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島前路危局

獐子島前路危局
2019年11月16日 05:20 中國經營報

新浪財經聯合黑貓投訴、微博航空,開啟航空公司“金鳳獎”評選,快來選出為你提供全方位、專業、安全服務的航空公司吧。【我要投票

  獐子島前路危局

  本報記者/李超/大連報道

  以扇貝著稱的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獐子島”,股票代碼002069.SZ)的危機真的來了——蝦夷扇貝再次大面積死亡導致巨額損失,而且在未來一年主營產品蝦夷扇貝將面臨幾乎“顆粒無收”的局面,其營業收入必將受到影響。

  面對內憂外患的局面,獐子島將何去何從,成為擺在獐子島面前無法避免的事實。

  信任危機爆發

  11月11日晚間,獐子島公告稱,公司于11月7日開始啟動了秋季底播蝦夷扇貝存量抽測活動,發現底播扇貝在近期出現大死亡,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貝殼比例約占80%以上,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

  伴隨著蝦夷扇貝(主營產品)三次突如其來的大面積死亡,其股價也從2014年獐子島首次因扇貝“死亡”(冷水團)停牌前的15.46元/股,到截至11月13日收盤,其股價創下歷史新低,僅為2.54元/股,下跌83.57%。總市值18.06億元,與最高時的200億元,跌幅達10倍多。

  消息一出,投資者一片嘩然,紛紛質疑獐子島是不是又在撒謊?5年扇貝3次突發大范圍死亡事件,投資機構公開表示早已將獐子島列為禁投對象。

  再加之2019年6月份,證監會認定獐子島在近幾年內盤點蝦夷扇貝和采捕蝦夷扇貝結轉方面涉嫌虛假記載。

  “確實是不明原因的突發大面積死亡,但是投資者等外界已經不相信我們所說的了。”獐子島一位不愿具名的內部人士直言,“無論事實怎樣,總是覺得你在造假。”

  的確如獐子島員工所言,自獐子島發布扇貝再次大面積死亡的公告后,媒體和投資者紛紛調侃和質疑扇貝死亡。

  不僅是媒體和投資者,包括監管部門中小板監管部在獐子島發公告當天就火速發函問詢:10月底還正常,僅在幾天后便出現大面積死亡,是否存在隱瞞減值跡象的情況。

  獐子島給出的答復是:沒有。

  但外界似乎并不買賬,仍然是各種調侃和質疑。

  而這種不信任來源于接二連三的扇貝大面積死亡。

  2014年10月,獐子島的扇貝“跑路”震驚整個A股市場。當時,獐子島公告稱,因北黃海遭到幾十年一遇的異常“冷水團”,公司將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萬畝即將進入收獲期的蝦夷扇貝絕收。受此影響,獐子島2014年巨虧11.89億元。

  但事后媒體的報道紛紛指向“冷水團”是“人禍”而非“天災”。獐子島群眾和獐子島公司內部員工紛紛向媒體反映,獐子島存在播苗造假、提前采捕、公司管理不善等問題,正是這些人為因素導致蝦夷扇貝產量降低,而并非“冷水團”。

  但最終,該事件在人們的一片質疑聲中等來的結論是:獐子島蝦夷扇貝死亡確系“冷水團”所致。但獐子島群眾和公司員工仍堅稱,“冷水團”是捏造的,并在2016年初出現2000位獐子島居民實名舉報“冷水團”事件系“彌天大謊”。

  這是引發外界對獐子島信任危機的開端。

  2018年1月,獐子島發布公告稱,公司發現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虧損6.29億元。經過調查,公司解釋稱扇貝死亡的原因是“餓死的”。對于這種說法,外界卻并不買賬,于是信任危機再次加重。

  直到這次又出現扇貝死亡,信任危機上升到新高度。外界各種調侃紛紛出現,比如“騙我可以,注意次數”“扇貝又死了,每年一次的表演開始了”“今年我不跑了,我死給你看”等等。

  內部矛盾

  獐子島集團坐落于黃海深處一名為獐子島的島嶼上,獐子島鎮政府亦坐落于此島。獐子島鎮由獐子島、大耗島、小耗島、褡褳村四個島嶼組成。人民公社成立后,漁民以“大寨”為榜樣,過上了集體生活。通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公社居民任勞任怨、多積累少分配,一點一點積攢,截至上世紀70年代,這家公社創造出了單船捕撈和總捕撈量的全國紀錄,獐子島被稱為“海上大寨”。

  獐子島集團每天都會從海中打撈出價值百萬元以上的蝦夷扇貝、海參、海螺、鮑魚等海珍品。獐子島位于黃海深處、北緯39度,海水交換能力和自凈能力強,是世界公認的最適宜海洋生物生長的地區。當地百姓因此自豪地稱這片遼闊的海域為“海底銀行”。

  “如今的獐子島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在‘海上大寨’家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獐子島集團董事長吳厚剛曾表示。

