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一帶一路”投資設“防火墻”:全球30家金融機構簽署綠色投資原則 來源:一財網
作為2018年中英經濟財金對話的重要成果,《“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正在被各方廣泛接受,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8月,已有全球30家大型金融機構簽署了該原則。
在8月16日召開的“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GIP)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綠金委)主任馬駿表示,“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就是要通過金融手段,支持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將環境因素融入項目規劃和建設中,通過環境風險分析、強化披露和產品創新,擴大綠色投資,減少高碳和污染性投資。
資本具有天然的“逐利性”,在所有的經濟活動中,資本都會慣性地流向回報最高的領域。
研究表明,未來全球大部分基礎設施投資將發生在“一帶一路”國家,而70%的二氧化碳排放來源于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因此未來“一帶一路”的投資項目可能對全球氣候和這些地區的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一份《“一帶一路”高耗能行業綠色產能合作發展報告》介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包含部分歐盟成員國)覆蓋近50億人口,經濟總量約為39萬億美元,分別達到全球總量的70%和52%。
據估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每年所需要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超過1.5萬億美元。基礎設施合作是“一帶一路”合作的優先領域和重點,勢必帶動沿線各國對水泥、鋼鐵、玻璃需求和能源消耗的極大增長。
豎立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哈方區域的駱駝雕像。攝影/章軻
高耗能行業由于環境影響較為突出、碳排放較高、投資較大,具有“鎖定效應”。環境和氣候風險也將帶來較大的項目風險和金融風險,甚至會給中國高耗能行業乃至“一帶一路”合作發展的形象和聲譽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在推動相關行業帶路產能合作發展的同時,促進這些行業綠色低碳的合作顯得尤為重要。
報告介紹,截至2018年9月,我國企業在46個國家在建初具規模的113家合作區,累計投資366.3億美元。高耗能行業項目一般能源消耗量大、資金投入多、項目規模大,項目與園區建設得到共同推進,成為高耗能行業“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方式。
“金融機構在為‘一帶一路’項目提供服務和產品時,也要意識到相關項目對當地環境和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影響。”倫敦金融城綠色金融中心主席RogerGifford爵士說,“一帶一路”倡議將為世界經濟帶來突破和發展,而其關鍵在于綠色發展。
今年4月25日,在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綠色之路分論壇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建設綠色“一帶一路”,要形成強大合力,政府擔當引導職責,企業切實履行環境社會責任,社會組織和公眾積極參與和監督,行業組織發揮好協調作用,金融機構當好“防火墻”。
“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共有七項內容,包括將可持續性納入公司治理;充分了解環境、社會和治理(ESG)風險;充分披露環境信息;加強與利益相關方溝通;充分運用綠色金融工具;采用綠色供應鏈管理;通過多方合作進行能力建設。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簽署該原則的全球30家大型金融機構,包括參與“一帶一路”投資的主要中資金融機構,以及來自英國、法國、德國、盧森堡、日本、中國香港、新加坡、阿聯酋、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蒙古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
在2019年4月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作為重要成果列入高峰論壇成果清單。
責任編輯:李濤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