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信用卡代償平臺:差異化的故事與逼近的“威脅”

揭秘信用卡代償平臺:差異化的故事與逼近的“威脅”
2018年12月02日 02:19 經濟觀察報

“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一張榜單盡顯中國經濟的“大事”與“大勢”! “2018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火熱進行中!【點擊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業(yè)領袖

  揭秘信用卡代償平臺:差異化的故事與逼近的“威脅”

  張穎馨

  “是講了一個好的故事?還是營造了一種市場爆發(fā)的假象?”當部分信用卡代償平臺陸續(xù)登陸國際資本市場,有機構投資者拋出了自己的疑問。

  王峰認為問題的提出者“不懂行”,因為信用卡代償在美國等地并不是新鮮事;再者,基于信用卡發(fā)展起來的信用卡代償,市場早已處于大爆發(fā)之中。王峰是華南一家主營信用卡代償業(yè)務平臺的高管。

  根據艾瑞咨詢2017年發(fā)布的《中國信用卡代償行業(yè)研究報告》,自2012年至2016年,我國信用卡期末應償信貸余額由1.14萬億元上升至4.06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7%。按照銀行信用卡生息資產規(guī)模估算,2017年信用卡代償市場容量在2.71萬億元左右(該數值包含銀行信用卡賬單分期規(guī)模),預計在未來三年間保持38.6%的年化復合增長率。

  上述數據似乎可以描繪出信用卡代償市場發(fā)展的一片藍圖,但“王峰們”需要回答的問題依然不少:開展信用卡代償業(yè)務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能在資本市場講出怎樣的差異化故事,它們對準了誰的“胃口”,怎樣的“威脅”正在逼近他們?

  差異化故事

  “信用卡刷爆沒錢還怎么辦?別焦慮,有我們來幫你還。”這是市場上大部分信用卡代償平臺的營銷話術,從表象道出了信用卡代償的基本形式。

  所謂“信用卡余額代償”(balancetransfer),是指信用卡持卡人償還發(fā)卡銀行的信用卡賬單時,通過在第三方機構申請較低利率貸款的方式一次結清信用卡賬單,再分期還款給金融機構。信用卡代償業(yè)務的鼻祖當屬美國公司CapitalOne。

  “國內的信用卡代償其實不是突然火起來的,信用卡還款的痛點長期就存在,之前是由銀行的信用卡中心來提供賬單分期服務,后來以互金平臺為主的第三方機構切中需求‘殺’了進來。”王峰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信用卡代償的邏輯其實就是銀行的賬單分期,在上述超過2萬億的信用卡賬單分期市場中,銀行已占據近95%的市場份額。

  信用卡代償平臺為何還能從銀行手中分到一杯羹?主要原因在于原銀監(jiān)會對銀行賬單分期年化利率(APR)18.25%的規(guī)定,即每日萬分之五,這為信用卡代償平臺留下了生存空間。

  “我們早期主打的痛點就是分期利率比銀行信用卡中心的要低,讓用戶有更多的選擇。”王峰說,在申請信用卡代償后,資金將由放款方打至需還款的信用卡賬戶。申請手續(xù)簡單、利率低、放款速度快,是用戶選擇代償平臺時最為看重的要素。

  自2014年起,國內信用卡余額代償產品便陸續(xù)登場,并逐步占據信用卡代償市場的大半江山:包括維信金科旗下“卡卡貸”、薩摩耶金服旗下“省唄”、數禾科技與分眾小貸聯合運營的“還唄”、小贏科技旗下“小贏卡貸”等。值得注意的是,維信金科(股票代碼:2003.HK)于今年6月在港股上市,小贏科技(美股代碼:XYF)于9月登陸紐交所,薩摩耶金服也緊隨其后,已赴美遞交IPO招股書。從代償額度和期限上看,這些代償平臺大多提供3000-50000元的信用卡代償額度,期限為3/6/9/12/18/24期不等。

  “看著模式都差不多,實則有不小差距。比如從資金來源來看,省唄是與持牌金融機構合作,資金成本相對較低,基本在10%以下;小贏卡貸資金主要從小贏科技旗下P2P平臺小贏理財獲取,資金成本相對會高;還唄最早是持牌金融機構的資金,后來也接入了P2P平臺的資金。”某信用卡代償頭部平臺的業(yè)務負責人告訴記者。

