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0億出資!銀行理財子公司來襲 與公募火拼還是合作

1170億出資!銀行理財子公司來襲 與公募火拼還是合作
2018年12月02日 02:18 經濟觀察報

“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一張榜單盡顯中國經濟的“大事”與“大勢”! “2018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火熱進行中!【點擊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業領袖

  1170億出資!銀行理財子公司強勢來襲 與公募“火拼”還是合作?

  洪小棠

  被認為將重塑資產管理版圖的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在火速開局。

  11月26日晚間,工商銀行(601398.SH)公告稱,擬出資不超過160億元設立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待核準)。同在這一晚,農業銀行(601288.SH)也“官宣”成立理財子公司,注冊資本不超過人民幣120億元。

  至此,在27家具有托管業務資質的商業銀行中,包括工、農、中、建四大行在內的20家銀行均已宣布設立理財子公司(或資管子公司)。

  根據官方數據統計,截至11月29日,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四大行合計擬出資不超過530億元,其中建行為150億元,中行為100億元。加上已經宣布設立理財子公司的招商銀行北京銀行交通銀行、廣發銀行、浦發銀行等16家商業銀行,合計最高出資資本金達1170億。

  注冊資本動輒百億的銀行理財子公司,背靠銀行母公司,在資金和渠道上的優勢不言而喻。

  被普遍認為對資管行業產生深遠影響和巨大沖擊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將會如何搭建架構開展業務,是目前業內人士最為關心的事情。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獲悉,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已經初見雛形。多家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的重要目標,是將銀行表外等業務進行梳理剝離以滿足監管標準。目前,有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在就固收交易等多個崗位尋求人才,展開籌備工作。

  拼搶賽道

  10月19日,銀保監會發布了《商業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管理辦法”),對銀行理財子公司各項業務的開展做出詳細規定,其中包括允許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不設置理財產品銷售起點金額,允許子公司發行分級理財產品等規定。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銀行理財子公司主體身份的確認,以及上述細則出臺給出了很大的想象空間。

  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獲悉,宣布成立理財子公司的多數銀行已經進行了內部的人員、組織架構和資管業務的調整。如招行、工行等部分銀行在發布公告前就已在市場上就理財子公司的投資業務和固收交易等崗位進行了一輪招聘,目前部分人員已到崗。

  一家已設立理財子公司銀行的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們內部已經完成了公司化改制,將原有資管業務部門整個移到子公司,現有銀行資管的存量產品也會被帶到銀行理財子公司。”

  該內部人士同時透露,在資管新規過渡期,存量產品接到理財子公司后再做安排,目前還是理財子公司剛剛成立的初級階段,業務的重點還是會延續之前業務,主要考慮到對以往的客戶風險偏好和目前的人員組成等因素。“現在我們理財子公司還沒有在市場上挖人的動作。”上述內部人士表示。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公募將成為銀行理財子公司未來“挖人”的重點領域。

  有某公募基金產品部人士對記者透露,有銀行理財子公司人員陸續拜訪多家公募基金學習經驗,其實想物色合適人選準備挖人。

  另有公募基金內部人士表示,按以往經驗,目前整個銀行體系的薪酬結構與基金公司的薪酬結構仍存一定差距,但未來差距可能存在基金公司向下,銀行體系向上的雙向靠攏。該人士透露,“此前部分市場化的股份制銀行招了一些人,因為薪酬結構問題,特別好的請不動,請去的人因為銀行資金體量特別大,管幾百億規模的產品,由于缺乏管理這么大規模資金的經驗,突然承受非常大的壓力,也存在能力和價格層面上不匹配的狀況。”

  而在尚未申請設立理財子公司的銀行中,據記者采訪獲悉,有部分銀行表示目前已在籌劃理財子公司或正在走申請流程。

  公募的擔憂

  面對“含金湯匙出生”的理財子公司密集設立,不少公募人士表達了對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擔憂。

