新申報的大科技ETF數量多達156只,目前有35只產品批而未發,尚有115只基金正在排隊候批,基金公司對科技賽道的布局熱情非常高漲。
個人投資者為最大買家
未來機構占比或提升
泛科技ETF的快速擴張,市場需求旺盛,與傳統寬基ETF機構持有人占比較高相比,泛科技50ETF個人投資者占比更高。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中報數據,上述大科技ETF的個人有份額平均占比為64.1%,是同期大盤寬基指數中個人的2倍左右。從發布上市公告的四大科創50ETF看,個人投資者持有份額的平均占比也高達92.65%,占比最高的為95%,同樣是個人投資者的天下。
“更多個人投資者關注,給上市后科創50ETF保持良好的流動性提供了基礎,再加上公司在流動性管理方面做了很多準備,可以給投資者提供更好的交易體驗和投資服務。”華夏科創50ETF基金經理榮膺表示,華夏科創50ETF首募獲得了近70萬戶認購,無論是在新發ETF還是存量ETF中,這個數字都是破紀錄的,這背后不僅僅折射了投資者對科創板發展的信心和投資熱情,也是多年ETF投資者教育工作的成果體現。
榮膺認為,從今年規模居前的科技類ETF中,可以看到個人投資者在這些產品中的占比逐漸提升,背后是大家對ETF這種投資工具的認識和使用都在提升,這背后呈現的是ETF這一類產品迎來了發展機遇。
華泰柏瑞指數投資部總監、華泰柏瑞科創板ETF基金經理柳軍也分析,科創板ETF個人投資者占比高的現象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科創板對個人投資者設置了較高的投資者適當性要求,很多個人投資者無法直接參與科創板個股交易,科創板ETF相當于是為不符合適當性要求的投資者新增了投資渠道;二是科創板相對主板而言彈性較大,較為受到個人投資者的青睞,而機構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出發,更多選擇主板ETF作為資產配置的核心工具。
“這個現象更多是機構和個人投資流程和風險收益不同的結果。”易方達指數投資部基金經理成曦也稱。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持有人結構有利于產品上市初期保持活躍度和流動性,但長期來看,機構投資者的占比有望逐步提升。
柳軍認為,由于參與ETF認購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很多機構更傾向于ETF完成建倉并上市后,綜合評估產品的流動性、跟蹤誤差等情況決定是否投資,因此上市后有投資意向的機構投資者可能會逐漸買入,長期來看機構投資者占比有望提高。
成曦也表示,長期來看,隨著機構對科創板的認識和科創板50指數的不斷優化,預計大概率機構持有人比例會有所提升。
工銀瑞信指數投資中心投資部副總監、工銀科創ETF基金經理趙栩也稱,科創ETF代表科技創新方向,與傳統寬基ETF還是有區別的,因此對于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而言,其具有較好的配置價值。長期來看,科創ETF的持有人結構會越來越改善,也會吸引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參與,成為投資和配置的工具。
表1:當前規模較大的大科技ETF產品一覽
(數據來源:wind 截止日:11月13日)
責任編輯:陳志杰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