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跨境支付到本土化 海外市場支付寶和微信誰主沉浮

從跨境支付到本土化 海外市場支付寶和微信誰主沉浮
2018年12月11日 18:15 鈦媒體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互聯網視閾

  近日,據《日經新聞》消息,騰訊與社交運營商Line將于十二月中旬開啟戰略合作,為日本小型零售商提供移動支付服務。Line將開始以租賃形式,向騰訊提供能兼容微信支付的終端設備;而為了有效推廣,雙方甚至達成了2021年前免手續費的條件。

  無獨有偶,軟銀集團與雅虎日本合作推出的本土移動支付PayPay,在九月也宣布了與國內另一支付巨頭阿里巴巴達成結盟,并將支持支付寶在部分PayPay會員店的使用。有人認為,近期微信與Line合作一舉,實際上是對支付寶與PayPay結盟的一種反擊。

  實際上,微信與支付寶近日在日本移動支付領域的紛紛發力,除了相互競爭的必然性,亦是其出征海外的需求所致。在國內移動支付用戶體量接近天花板的情況下,存在大面積空白的海外支付市場對于國內這兩大支付巨頭而言,是帶來可觀增量的有利機會。同時,由于技術成熟程度領先于國際平均水平,出海策略也具備了足夠的可行性。

  自幾年前開始,無論是歐美等發達地區,還是印度、泰國等新興市場,微信、支付寶的標識都在以超人想象的速度覆蓋在大小門店的收銀臺上。然而,根據JuniperResearch的預測報告,到2020年全球使用移動設備制造商提供的非接觸式支付服務用戶數量將增加至4.5億人次。 其中,蘋果旗下的ApplePay占有近一半市場,用戶數約為2.25億,是國內移動支付出海的強大競爭對手。

  因此,脫離了國內移動支付高速發展的溫室之后,在海外這片尚待耕耘的新土壤中,無論是在國內聲量更大的支付寶,還是通過社交網絡組建高粘性用戶群的微信支付,卻都失去了原有的先發優勢;在試錯過程中,它們之間的競爭起點被放置到一個更加公平卻艱難的高度。

  可以說,作為國際環境里的新晉第三方支付企業,微信與支付寶在開辟市場的道路上,除了應對可能的水土不服,更不可避免地需要提防對方帶來的同類競爭。那么究竟誰能爭取到更多的市場份額,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呢?它們分別又都采取了什么樣的行動,來鞏固自身的地位?

  跨境支付,從國內延伸至外的硝煙

  不同于其他出海,移動支付的出海,從本質意義來上,并不局限于單獨的產品出海的概念。由于支付本身所具有的服務特殊屬性,支付寶和微信完全可以借助人的流動性來實現支付習慣的主動轉移與嫁接。比如說,出境旅游就是人員流動的一個主要場景。

  依靠中國游客在外旅游的支付剛需,對主要旅游地市場進行終端建設,既能借助原有的龐大用戶基礎,更能節省下出海前期線上平臺搭建的一大筆費用。

  數據顯示,2017年,北美地區吸引了超過400萬名中國游客,日本吸引了735萬中國游客,且游客數量仍保持在高速增長;2018年,在僅僅十幾天的春節期間,便有約650萬名中國游客赴海外旅游,人均花費1500美元,總計金額約達97.5億美元。這些游客中,大多數都擁有支付寶或微信,這便意味著,只要能與當地商戶建立起足夠多的合作,跨境支付就能成為支付寶與微信海外獲利的一個最為唾手可得的切入口。

  跨境支付,不僅僅是曾被炒得火熱的支付寶“中國錦鯉”背后的那盤棋,更是微信支付在海外幾年內的集中發力點。

  據《南華早報》年中報道,騰訊方面表示,未來三年不會試圖向海外顧客提供更多的本地支付錢包,而是專注于在熱門的境外目的地服務中國出境游游客。甚至其最近與Line的合作,也是為了提高效率,讓小店鋪離中國游客更近一步。

  專注于服務中國游客的跨境支付,體現了微信在海外市場上的略顯保守;但深耕的戰略也從數據上顯現出了一定的可靠度。除了小型商戶,大型商場、購物退稅、旅游門票等各個領域,中國游客都能看到微信支付的身影。相比去年同期,2018年6月微信支付在日本交易筆數、金額及商戶接入數均增長了6倍以上。如今,微信支付跨境業務已支持49個境外國家和地區的合規接入,支持16個幣種的交易。

 東京奧運會 東京奧運會

  而比微信更早進入海外市場的支付寶顯然在跨境支付上,還具備著相對的先發優勢,比如與更多商戶、銀行較早合作,獲取更高的信任值;并且在獨立APP中引入簽證便捷辦理、掃碼退稅等更完善的金融一體化服務也形成了其跨境支付領域里區別于微信的差異化優勢。