  “設立理財子公司的消息我們一直在密切關注著。”一位銀行系公募基金人士表示,“擔心總行設立子公司后在渠道上會影響我們的基金銷售。”

  有公募基金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銀行理財子公司因背靠母公司資源、具備固收業務優勢、投資范圍廣泛等優勢恐將對公募業務帶來“搶生意”的危險。

  天弘基金固定收益機構投資部副總經理姜曉麗認為,“銀行可以直接面向客戶及融資企業,在渠道及資產端有優勢。而基金公司在凈值化產品的管理上具有較強的投資策略和擇時能力。未來只有在投研實力上有比較好積淀的公司,充分發揮凈值化管理方面的能力,才能夠跟銀行有互補的需求。或者基金公司另辟互聯網等第三方渠道,不靠銀行渠道,這才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在渠道端與銀行理財的競爭。如果說完全跟銀行的理財子公司去搞同質化競爭,那基金公司優勢并不大。”

  北京一位公募基金銷售人士表示,“銀行還是在固收方面具有更多優勢,加上政策規定可以配置非標資產等,固收業務方面可能對我們造成的壓力更大。”“在資管新規的背景下,理財子公司未來主要是承接過去銀行體內的理財業務,其職能與公募基金趨同。”天弘基金的基金經理王昌俊認為,過往這幾年,雖然公募基金的固收產品的規模發展較快,但是更多分流于潛在的銀行負債資金,如果未來公募的固收產品缺乏特色,未來發展的前途并不樂觀。而短期看,銀行理財子公司剛剛成立,在凈值型產品管理能力方面或還有所欠缺,在投研能力上同公募基金相比仍存在差距。

  王昌俊認為,現在可以看到銀行理財大多數的新產品更多集中于偏類貨幣的產品上,相比而言,對于偏凈值型產品的發行與銷售,趨勢還是比較緩慢的。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認為,由于理財子公司成立運營、主動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才儲備均需要一定時間,可能短期內對市場不會造成較大影響。長期來看,銀行系理財子公司模式成熟以后,會對基金公司及公募市場的格局產生較大影響。

  “火拼”還是合作

  從產品形式上,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公募基金的確在進一步趨同;但在部分銀行人士看來,公募機構和理財子公司的正面“火拼”還為時尚早。“銀行理財的客戶主要是那些買帶有預期收益率產品的人,這些人的風險偏好很低,很難容忍虧本或產品凈值的回撤。”東北地區一家國有大行人士坦言,“資管新規之后,銀行首先要做的是挽留這部分客戶,那么在投資端也必然是首先傾向于固收、同業以及非標這些領域,這也是銀行的優勢。”

  此外,有業內人士認為,銀行理財子公司中短期內與公募機構之間開展的合作反而可能多于競爭——由于銀行具有渠道優勢,理財產品規模通常遠勝于公募機構,有分析指出銀行理財子公司以委外方式進行對外投資的可能性仍然較高。“過去銀行理財采取委外的方式進行投資,并不是因為銀行理財不能直投債券,也不是因為沒有理財子公司這樣的治理安排,而是不同機構間的市場分工決定的,銀行理財這樣的大資金實際上扮演FOF的配置盤,而委外基金更多承擔交易職能。”興業銀行投行與金融市場一位人士稱,“和基金公司相比,銀行無論從資金量還是人才,都是沒有交易優勢的,委托給公募或券商資管管理是更劃算的選擇,這種合作也不會因為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就終止了。”

  記者發現,《管理辦法》也的確給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委外預留了空間。《管理辦法》規定,“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可以再投資一層由受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依法監管的其他機構發行的資產管理產品,但所投資的資產管理產品不得再投資公募證券投資基金以外的資產管理產品。”

  “這說明如果底層資產是公募基金,那么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產品最多可以嵌套兩層。”前述興業銀行人士解釋稱,“這說明如果做嵌套投資,是鼓勵銀行理財子公司向公募基金去投資的,這反而會給委外業務‘正名’。”

