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解讀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
明年“三農”工作三大重點值得關注
◎記者 李雁爭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開。專家解讀稱,明年“三農”工作有三大重點值得關注。
重點一:
“千萬工程”學習和運用重要性提升
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討論稿)》。
專家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表示,“千萬工程”的學習和運用被提高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上。2024年,很多工作將圍繞“千萬工程”展開,很多政策也會陸續到位,推動“千萬工程”取得更大成效。
會議強調,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從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出發,找準鄉村振興的切入點,提高工作實效。
“千萬工程”部署自2003年。這項緣起于浙江鄉村環境變革的探索,催化帶動了生態變革、產業變革、社會變革,成為鄉村振興的“試驗田”、中國夢的“起手式”。
“浙江‘千萬工程’的目標指向與鄉村振興的總要求是內在契合的,浙江在鄉村振興方面的領先優勢正是緣于‘千萬工程’的率先謀劃與實施。”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省鄉村振興研究院執行院長潘偉光認為。
中央財辦等部門在今年7月印發了《關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的指導意見》。各地積極學習,辦成了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
“‘千萬工程’的特點是小切口、大成效,應該用更大力度推廣。”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明年的推廣力度和成效還會更大。
李國祥說,浙江“千萬工程”的切口是改變農村環境臟亂差狀況,通過推進村莊布局優化、道路硬化、四旁綠化、路燈亮化、河道凈化、環境美化等改變村容村貌的過程,成效是統籌城鄉的“龍頭工程”、全面小康的“基礎工程”、優美環境的“生態工程”、造福農民的“民心工程”。
重點二:
確保明年糧食產量1.3萬億斤以上
會議強調,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推動大面積提高糧食單產,鞏固大豆擴種成果,探索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做好農業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確保2024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李國祥認為,2023年,我國克服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多重不利影響,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我們積累了很多經驗,對明年糧食生產目標的落實將發揮重要作用”。
會議強調,加強耕地保護和建設,健全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制度體系,優先把東北黑土地區、平原地區、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的耕地建成高標準農田,適當提高投資補助水平。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行動。
天風證券認為,糧食安全保障核心在于提升產量,破局方案主要包括優質種子培育、良好種植管理和高效糧食流通。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姜文來認為,要進一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通過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和提升農業技術水平,提高抗風險能力和糧食產量;要進一步提升水利保障,建立旱能澆、澇能排的水利保障系統。
重點三:
精準務實培育鄉村產業
會議強調,堅持產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精準務實培育鄉村產業,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實施農民增收促進行動。
李國祥認為,鄉村產業發展要起好步、走得穩、行得遠,能夠造福農民,必須尊重經濟規律,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向一、二、三產業發展要效益,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要建立完善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增強金融服務能力,加大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金融資源投入,助力鄉村產業振興。”李國祥說。
關于“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李國祥認為,應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盡可能地讓農民參與鄉村產業發展,注重把產業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通過就業帶動、保底分紅、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讓農民能夠合理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
責任編輯:王旭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