  今年暑假期間,支持支付寶線下移動支付的國家和地區已經達到40個,支持支付寶手機退稅的機場也增加到了80個,其退稅業務覆蓋了34個國家和地區。在代表性發達國家市場美國,支付寶與銀行業巨頭、金融服務機構摩根大通、支付解決方案提供商Verifone、美國首家華人超市iFresh等簽署了合作伙伴協議,確保金融服務的完整性;

  在亞洲地區,與日本最大電商平臺樂天、韓國互聯網領軍企業 Kakao 達成戰略合作;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了跟 200 多家金融機構的合作,打通了全球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資金渠道。目前,支付寶正在努力推進與日本Hida信用社(Hida Credit Union)和京都信金銀行(Kyoto Shinkin Bank)等地區性銀行的合作,以便能在中小城市旅游景點和商店提供支付服務。

  “支付寶致力于通過技術來提升用戶支付體驗,為小微企業創造價值。東京奧運會是我們的一個重要機會,東京運動會將帶動日本游客增長,而支付寶將成為到日本旅行的中國游客與當地商戶之間的橋梁。”螞蟻金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井賢棟如是說。

 支付寶跨境旅游 支付寶跨境旅游

  從整體而言,相比于微信支付,支付寶通過近十年的海外探索,建設了更深更廣的跨境支付網絡,無論是技術上,還是體系上,都更加成熟。然而,盡管支付寶的海外體量略大于微信,近幾年憑借社交紅利奮起直追的微信卻也在快速擴張的狀態下,幾乎能做到在跨境支付領域與支付寶平分秋色,在接入國家數量上甚至超越支付寶。

  除了依靠平臺用戶自有的粘性,微信以更為開放的姿態,為商戶提供公眾號的運營平臺,方便用戶跟進商戶動態與分享購物心得,大大提高了回頭客的用戶數量,促進了彼此的雙贏,因而也受到了商戶的歡迎。

 微信跨境支付 微信跨境支付

  “傳統來看,一個游客出境消費,與當地企業的聯系非常脆弱,購物之后基本就不會和這些海外商家有更多接觸了。”騰訊殷潔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但是接入微信支付,可以用運營公眾號的方式,繼續和游客保持聯系,產生更多的消費機會。

  今年的money 20/20會議上,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同樣提到,他認為目前微信支付在海外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推廣:一是在中國人旅行目的地的熱門國家和地區,支持微信支付購物買單;二是研發微信海外版,通過外來人員的導流,發展國內的微信支付模式。

  2018年10月,騰訊就推出了針對香港用戶的跨境移動支付服務,允許港元在內地支付。我們能從微信的策略看出,其未來的定位依然在依托微信社交的跨境支付;無論是微信海外版,或是國版微信附加小程序,微信支付都沒有表現出形成獨立支付軟件或深入發展本土錢包的意向。或許做深一條路,是微信堅守自己海外份額的一種方式,但與此同時,它的對手支付寶卻已悄然開啟進軍海外的下半場。

  從華人邁向本地居民,野心意味著風險還是膽謀?

  若把跨境支付比為海外支付戰役中的預熱,去嘗試挑戰根深蒂固的NFC付款習慣,發展本地支付,才是國內第三方支付巨頭將面臨的一場硬戰。

  相比于造船出海,出海造船不僅要面臨付款轉型的難題,更需要迎合當地法律規定,并承受當地政府與金融業的質疑與刁難。這或許也是微信付出巨大努力爭取牌照出海,卻在發展海外本地錢包方面退而卻步的原因。

  盡管如移動支付率低至20%以下的日本,已在積極鼓勵數字支付;今年四月日本政府方面亦提出,將通過減稅或終端安裝補貼等方式提高無現金交易的速度,爭取到2025年達到40%,長期達到80%。這類看似開明的擴張性政策仿佛對支付寶等出海十分有利。然而事實是,海外市場對非本土非銀行直屬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并不那么友好。

日本銀行J貨幣計劃日本銀行J貨幣計劃

  如在去年,日本70多家銀行聯合推出虛擬貨幣嘗試抵制支付寶的入駐;東南亞各國銀行推出了支付軟件PayLah試圖抗衡支付寶的發展;年初美國CFIUS(外資投資委員會)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拒絕了馬云斥資83億,對美國大型匯款公司MoneyGram的收購。如果這筆交易被通過,阿里將有機會連接全球35萬個貨幣兌換點。

  但在這樣的情況下,支付寶卻依然在印度、韓國、巴基斯坦、菲律賓等9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起了本地錢包,這樣的堅持究竟是一種操之過急的野心,還是有膽有謀的野望?