  《經濟日報》曾在2010年報道時稱,獐子島集團是獐子島集體旗下的上市公司。而如今所謂的集體企業只是個空話。百姓已經多年未從獐子島集團拿到過一分錢分紅和補貼。

  吳厚剛就任董事長后,其兄吳厚敬、其弟吳厚記等親戚也進入集團公司,并在后來身居要職,分別任山東榮成分公司負責人和物資采購部門(包括扇貝苗采購)負責人。

  2006年9月28日,獐子島漁業在深交所上市。擬公開發行不超過3000萬股,第一大股東長海縣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集體所有制企業,代島上居民持股)發行前持5390.48萬股,占比63.57%;發行后持5390.48萬股,占比46.96%,總資產8.75億元,凈資產2.96億元。

  上市第一天,獐子島股票以60.89元的開盤價成為國內1341家上市公司中的第二高價股票。由于資本市場的放大作用,獐子島股票市值從8400多萬元陡然提高到70億元。

  伴隨著股價的上漲,獐子島集團市值也不斷攀升,曾一度達到200億元。這不僅讓吳厚剛進入億萬富豪的行列,而作為獐子島集團股東的獐子島漁民身價也都過了50萬,家家戶戶資產超過百萬元。

  然而,上萬名獐子島的居民卻沒有與獐子島集團一起突飛猛進。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冷水團爆發前一年的2013年底,獐子島集團上市已有7年,自2006年至2013年盈利總額將近18億元。不過,獐子島大股東集體企業的多位成員稱這7年時間中,他們只分得過7000多元的紅利。而分紅的依據、規則,集體企業的利潤最終用途,他們并不清楚。

  利益糾葛天平

  多位獐子島居民告訴記者,受“冷水團”事件的影響,2014年獐子島虧損11.89億元。也就是從這一年之后,2018年又出現扇貝餓死而導致巨虧,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便再未從集體企業、獐子島大股東長海縣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獲得分紅,至今已經4年。

  不過,獐子島居民每年可以從集體企業獲得2000、3000、4000元不等的臨時生活補貼,具體標準為:60周歲以下的每人每年2000元;60~70歲每人每年3000元;70歲以上的每人每年4000元。2014年的“冷水團”事件使公司虧損嚴重,當年的生活補貼減半發放。

  獐子島的居民只有海域使用權沒有可以利用的土地,當他們把海域使用權和之前的集體企業作為股份出資后,便失去了最基礎的自然資源生產資料——海域使用權。如今他們多年得不到分紅,只能拿到微薄的補貼。這便是利益糾葛的關鍵所在。

  獐子島居民所占的股比從上市時的63.57%下降到如今的30.76%。對于這個變動,居民也表示不理解。

  再加之今年7月,證監會初步認定,獐子島及吳厚剛等相關當事人構成信息披露違法,公司涉嫌財務造假、虛假記載,吳厚剛等相關人員將面臨證券市場禁入的處罰。其中原董秘孫福君因市場禁入等原因已于日前離職,其他高管對證監會的禁入處罰進行申辯目前還未有結果。

  不久前,獐子島對高管進行了調整。

  背景則是其債務壓力,截至2019年6月30日,其資產負債率已經高達88.09。

  何去何從

  在面臨內憂外患的關鍵時刻,獐子島將何去何從,如何渡過難關?

  2018年在扇貝“挨餓”后,對于接下來的持續盈利能力,獐子島方面曾稱,在主營產品蝦夷扇貝養殖上作出重大戰略調整,放棄前些年通過大面積養殖增收的路子(事實上這個效果并不明顯,反而是降低了效率),改為小面積精“耕”細作,提高單產。同時通過建立大面積的隔離區以抵御部分災害的入侵。

  獐子島集團稱將壓縮蝦夷扇貝種植面積至約60萬畝。按3 年輪收輪播方式,推動該60 萬畝精選區域恢復至2006 年公司上市前后的傳統穩定高產模式。同時,海參、海螺均為公司毛利率貢獻超過60%,設立海螺資源養護區100 萬畝將有助于海螺資源的可持續增長。

  另外,通過把握時令特點、優選銷售渠道,實現海洋牧場珍品(扇貝、海螺、海參、鮑魚等)的終端化、高值化、品牌化經營,提升鮮活海珍品的盈利水平;擴大加工食品業務規模,堅持推進由食材企業向食品企業升級等措施來實現彌補蝦夷扇貝存貨核銷與減值帶來的收入、利潤缺口。

  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獐子島的營收結構并沒有大的改變,蝦夷扇貝仍是第一大主力產品。

  2018年年報顯示,海螺、鮑魚和海參等海珍品雖有所增長,但因所占比重較小,一時難以彌補扇貝死亡所造成的損失。除海珍品外的其他業務,營收在降低。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1-20 甬金股份 603995 --
  • 11-20 新大正 002968 26.76
  • 11-19 久量股份 300808 --
  • 11-19 嘉美包裝 002969 --
  • 11-19 泰和科技 300801 30.42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