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凍蝦中招 進口商叫苦
進口冷凍海產品安全嗎?隨著厄瓜多爾冷凍白蝦的外包裝在多地被檢出新冠病毒,又一次觸發了公眾對于進口海產品安全性的擔憂。
7月14日,重慶市相關部門在防控清查工作中,檢測發現該市西部物流園一冷凍倉庫部分產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這是在大連和廈門海關之外,首次在流通領域發現厄瓜多爾白蝦外包裝“染疫”。
一位海關檢驗檢疫人員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通常來說,因為蝦感染的疾病不會傳播給人類,所以一般說來對于進口冷凍蝦的檢驗檢疫主要是做一些常規檢查項目,包括沙門氏菌和農藥殘留等。
“而此次在厄瓜多爾進口凍蝦的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原因就很復雜了,但肯定與企業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沒有做好有關。”他說。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不少厄瓜多爾白蝦進口商決絕地表示,出于對風險的規避,他們不僅嚴格執行海關的相關規定,還主動額外地減少進口量,“甚至個別進口商在考慮轉行”。
目前,不少特別謹慎的消費者談海鮮色變,直說“進口的都不碰”。
厄瓜多爾白蝦占中國蝦進口總量的50%左右,也是中國各大電商平臺上的“網紅蝦”。隨著供應減少,現在市場上流通售賣的蝦類,價格已扶搖直上。
進口海產業遭受第二次打擊
7月10日,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發布會上介紹,在7月3日,大連海關、廈門海關分別從3批自厄瓜多爾進口的凍南美白蝦集裝箱內壁和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但蝦體和內包裝樣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事實上,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上述兩地海關在檢出新冠病毒后,就立即對貨物實施了暫扣,并即刻通知貨運代理人追查上述3家涉事企業其他產品的流向。
穆先生(化名)的企業是國內一家大型厄瓜多爾白蝦進口商,他很快就從同行那里得知了這一消息,他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時就感覺出大事了。”
以他多年從事海產品進口的經驗來說,即便先前在進口海產品中查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海關一般也不會采取如此緊急的阻斷措施。不出意料,7月10日海關總署公布的消息,最終證實了穆先生的擔憂。
談起在白蝦外包裝上發現新冠病毒的影響,穆先生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道,對于進口海產品行業的打擊,不會小于之前在三文魚案板上發現新冠病毒的影響。
他解釋說,在此前三文魚“染疫”風波中,消息是由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方面對外公布的,此后海關檢驗檢疫部門并未在三文魚及其外包裝上檢出過新冠病毒。而此次凍蝦事件的意義就完全不同了。7月10日,海關總署、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向全國相關部門下發了《關于對部分自厄瓜多爾進口凍南美白蝦實施緊急處置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對部分自厄瓜多爾進口凍南美白蝦實施緊急處置。
穆先生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在涉事三家企業中,桑塔(Industrial Pesquera Santa Priscila SA)規模最大,影響到的經銷商恐最為眾多。
當前對于這三家企業出品的白蝦的處理,穆先生說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未入關、仍然在途運輸的,這種處理方式就很簡單,直接折返退貨;而已經入關的情況就十分復雜。
根據《通知》精神,3家企業3月12日以后生產的凍蝦均需要封存。對于封存的最終處置,穆先生表示包括銷毀和退回兩種,如果銷毀將會損失慘重,但即便退回厄瓜多爾,穆先生表示也“風險極大”。因為已經受到疫情沖擊,相關企業經營面臨巨大壓力,一旦發生破產倒閉,國內進口商可能會面臨“錢貨兩空”的境況。
雖然上述通知僅要求對涉事三家厄瓜多爾企業的白蝦實施緊急處置。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銷售終端對所有的厄瓜多爾白蝦實施了下架處理。
穆先生表示,對于沒有涉事的厄瓜多爾白蝦,目前因無法銷售,也只能暫時存放在冷庫中。除了資金成本外,每個裝白蝦的集裝箱每月需要付出1.5萬元的冷庫費用。
“絕對不敢再進貨了”
厄瓜多爾是拉丁美洲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之一,當地醫療體系幾近崩潰。厄瓜多爾當前仍處在應對疫情的緊急狀態中。根據厄瓜多爾總統莫雷諾簽署的總統令,緊急狀態將延續至8月15日。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新的實時跟蹤數據,厄瓜多爾累計確診人數接近7萬人,死亡人數達5130人,死亡率近8%。
據媒體最新報道,就此次凍蝦外包裝染疫事件,厄瓜多爾政府近期已同中國政府舉行了至少四次會見會談。據該國外長路易斯·加耶戈斯稱,厄方已向中國保證,將履行“必要程序”,以確保該國出口到國際市場的產品的安全性。
穆先生表示,先前受到影響的冰鮮三文魚,每批的進口量不會太大。而厄瓜多爾凍蝦則不同,通常進口商一個月就會進口100多個集裝箱,貨值超過1億元人民幣。一旦出現問題,損失慘重,無法承受。
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充分理解當前相關部門出臺的政策。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光是由此造成的一系列經濟損失,而且帶入新冠病毒的風險和責任也是他和企業無法承擔的。
“在厄瓜多爾疫情明朗之前,絕對不敢再進貨了。” 穆先生說。
除進口厄瓜多爾白蝦外,穆先生還從事阿根廷紅蝦和智利三文魚等南美冷凍海產品的進口。
談到這些業務的前景時,他再一次給出令人意外的回答,“所有南美進口的凍品我都打算停掉”。他說,這么做是考慮到了拉美當前嚴峻的疫情。并且和他持相同觀點的進口商還不少。
穆先生的擔心并非沒有道理。泛美衛生組織(PAHO)日前表示,快速增加的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已使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成為美洲大陸乃至全球疫情的新“震中”。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拉美研究所副所長孫巖峰表示,從他的觀察來看,拉美國家疫情的拐點尚未出現。
蝦價逆勢上漲
進口量的大規模減少,難免會對國內海產品的供應造成影響。從事蝦類銷售工作的劉先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前由于進口量的減少,而國產蝦產量等無法跟上,促使當前市場上蝦價上漲。
2019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蝦類進口第一大國。厄瓜多爾、印度、泰國是我國蝦類主要進口來源國。
根據厄瓜多爾方面提供的數據,在2019年,厄瓜多爾對中國的蝦出口量達到34.8046萬噸,中國占厄瓜多爾蝦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二。
此外,畢克新在10日的發布會上還表示,針對近期一些國家肉類、水產品企業發生聚集性感染疫情,海關總署已經采取暫停其產品進口的措施,目前已經暫停了德國、美國、巴西、英國等23家境外肉類生產企業產品的進口。
中國作為肉類需求大國,因疫情防控需要暫停部分進口,無形中會帶動肉類及其替代品的價格上漲。如今蝦價逆勢上升,也表明公眾擔心的是新冠病毒,而非海產品本身。這讓今年備受打擊的穆先生看到了稍許希望。
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與一些已在考慮轉行的海產品進口商不同,他認為,從長期來看,中國對于進口海產品的需求仍將快速增長,畢竟海洋蛋白相對更加安全,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朝陽產業。只不過當前最好還是保持觀望,“行業還是好的,只是短期內風險太大了”。
責任編輯:楊亞龍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