  以小贏科技為例,根據招股書,截至2017年底,其貸款余額的82.3%由個人投資者提供,17.7%由企業(yè)投資者和機構資金合作伙伴提供;截至2018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分別為84.2%和15.8%。小贏科技總裁成少勇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計劃是機構資金和個人資金各占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貸款利率的變化構成了信用卡代償平臺之間的根本差異:一種是用高利率覆蓋高風險;另一種則是通過中等利率進行精確風險定價,其中,后者對平臺的風控能力要求更高。

  事實上,在2015年以前,信用卡代償的利率的確普遍低于信用卡分期利率(18.25%),這也吸引了對利率較為敏感的信用卡客群;但此后,信用卡代償平臺根據客戶資質給予不同的分期利率,部分客戶借款利率實際高于信用卡分期。

  王峰告訴記者,基于利率的差異,行業(yè)主要形成兩大陣營:一個是以省唄、還唄等為代表,主打低于銀行賬單分期利率18.25%的產品;另一個則是以小贏卡貸、卡卡貸等為代表,利率普遍超過18.25%,最高低于36%的產品。另據王峰透露,還唄已于今年將利率上調至18.25%以上。此外,部分代償平臺產品早期的利率遠高于36%。

  而在當前銀行普遍下調信用卡分期利率,信用卡代償機構普遍提高代償利率的情況下,信用卡代償平臺在分期利率上的優(yōu)勢已大不如前。

  經濟觀察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市場上銀行的短期(3期)信用卡分期利率的實際利率大多在12%-18%之間,部分銀行的分期利率已經明顯低于代償平臺。另據公開資料,2018年上半年卡卡貸的實際年化利率高達34.4%,小贏卡貸的實際年化利率在9.98%至36.00%之間,省唄信用卡代償產品的實際年化利率也達到15.5%。“受監(jiān)管政策影響,信用卡代償業(yè)務的年化利率有所下降,但實際年化利率普遍高于銀行信用卡分期年化利率18.25%,有的接近36%的民間借貸年化利率,也有個別小平臺現在仍會超過36%的紅線。”王峰說。

  對準誰的“胃口”

  利率變化的背后對準的是不同的人群。從資產端來看,當前信用卡代償平臺的目標客群有所擴大,從最初的優(yōu)質用戶到逐步覆蓋更多用戶。

  信用卡的人群可細分為三類:最優(yōu)質的用戶,他們按時還款,信用良好,從來不產生利息;次優(yōu)級用戶,即循環(huán)戶,還款能力稍差,能夠接受最低還款或者分期還款;信用不良用戶,還款表現差,經常性逾期。而信用卡代償平臺瞄準的就是第二類用戶。這部分用戶有分期還款的需求,而且重視征信,是信用卡主要的利息貢獻者。此外,這部分用戶超前消費理念較強,信用卡額度往往不能滿足其消費需求。在第二類用戶中,信用卡代償平臺通過不同的風險定價,又細分出不同的目標人群。

  大學剛畢業(yè)1年,在一家國企負責前臺工作的林雨告訴記者,自己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在4200元左右,扣除房租1500元,以及日常飲食花銷2500元,所剩無幾。“這個時候如果想買一部手機或者好點兒的護膚品,就只能刷信用卡買單。通常到了還款日,在缺少可周轉資金的情況下,就會選擇銀行信用卡分期。直到在網絡上看到一些平臺宣稱利率比銀行低,就嘗試了一把。”林雨告訴記者,其實她也沒有認真算過代償平臺的利率,只要每個月還的錢沒有虛高,在自己還款能力范圍內,她就能夠接受。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真正讓林雨對信用卡代償平臺欲罷不能的地方在于,信用卡代償平臺通過一次性還清欠款,能夠讓她的信用卡“滿血復活”。通常來說,一旦用戶選擇銀行賬單分期,那該月所還的分期金額,就是下月的刷卡額度。“‘滿血’狀態(tài)下的額度本來就很低,再繼續(xù)降,下個月就沒法過了。”林雨說。

  王峰告訴記者,像林雨一樣“寅吃卯糧”的年輕用戶不在少數,她們是信用卡代償平臺的目標群體之一。從部分平臺的情況來看,出于給信用卡“充血”考慮選擇信用卡代償的,不低于因利率便宜找過來的用戶比例。

