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傾聽;您爆料,我報道!在這里,我們將回應你的訴求,正視你的無奈。新浪財經爆料線索征集啟動,歡迎廣大網友積極“傾訴與吐槽”!爆料聯系郵箱:finance_biz@sina.com
人民幣交易與研究 路聞卓立
慘,災難深重的2018年中國A股,終于在歲末因中國石化的踩雷,不幸瞬間石化!
不懂石化什么意思?告訴你吧,是指被某件很囧的事情徹底雷到了,驚訝到呆傻、不能行動,瞬間停止思維、大小便要失禁的地步。
此消息最早由路透社報出,消息稱,中國石化已經將旗下貿易事業聯合石化的兩名高管停職交易業務權限暫停,據消息人稱,可能是因為巨額交易虧損。
隨后,中石化用以下回復,側面證實了此消息的屬實。
中石化發言人回應此事稱,總經理陳波同志和黨委書記詹麒同志因工作原因停職,由副總經理陳崗同志主持行政工作。目前,聯合石化公司各項工作運行正常,公司正在評估具體情況。這個回應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媒體的報道。
受此消息影響,中石化股價一度暴跌至7%,并將大A股從紅盤拖入綠汪汪的深淵。更可怕的是,如果具體的損失額不盡快告之天下,僅目前的傳言將繼續打擊A股及港股市場。
要知道,美股此前一天才以歷史上的最大上漲--1000多點,創造了令人瞠目結舌的漲幅。
據新浪財經專訪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問題。但如果真的是交易失誤,那么金額上幾億美元肯定打不住,有可能會要超過中航油當年虧損的規模。
新浪財經微博發布的圖片信息顯示,陳波因為看多油價,在原油70元左右的時候買漲原油期貨,數量有3000-7000萬桶,虧了數十億美金。歷史上,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總經理陳久霖也曾這樣操作,但結果虧了5億美金,入獄12年。
陳波本人今年9月在新加坡召開的年度亞太石油會議(APPEC)上發言時表示,鑒于全球市場當前的供需態勢,原油價格在每桶60-80美元是正常的。
華爾街一樣翻船
看漲油價的人確實沒有想到今年油價會跌得這么慘,而且股市和油價的關聯性又開始增強。雖然隔夜油價追隨美股有所上漲,但是較歷史高點來看,還是攔腰斬。美國原油與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周累計跌幅均超過11%,創2016年1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記錄。
華爾街的數只對沖基金,也因做多石油今年損失巨大。BlackRock Inc.就表示,其發行的全球最大的跟蹤能源的的ETF,自本月開始出現大規模的拋售。其中上周的周三,單日的拋售規模近1億美元,不僅是本月最大的,也是過去一年平均每日均值的10倍。
該ETF并不孤單。今年以來,投資者已從所有在美國上市的能源ETF中贖回了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使2018年成為該行業有史以來第一年的資金外流。
中國的相關原油基金也是年末翻車,前三季度,中國9只原油QDII基金平均收益率還高達23.14%,成為今年前三季度最惹眼的基金品種。而截至上周五收盤,9只原油QDII基金今年平均收益率已經跌落至-18%左右。
高盛是高手
一美資投行交易員則表示,中石油是原油進口大戶,開多倉來對沖現金流的波動性應該是正常操作,在原油下跌這么多幾億美元的虧損應該和市場低價買原油省的錢一起考慮。
上述說法,在一篇公眾號中也有所提及:中石化這次傳說巨額虧損是在70美元看多原油導致的,可能是通過買入看漲期權來表達看漲石油的觀點,本來如果只做這個交易,損失僅限于期權費(一般是期權名義金額的幾個百分點)。但是一般而言,國企領導不愿意為買入期權支付期權費,因此投行就設計了一個同時賣出更低執行價格的看跌期權的策略,這樣用賣出看跌期權收到的期權費來支付買入看漲期權的期權費,做成零成本,美其名曰zero collar。
這個策略已經流行了很多年,而且主要是推銷給國企,由于表面上是零成本,所以一般也容易過投決會。N年前,中航油的陳九霖似乎也是用的同樣的策略。
這個策略會導致風險大量暴露在賣出看跌期權那一條腿上。因為如果執行價格過低,過于價外,就會導致收取的期權費太低,從而不足以支付買入看漲期權的費用,所以賣出看跌期權的執行價還不能太低,那么一旦價格向反方向變動,就會在那一邊造成大幅損失。這次傳說為中石化推薦這個zero collar 看漲油價策略的又是高盛(以前坑中航油的似乎也是高盛)。
一般而言,金融市場里,老手買期權,新手、賭徒賣期權。去年到今年,香港的一些私人銀行包裝以英偉達、騰訊等為標的的理財產品,收益率8%, 本質上就是讓大陸客戶賣出對這些股票的看跌期權。而他們的交易對手方,一般都是在英偉達和騰訊上利潤豐厚的對沖基金,由于不想賣出這些股票,但又擔心長期上漲后的下跌風險,因此希望找到對手方購買看跌期權。
但一般而言機構投資者不會做這種交易的對手方,因此服務他們的投行prime brokerage 部門就會找到私人銀行部門,找高凈值客戶來做對手盤。最終的結果我們也看到了。英偉達今年下跌32%,騰訊今年下跌24%。沒有什么東西是只漲不跌的,為了7-8%的收益,去冒險接長期上漲的資產的盤,這樣是否值得?這些香港私人銀行的所謂理財產品,這些高凈值投資人是否真的明白?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