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又要"補血":子公司布局加強 成資本消耗主要出口

銀行又要"補血":子公司布局加強 成資本消耗主要出口
2018年12月12日 03:37 證券時報網

  證券時報記者 羅克關

  作為信用創造機器,現代商業銀行對資本的需求幾乎永不滿足。今年二季度以來,不但多家銀行實現了A股上市,更有不少銀行披露資本補充計劃,以期為未來的發展備好“糧草”。而且迄今為止,計劃通過各種手段“補血”的銀行數量還在增加。逐一梳理今年銀行的各種資本補充方式,可以發現不少有意思的細節。

  今年的銀行融資節奏與宏觀周期直接相關。受美聯儲加息和金融去杠桿的影響,商業銀行今年整體的經營環境并不太好。市場利率走高,讓很多對融資依賴嚴重的客戶經營風險逐漸累積。資管新規的落地和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臺令金融環境收緊,也客觀上加快了這部分客群的風險暴露。疊加上外部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商業銀行整體的風險偏好進一步下行,這讓本來就面臨表外資產回表擠占信貸額度的商業銀行更加為難。不過好在過去兩年的供給側改革令各個行業的頭部客戶資產負債表改善明顯,這部分資源成了各家商業銀行今年信貸投放的基本盤。

  二季度以后,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市場出現了兩個比較明顯的變化。一是停滯了將近1年的銀行上市步伐突然加快,在很短的時間內鄭州銀行長沙銀行、青島農商行、江蘇紫金農商行、青島銀行等多家銀行次第上會,不少銀行很快就拿到了正式的發行批文;二是通過各種渠道補充資本的銀行在繼續增加。考慮到商業銀行在整個社會信用創造鏈條的中樞地位,打通資本補充渠道以鼓勵其擴張資產負債表,不能不說也是一種對沖社會信用收縮的有效方式。

  隨著各項紓困民企的政策落地,商業銀行信貸的重要性也將再度凸顯。在可預見的未來,只要整體的金融環境不再收緊,各種紓困政策逐漸發揮作用,信貸需求逐漸回暖應該是大概率事件。對商業銀行來說,這又將是一輪新的信貸需求周期,需要審慎面對才能平衡好其中的風險和收益。從資本規劃的角度說,那就是銀行又要“補血”了。

  對各類子公司布局在加強,也是今年商業銀行資本消耗一個主要出口。其中首當其沖的,是理財子公司的落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至少已經有22家銀行對外公告設立理財子公司,所動用的資本規模接近千億。從監管角度來講,理財子公司的設立完成了最基本的風險切割。從銀行的角度來說,新的平臺和游戲規則意味著市場重新洗牌,但凡有能力的銀行都在搶“頭啖湯”,唯恐落在同行之后。

  除了理財子公司,今年商業銀行對旗下其他牌照的重視程度也較以往有增無減,包括金融租賃、消費金融、境外子公司等等。其核心目標,則是增強對客戶的綜合服務能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求更大的空間。以消費金融公司為例,以往市場還有爭議認為這與母行的消費金融業務存在一定的沖突關系,但這幾年的實踐顯示,子公司的平臺不僅不會分流母行資源,反而能夠更靈活的切入市場。更重要的是,子公司平臺往往還能調動其他股東的資源,形成更好的協同效應。

  再往前看,隨著金融市場進一步的對外開放,商業銀行和外資戰略股東在新平臺上開展合作的可能性也會上升。據記者的了解,一些銀行已經在謀劃相關的計劃,一旦落地無疑也意味著一筆不菲的核心資本支出。

  總而言之,在信用創造和綜合金融服務兩個方面,商業銀行未來面臨的資本需求都會上升。盡管并不是所有銀行都能抓住周期帶來的機會,并在市場上籌集到足夠的資本,但只要這種可能存在,市場就會做出選擇。

責任編輯:張譯文

商業銀行 信貸 子公司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2-27 華培動力 603121 11.79
  • 12-19 上機數控 603185 --
  • 12-18 紫金銀行 601860 3.14
  • 12-18 華林證券 002945 --
  • 12-12 利通電子 603629 19.29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