  “這種群體可以歸類為‘畢業(yè)5年錯配期’,她們并非985、211院校畢業(yè),剛進職場,收入不高,有著強烈的提前消費的需求,收入與支出存在錯配。但這個群體多受過高等教育,會意識到還款逾期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將賬單分期。”薩摩耶金服副相關負責人此前在公開場合說明省唄的目標群體時指出,還有一類群體屬于“婚育5年錯配期”,年齡在27-28歲左右,經濟收入不錯,但結婚后由于買車、買房、生孩子等原因,消費飆升,存在還不上信用卡的狀況。這個群體,通常借的錢更多,因為需要更多資金來保證高質量的生活。

  無論是“畢業(yè)5年錯配期”,還是“婚育5年錯配期”的用戶,對應的還款利率均相對適中。而那些在36%紅線附近徘徊的平臺,他們的用戶群體又是另一種情況。

  一家利率設定在35%左右的平臺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用戶是比較偏重度的網貸用戶,主要集中在三線及以下城市。這個群體可能在信用卡上有一些瑕疵,比如會有輕微逾期的情況,因此銀行不會提供賬單分期資格。

  “機構通常通過利率、場景、額度等維度來設計不同的信貸產品,以覆蓋不同類型群體。就利率來看,每變化三個百分點,就會形成一類人群。不同的群體背后對應的就是不同的風控策略。”一名消費信貸行業(yè)從業(yè)人士曾告訴記者,信用卡代償平臺的客戶分層一定是與其風險定價相匹配的。

  逼近的“威脅”

  信用卡代償市場正在持續(xù)爆發(fā),參與者在勾勒未來藍圖時,亦面臨著來自內外的“威脅”。

  從內部來看,信用卡代償平臺的壞賬并不低。以小贏卡貸為例,截至2018年上半年,該產品的91-180天逾期率為3.62%。薩摩耶金服的整體壞賬率則由2017年的1.23%漲至2018年上半年的2.66%。而維信金科在2015、2016、2017年平臺三個月以上逾期率分別為10.5%、8.0%、8.7%,不良貸款率達到12.2%、9.6%、8.1%,(注:各平臺統(tǒng)計口徑有所差異)。

  另一方面,受前期走大量“燒錢”路線、精準定價能力不足等因素影響,部分信用卡代償平臺的盈利情況并不樂觀。維信金科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分別錄得凈虧損3.03億元、5.65億元以及1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背景下,亦有部分平臺開啟多元化發(fā)展策略,引入消費信貸等產品,以應對利潤下降的風險。

  來自外部的“威脅”可能也會讓部分信用卡代償平臺不安。“各個代償機構的放貸信息相對獨立,客戶可能拿著同一信用卡貸款,向不同的機構請求代償,最終出現多頭借貸的風險;與此同時,部分平臺為了獲取用戶,肆意降低風控標準,或者無底線下調借款費率,造成行業(yè)利潤下降。”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陳嘉寧告訴記者,這兩個問題的解決有賴于征信信息的共享以及行業(yè)監(jiān)管、自律。“林雨們”長期依賴信用卡代償平臺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視的風險點。陳嘉寧直言,信用卡代償相當于在客戶的信用卡額度基礎上進行二次授信,客觀上增加了單個客戶的風險敞口。通過代償,客戶的信用卡額度得到恢復,故其實際可以借貸的額度變?yōu)椤靶庞每ㄊ谛蓬~度+代償額度”。如果這種額度的變化超出用戶的還款能力,就會出現較大的信用風險。

  此外,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在今年5月發(fā)布的“互聯網金融新業(yè)態(tài)風險巡查公告”中指出,“信用卡代還”和互聯網金融相結合的業(yè)務模式,涉及信用卡違規(guī)套現、平臺收取高額費用和用戶信息泄露等問題。

  “信用卡代償提高了流動性,但其業(yè)務本質還不清晰。在是否構成信用卡套現、公民個人信息保護、代償利率規(guī)定等方面尚有極大提升空間。”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

  而對王峰來說,恐怕“威脅”還不止于此。“如果接下來監(jiān)管放開,BAT也來搶這塊‘蛋糕’,那我們就得考慮轉型。雖然這個可能性在短期內不會出現,但是BAT的‘虎視眈眈’確實讓我感到‘威脅’在逼近。”王峰直言,正是因為互聯網巨頭與銀行之間存在博弈,前者不敢輕易進入,這才給信用卡代償平臺留下了生存空間。

  (應受訪者要求,王峰、林雨為化名)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2-18 紫金銀行 601860 3.14
  • 12-06 華培動力 603121 --
  • 12-04 愛朋醫(yī)療 300753 --
  • 11-22 新農股份 002942 14.33
  • 11-21 隆利科技 300752 20.87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