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超7000萬股拍賣 成都銀行個貸不良激增
來源:北京商報
超7000萬股銀行股權近日登上拍賣臺,將成都銀行拉入公眾視野,該行經營發展情況如何也受到市場關注。整體來看,成都銀行業績穩步增長的同時整體資產質量呈現向好趨勢,但該行個人消費貸在大幅壓降規模之后不良攀升至20%以上,同時個貸業務倚重房貸,業務結構較為集中也受到了業內的質疑,如何提升抗風險能力也值得關注。
超7000萬股將被拍賣
11月9日,北京商報記者從京東拍賣平臺獲悉,四川怡和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怡和集團”)、四川怡和仁誠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仁誠貿易”)、四川高威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威投資”)3家公司持有的成都銀行無限售條件流通A股,合計7210.48萬股將于11月30日-12月1日被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拍賣。
相關股權展示價以2020年10月20日當天的收盤價10.69元/股乘以拍賣股數計,起拍價合計約7.71億元。
根據成都銀行半年報顯示,怡和集團持有成都銀行5000萬股,位居該行前十名無限售條件股東第8位。另據天眼查顯示,怡和集團、仁誠貿易、高威投資3家公司屬于小微企業,均在今年7月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且3家企業實際控制人指向同一人——粟世金,而粟世金也被法院列為限制高消費人員。
“成都銀行自身屬于優質股權,由于銀行與其股東之間有著嚴格的風險隔離等監管措施,民營股東的經營困境與成都銀行若沒有存在關聯交易,則風險基本上是隔離的。成都銀行自身的資產吸引力仍存。”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陶金如是說。
事實上,股東無力償債所持的銀行股權被法院強制拍賣的情況并不鮮見,作為一家A股上市銀行,根據成都銀行股權在拍賣平臺上的歷史交易情況,不乏有標的吸引了投資者數十次出價,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就此次股權被接盤的概率而言,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從外部環境來看,目前經濟回暖,外界對此前長期處于低估值的銀行股擁有較好的預期;從內部因素來看,今年以來成都銀行凈利有所增長,且自身為上市銀行,因此預計成都銀行大概率不會遇到此前某些中小銀行流拍的局面。
對于本次股權拍賣的影響,11月9日,成都銀行方面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股份拍賣涉及三筆股份合計7210.48萬股,占該行總股份的1.996%,預計此次股份變動對該行股權結構不會構成重大影響。
個人消費貸縮量不良攀升
本次股權拍賣的背后也讓市場目光聚焦于成都銀行的經營情況。2020年三季報顯示,成都銀行今年1-9月營業收入為104.24億元,同比增長12.0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2億元,同比增長4.81%。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0年9月末,全行不良貸款率1.38%,較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98.91%,較上年末增長45.03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該行整體不良貸款率雖然有所壓降,但個別業務的資產質量顯現出壓力。
根據該行半年報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成都銀行個人消費貸款不良率為21.1%,個人經營貸款不良率為11.66%。
“成都銀行對于個人消費貸、個人經營貸這兩項業務的風險暴露說明了該行對于相關業務的評估及風控能力有待提高。”陶金直言。而對于相關業務高不良率產生的原因,蘇筱芮分析有兩種可能,一是在機構壓降存量的過程中是正常現象,分母小了會加大比率數值;二是宏觀經濟環境下行會使銀行資產質量承壓。
正如上述業內人士所言,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不良率高企的背后,成都銀行的個人消費貸規模曾經歷過快速擴張和逐漸壓降。這一業務規模曾從2011年的26.87億元飆升至2013年的60.6億元,占個人貸款比重從16.69%升至22.15%。自2014年開始該行逐步壓降個人消費貸規模,至2020年6月30日,個人消費貸余額僅剩3.94億元,占個人貸款比重降至0.55%。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成都銀行個人消費貸規模大幅縮水,但在我國消費快速增長及需求升級的背景下,該行在消費金融領域已“另起爐灶”。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成都銀行曾作為傳統銀行的“先行者”率先謀局消費金融公司,在2010年與馬來西亞豐隆銀行共同發起設立四川錦程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錦程消費金融”),該公司為全國首批消費金融公司之一,目前成都銀行持股占比為38.86%。錦程消費金融的經營范圍主要包括個人耐用消費品貸款、一般用途個人消費貸款等。
對于銀行個人消費貸款縮量的變化,除了消化不良的因素,有業內人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推測,這或是該銀行出于扶持消金公司的一種策略選擇,錦程消費金融盈利情況良好,且隨著消費金融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未來前景樂觀。
個貸涉房貸款占比超90%
在成都銀行個貸業務中,伴隨著個人消費貸規模急劇壓縮,個人購房貸款規模呈現出“一枝獨秀”勢頭。
截至2020年6月30日,成都銀行個人購房貸款余額規模達662.09億元,占比該行個人貸款總規模的92.92%。對比來看,在2014年,這一業務規模和占比分別為206.23億元、65.67%。可以發現,該行個貸涉房貸款規模和占比均有大幅躍進。
“相比消費信用貸款,帶抵押物的個人購房貸款客觀上風險更小。這可能是成都銀行持續提高個人購房貸款比例的原因。”陶金如是說。
不過該行個貸結構過于集中也遭到業內質疑。蘇筱芮指出,個貸結構較為單一不如多元化業務能夠分散風險,房地產是周期性行業,個貸中涉房貸款占比過高亦可能面臨宏觀經濟、房地產政策周期性變化帶來的波動風險。在個人貸款投放上,建議該行能多元化其零售業務以分散風險。
對此,成都銀行方面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對于該行來說,按揭貸款業務也是個貸業務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撐點,近年來該行對個人貸款業務進行了結構性調整,大力發展個人住房按揭業務,積極支持居民家庭剛需和改善型需求,截至2020年6月末,該行個人非經營性貸款余額666億元,不良貸款余額2.72億元,不良貸款率0.41%,整體資產質量優于同業平均水平。截至2020年6月末,個人購房貸款不良率為0.29%,總體上風險可控。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馬嫡
責任編輯:張文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