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上海的百貨商戰
四大百貨,開啟中國百貨現代化的鑰匙,也帶動了中國百貨業和其他商業的振興。
文/杰夫
在上海的南京路上,迄今還聳立著四幢古老的歐式建筑,它們是曾在上個世紀名噪一時的“先施”“永安”“大新”“新新”四大百貨公司的舊址。如今雖已不再是顯眼的建筑,而當年卻是開啟中國現代百貨業的鑰匙。它們的創辦人馬應彪、郭樂郭泉兄弟、蔡昌、李敏周的發達軌跡也驚人地相似,如今仍在使用的“彩票”“禮券”“摸獎”“電臺廣告”等促銷手段也都是最先由他們提出,他們的商業模式曾一度改變了中國人的消費理念、生活方式乃至審美觀念。
來自香蕉的第一桶金
1840年代,華人勞工開始大量涌入澳大利亞,他們大都是來自中國南部鄉村的農民。1851年,澳大利亞發現了金礦,消息一傳出,來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 蜂擁而至,其中就有約4萬人的華人勞工。到19世紀末,澳大利亞的金礦日漸枯竭,那些在采金區勞碌的華人勞工只能另謀出路,有的人就來到澳大利亞北部的昆士蘭州,拿出他們種地的看家本領,從事蔬菜、果園等種植業。
香蕉在當時的澳洲非常暢銷,很多僑民便萌發了種香蕉的念頭,然而卻苦于沒有種子,于是有人想到了家鄉的“香牙大蕉”,并在家書中提及此事,數月后,他們收到了來自中山的包裹,里面竟有香蕉種子。昆士蘭州的土壤很適合種植中山香蕉,頭一年就大獲豐收,口味也深受當地人喜愛,因而賣出了好價錢。這時,一批中山華僑敏銳地捕捉到了商機,在悉尼唐人街興辦了一系列經營香蕉批發的“果欄”。因為經營有方,馬應彪的“永生果欄”、郭樂的“永安果欄”成為其中的佼佼者,他們還聯合辦了一間“永泰果欄”,各取一個字,叫“生安泰果欄”,壟斷了悉尼所有的香蕉生意。不幸的是,這種狀況立即引起了當地政府的注意,并出臺了限制華人種植香蕉的政策。精明的郭樂就在澳大利亞鄰近的斐濟群島買地來種植香蕉,然后再出口澳大利亞,但后來,香蕉進口也被限制了。馬應彪和郭樂被逼無奈,只好回國。
帶著在澳大利亞積累的財富,馬應彪回到了香港,郭樂則回到了故鄉廣東中山。
第一個吃螃蟹的先施
在香港的日子里,馬應彪一直醞釀著一個計劃。原來,當他還在澳大利亞的時候,唐人街附近的一間百貨公司讓他覺得又新鮮又好奇,于是萌生了開一間百貨公司的念頭。1900年,馬應彪聯合了在澳大利亞的幾位鄉里做股東,興辦了香港“先施”百貨公司。
先施百貨公司是香港第一間華資百貨公司。臺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員連玲玲在其著作《打造消費天堂》中說到,“馬應彪將國外先進的經營理念融入公司的管理中去,開創了多個第一:先施是第一間賣東西不講價的‘不二價’公司;第一間開發票給購買者的公司,如果商品有什么損壞或者顧客不喜歡,可以拿回來換;還是第一家讓員工周末輪流休息的公司。”此外,“先施”最轟動的“第一”就是第一個推出女售貨員的公司。馬應彪讓妻子霍慶棠和她的幾個妹妹出來做銷售,這一招吸引了人氣,很多人即使不買東西也會來看熱鬧。
這一次的成功,促使馬應彪做出一生中最大的抉擇,揮師北上,進軍上海灘。當時上海的大百貨公司都是外資外貨。因此,馬應彪的這個決定帶有很大的冒險性。建百貨公司,選址很重要。馬應彪和他的股東們沒有選擇外國公司云集的外灘,而是來到南京路一帶。他們站在街口計算來往的車輛和人群,最后決定在南京路口蓋起一座6層高的百貨大樓。
