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聯合黑貓投訴、微博航空,開啟航空公司“金鳳獎”評選,快來選出為你提供全方位、專業、安全服務的航空公司把。【我要投票】
華為在5G信息高速公路上“換胎”
李娜
盡管華為的高層們在不同場合一再表示,美國實體清單并沒有打擊到華為的整體戰略,但在過去的150多天里,像這樣的疑問圍繞著華為。
這是因為,在全球供應鏈分工中,幾乎沒有哪家從事通信業務的公司可以脫離美國的元器件而存活。甚至有機構做出了預測,華為的庫存備貨撐不過一年半。根據華為曾經披露的供應商名單,去年核心供應商名單共有92家,美國供應商最多,達33家,占比約36%。
第一財經記者近日與華為5G產品線負責人進行了深度訪談,試圖了解目前華為5G發展的真實狀況。
“我們的發貨從5月份之后增長了300%,沒有中斷過一天。”華為5G產品線副總裁甘斌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通用芯片做不出差異化的產品,華為在數年前就啟動了關鍵技術上的投資,如功放鏈路、射頻、基帶等已經實現了自主設計,合作方也不僅僅是美國的企業。
甘斌表示,目前華為仍然在加大5G領域的投資,實體清單帶來一些困擾,但華為一直采取多供應商的策略,現在只是在加速計劃的進程。
記者從華為處了解到,目前不含美國元器件的5G基站產品模塊已經發往全球各地,而在內部計劃中,今年華為的5G基站產量預計約為60萬個。
一邊打仗一邊換胎
在華為最新披露的數據中,華為已和全球領先運營商簽訂了60多個5G商用合同,40多萬個5G基站模塊(AAU)發往世界各地。
“一直以來,華為主張的都是多路徑多梯隊,飽和攻擊,飽和投入,一旦認準一個方向,就聚焦,不斷解決商用化產品的問題。”甘斌對記者表示,曾經有一項關鍵技術華為研究了5年,整整5年都沒有商用,直到第六年,才攻克了難題,目前5G產品的版本切換更多的是時間問題。
此前,曾有券商發布報告稱,基站芯片的成熟度和高可靠性和消費級芯片不可同日而語,從開始試用到批量使用起碼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而在關鍵技術上,美國的廠商是主導者。
甘斌表示,華為確實不可能所有的東西都去自產,但對于關鍵領域的投資早在十年前就已經開始,而合作伙伴是其支撐。“以天線領域為例,已有國產廠商做得不錯,而華為本身在天線領域也有積累,大規模天線解決方案已經規模部署。”
第二部分功放和射頻是基站芯片中門檻最高的部分,最大挑戰在于功放的效率要逐步提升。甘斌表示,在這部分,華為不僅僅和美國廠商合作,還和其他廠商做聯合設計,2012年就推動供應商啟用了新興的材料做聯合設計。
而對于中頻芯片,甘斌透露,四五年前,華為就開始自研中頻芯片。
“所有算法都需要中頻做預處理,二十年前我剛開始做無線的時候中頻都是模擬化的。后來開始把數字化的技術引入中頻,這個時候開始有各種各樣的數字算法。2004年一開始的時候,采用的是FPGA,但發現通用芯片效果不夠好,所以就加上自己的算法Asics化來設計芯片。所以這個部分十幾年前,就相當于國產化了,代工也不靠美國。”甘斌對記者說。
與自己賽跑
補胎的同時,華為的各個業務部門也在全力牽引5G的向前發展。細數近一周的消息,多數與5G相關。
10月25日,華為發布消息稱,工業和信息化部頒發中國首個5G無線電通信設備進網許可證。華為率先獲得首張5G基站設備的進網許可證,標志著華為5G基站設備可以支持中國規模部署,正式接入公用電信商用網絡。
而再往前推兩天的23日,華為首款5G折疊屏手機HUAWEI Mate X國內價格首次發布,售價16999元。同日發布的Mate 30的5G版本更是被華為稱為“核彈級”的單品,內部希望Mate系列的銷量能夠在3個月的時間沖到1000萬。
除此之外,華為這一周還推出了全球首款商用5G工業模組,試圖把5G應用擴展工業物聯網。“不含任何美國器件的5G工業模組”、“剔除美國芯片,實現核心器件自主可控”等關鍵詞刷屏社交媒體的同時也再次推高資本市場對于華為概念股的熱情。
對于5G賽道,甘斌表示,仍然在做技術上的攻堅。“我們已經有十幾條基站生產線,每條生產線僅僅設備、廠房就需要千萬元級別的投資,接下來還將不斷擴大產線規模。”甘斌對記者表示,華為在(基站)硬件上領先兩年,尤其是Massive MIMO(大規模天線技術)領域。Massive MIMO是5G中提高系統容量和頻譜利用率的關鍵技術。
目前,華為在5G Massive MIMO上已經到了第三代,占到全球發貨量的90%以上,也是華為在5G上拉開與友商距離的關鍵技術之一。“中國電信和聯通要共享,現在我們發給它們的貨都是200M的,如果100M的話,就沒辦法共享。一個模塊就能支持200M,它們需要兩個。”甘斌說。
據記者了解,在華為內部,技術路徑的選擇通常要提前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研究人員的想法加上產品研發人員的想法,多路徑多梯隊進行碰撞,三年內也許是不正確的,但是從十年的維度去看,也許會有產出。
“2015年的時候內部也在猶豫,大寬帶的方向是不是正確,還有人在問,美國選擇的是毫米波,我們應該怎么看待這個選擇。”甘斌對記者表示,通過探討和技術積累,最終華為認為5G帶來的價值在于,每比特的成本要下降,因此一定需要大帶寬、多天線,于是華為就圍繞這條路徑進行巨額投資,積累關鍵技術,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解決方案落地。
從目前5G宏桿微立體組網解決方案的部署情況來看,華為在歐洲市場仍然受到歡迎。
瑞士電信公司Sunrise在6個月前選擇華為的5G設備,通過在不同場景的部署實現了在瑞士全國300多個城鎮的5G網絡覆蓋。而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德國則在近日公布了一套關于5G網絡安全的擬議規則,沒有把華為排除在外,而是要求所有供應商和運營商滿足共同標準。
“看得到的是產品,看不到的是冰山下的技術,我們在芯片、材料、算法、天線、散熱等多個領域的5G關鍵技術創新,奠定了5G極簡網絡、極致體驗的基礎。”華為無線網絡首席營銷官彭紅華對記者表示,從2009年4G剛剛開始投入商用時,華為就著手進行5G的研究,至今累計投入40億美元。
但也可以預計的是,華為在5G安全性上或許會受到來自于美國政府的持續拷問。
對此,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對記者表示,5G的安全問題不是華為一家公司的事情,而是整個產業界面臨的共同挑戰。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