  我們不妨以軟銀集團與雅虎日本合作推出的本土支付工具PayPay作為例子。

  12月4日,PayPay開啟100億日元支付大回饋活動,原本這場吸引了極多日本人民躍躍欲試的活動卻在短短數個小時內便幾乎陷入了癱瘓。根據消息,PayPay于活動首日的當天下午12:45-13:56,就出現了連接困難的問題;到傍晚甚至有17分鐘直接無法使用,部分客戶遇到了重復付款、付款失敗等用戶體驗極度糟糕的惡性故障。

  這一方面暴露了PayPay在技術上的問題,但也說明了移動支付在有效營銷手段下,是能擁有廣泛市場的。而這對支付寶而言,意味著能與其更深入合作的機遇。

  展開來說,在2017年的雙十一,支付寶處理的支付峰值就已達到了每秒25.6萬筆,7分23秒內處理的支付交易數量就超過了1億。而支付寶完全以輕松的姿態承受巨大的交易流量,證明支付寶在支付技術輸出層面還有相當大的可為空間,而如PayPay等新興的本土支付企業,正十分需要支付寶來進行技術漏洞的填補。同時,利用或扶持本土支付企業也讓支付寶能夠有效避開國家層面的政治經濟壁壘,甚至獲取一定的政策優惠。

  近年,螞蟻金服已先后投資印度版支付寶 Paytm、韓國互聯網銀行 K-Bank、菲律賓數字金融公司 Mynt,并在4月和印度尼西亞當地傳媒巨頭 Emtek 共同成立了一家合資支付公司。或許重視投資和結盟,能夠取代各個市場逐個開拓的耗時方法,幫助支付寶快速打開海外本土支付的市場,建立起擁有自生血液的全球支付網絡。

 Paytm印度版支付寶 Paytm印度版支付寶

  不得不承認的是,支付寶本身所積累下的技術和用戶,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時間。“這是一個極其高昂的開發和用戶積累成本,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企業投入幾千億,就能在短期內自己再造一個支付寶的。”但支付寶的模式通過投資與技術轉移,完全能夠被快速復制到其他國家,并通過本土的企業文化形象,讓本地居民更快地接受與使用。盡管在短期內將投資的本土支付工具轉型為支付寶的自有品牌會十分艱難,這種曲線救國的方案卻為支付寶在海外真實擴張的野心埋下了伏筆。

  “我們(微信)在中國大陸擁有數以百萬計的用戶,所以微信支付才能成功。微信支付的各種功能源于它在中國的流行,”微信支付國際業務主管Grace Yin在香港RISE科技會議時這樣說道,“我們在外國并沒有很多微信用戶,所以我們應該接受的一個現實就是,為他們開發支付工具會很難。”

  也許微信在海外本土支付上的戰略性放棄,也是相對支付寶來說存在的技術局限性所致;或是想更穩妥一些,在出海后期再踏入這場實戰。然而平心而論,在這一步棋上,支付寶確實走得更巧,也走得更遠。

  競爭激化還是催生共贏,海外市場將是誰的天下?

  其實,從上文的分析,我們能看出微信與支付寶在出海的策略重點上有所不同,但是它們都不約而同地在跨境支付上堅守陣地。但是要說這種競爭是絕對的,也不盡然。如微信支付國際主管格蕾絲·殷,就不同意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之間在海外市場存在“戰爭”。

  “當進入海外市場時,我們會互相競爭、合作……這不是戰爭。”

  誠如此言,實際上,在海外市場,無論是微信,還是支付寶,都面臨著NFC方式付款的威脅,特別是來自占據NFC支付90%份額的Apple Pay與當地銀行直屬開發的二維碼支付的威脅。在西方許多國家,第三方支付應用被限制從銀行賬戶劃賬。因而支付寶在臺灣等地曾遭到金融監管部門的警告,越南也曾因為付款違規行為宣布禁用支付寶與微信支付。解決當地政府的壁壘,是微信與支付寶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只有協同清除這方面的障礙,支付寶和微信才能有效發展第三方支付,并在競爭中推廣這種支付方式,為彼此都帶來宣傳效應,催生共贏。

  至于未來的海外市場,會是哪一方的天下呢?或許在雙方站穩腳跟之后,下一局的關鍵還在于非華人市場。就讓我們拭目以待。(本文首發鈦媒體)

責任編輯:謝海平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2-19 上機數控 603185 --
  • 12-18 華林證券 002945 --
  • 12-18 紫金銀行 601860 3.14
  • 12-13 青島銀行 002948 --
  • 12-12 利通電子 603629 19.29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