  在前述國有大行人士看來,銀行理財業務中投資失敗的“擔責文化”也將影響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運作風格。

  “無論是非標這種融資類業務,還是債券投資,一旦出現風險暴露,那么投資經理往往會承擔比較大的責任;但這點在公募行業表現的并不明顯,即便基金經理買了出了問題的股票或債券,他的工作并不會受到影響。”前述國有大行人士表示,“所以銀行的投資經理和交易員在策略上會比公募基金更穩健,而不是單純追求更高的收益。”

  在該人士看來,銀行在銀行理財子公司設立先期去比拼權益類市場的可能性并不大。

  “找一些能做交易的人管產品固然好,但也會承擔更高的成本和來自市場競爭的壓力,基金市場就好做嗎?”前述國有大行人士反問道,“銀行的打法通常更穩健,不會全力發展短處,然后再來和其他機構的長處去比拼。”

  仍受凈資本約束

  雖然理財子公司的競爭優勢被很多業內人士看好,但也有銀行人士指出,和公募基金的輕資產相比,銀行理財子公司仍然有一項“阿克琉斯之踵”,那就是凈資本約束。

  “監管層定義銀行理財子公司時,并沒有將其完全看作輕資產機構,因為仍然提出了凈資本約束的要求。”一位股份制銀行金融市場部人士表示。《管理辦法》中規定,銀行理財子公司應當遵守凈資本監管要求。相關監管規定由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另行制定。這也意味著,繼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發布后,有關理財子公司的凈資本管理規則也有望出臺。

  凈資本約束對于資管機構的規模影響可見一斑。以近年來的基金子公司發展為例,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在缺乏凈資本約束的2017年之前,基金子公司從無到有,將其整體規模擴張至10萬億。然而,在2016年底證監會發布《基金子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后,基金子公司的管理規模一度從2016年底的10.5萬億腰斬至2018年三季度末的5.63萬億。

  而在基金子公司實施凈資本約束后,不少基金公司也選擇開始為子公司進行增資——例如工銀瑞信資本、建信資本兩家子公司分別獲增資達10億元,而另有華夏、天弘、中郵、招商四家公募子公司獲得增資不少于3億元。

  “雖然銀行理財子公司有關非標額度等規定,脫離了之前8號文不超過母行總資產4%的額度限制,但是凈資本這一約束仍然被寫入了管理辦法,這意味著理財子公司的規模并不是無限擴張的,而是要受到資本金這條緊箍咒約束的。”前述金融市場部人士表示,“每家銀行的出資額未來也會決定其可能開展的資管規模空間。”

  不過,從目前擬設立的銀行理財子公司看,幾十億至上百億的注冊資本,未來凈資本的撬動空間還是可想象的。

  有分析人士指出,凈資本的約束也將促使銀行理財子公司盡可能地開展高等級債券投資等低風險業務,進而節省風險資本占用,以擴大資管規模的“潛在天花板”。

  “雖然目前凈資本的相關規定沒有出臺,但按照風險計提原則,風險等級越高的底層資產,需要消耗更多的風險資本,而股票等權益類資產很有可能對風險資本有很高的占用。”一位股份制銀行資管部人士表示,“理財子公司早期可能更多會投資一些高等級債券,或者做一些收益曲線更平滑的產品,例如FOF,這樣會在確保收益穩健的同時更好的滿足監管指標的要求。”

  相比之下,公募基金則并沒有滿足風險資本覆蓋的壓力。“銀行看似比公募有渠道和資金優勢,但公募機構沒有資本金的負擔,屬于輕裝上陣。”前述股份行資管部人士稱。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2-18 紫金銀行 601860 3.14
  • 12-06 華培動力 603121 --
  • 12-04 愛朋醫療 300753 --
  • 11-22 新農股份 002942 14.33
  • 11-21 隆利科技 300752 20.87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