1917年,上海先施百貨隆重開張了。它的底層專售日用百貨,二樓為服裝、綢布柜臺,三樓出售珠寶首飾、鐘表、珍玩等貴重商品。四樓是大件家具、地毯、皮箱等。屋頂平臺建有大型游樂場。這樣的柜面設置,成為日后百貨公司的常規。就連現在上海的大型百貨公司也還是如此。
最引人注目的是,先施首次引入了“環球百貨”的概念,派員工去歐洲等地采辦最新潮的商品,不經過洋行代辦,因而成本低、花色也新穎。上海的時尚人士都知道,要緊跟國際潮流就得去這家百貨公司。
先施百貨的成功,吸引了海外華商紛紛前來上海興辦大型環球百貨商場。南京路上又先后出現了永安、新新、大新等大型百貨公司,形成了大上海著名的“四大百貨”。一場場不見硝煙的商戰開始了。
四大百貨盡顯其能
眼看馬應彪的百貨事業越做越大,郭樂忍不住將他的傳奇經歷復制了過來。1907年,郭樂、郭泉兄弟創設了香港永安百貨公司,事業很快步入了正軌。在先施百貨“攻占”上海之后,永安最終也沒能抵擋住誘惑,1918年9月5日,上海永安公司在先施的對門正式開業。
在先施公司率先推出女售貨員后,永安公司不僅緊隨其后,還把長相出眾的女店員,比如銷售康克令金筆的康克令小姐當作明星一樣來宣傳,還經常在商場內組織職工進行大型時裝表演,并首創企業生活類雜志《永安月刊》在周邊散發引導消費。另外發行禮券、代客送貨、商品操作表演、美容表演、邀請電影明星演唱、贈送獎學金等一系列促銷手段都是這一時期具有永安特色的銷售方式,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至今仍在使用的“顧客永遠是上帝”這句話則出自郭樂管理售貨員的原則。
永安百貨也同樣擁有幾個第一:第一家有日光燈的百貨公司;第一個以天橋連接兩幢大樓的建筑,顧客在永安公司購物后,可通過天橋進入旁邊的永安新廈娛樂或用餐。
新新百貨大樓的外形和內部布局,吸取先施和永安的優勢的同時,更比肩歐洲同業,被稱為中國最新型百貨公司。新新百貨的財力弱于永安,遂調整了經營策略,銷售的國貨商品比例高于永安和先施,罐頭、酒、煙草、文具、化妝品、金物、鞋帽襪子等人們最想購買的商品都設置在一層。這或許就是今天百貨底商開設超市吸引顧客的原始模型。在商場的6層,還用玻璃隔出一間演播室,日夜不停地為商品做廣告,并采取“猜謎得獎”的獨特經營方式促進購買欲。同時,新新公司首創冷氣開放,讓炎炎夏日里的商場無比清涼,
大新百貨則率先裝上了手扶自動電梯,這比香港百貨公司出現要早三十多年。當年,人們為了一睹新奇的手扶電梯,有事沒事就去逛逛,頓時大新百貨人頭攢動,甚至出現了眾人排隊乘電梯的景觀,甚至乘電梯先邁左腿還是右腿都成為人們討論的話題。
四大百貨公司,漸成為當時上海人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他們扶老攜幼,去先施貨柜前看曼妙的女銷售員,去永安的天韻樓欣賞大戲,到大新購物場邊乘涼邊欣賞琳瑯滿目的商品,不知多少上海名伶從新新百貨的新新舞臺走紅,而從新新電臺里傳出來的“靡靡之音”,更熏陶了一批又一批的上海“小資”。
四大百貨,開啟中國百貨現代化的鑰匙,也帶動了中國百貨業和其他商業的振興。
責任編輯:陳永樂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