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國兩會丨科技部部長:科技型中小企業去年增加就業200多萬
王俊 侯少卿
今日上午,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科技部部長萬鋼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5年來我國科技創新發生了哪些明顯的變化?今天(3月10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科技部部長萬鋼先列舉了克隆猴、悟空、墨子、北斗組網、天眼等科技成果,隨后用數字說話:目前已有4200多家眾創空間、150多家國家高新區等,服務了近40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去年新增的就業就有200多萬。
“我們的戰略高技術逐步走向了世界的前列,大家可以在各個方面看到。”萬鋼說,“比如在航天、深海、超算、核電這些領域都逐步走向世界的前列。基礎研究得到了加強,像量子糾纏、外爾費米子、胚胎干細胞包括最近的克隆猴,這些技術研究的成果逐漸地也產生了世界性影響。悟空、墨子、北斗組網這些科學實驗衛星,為我們的深空探測、定位導航、環境監測起到了越來越大的作用。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也就是天眼,還有上海光源等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取得很好的進展。”
5年來科技創新有力支撐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民生改善。萬鋼笑稱,“我這幾天挺有眼福的,看了一下《厲害了,我的國》,十分感動。橋、水、陸、港,一大批基礎建設工程中科技創新都起到了作用,重大專項推動著移動通信、大飛機、新藥研制、傳染病防控等重點領域實現了重大跨越,像高鐵、新材料、特高壓、風光水可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產業快速發展起來,我們身邊都能夠感受到”。
萬鋼表示,科技創新的力量從過去的科技人員為主向社會大眾轉變。在“雙創”熱潮中產生的眾創空間,有效服務了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目前,已經有4200多家眾創空間、3000多家科技企業孵化器、400多家企業加速器和150多家國家高新區,形成了創新服務的一個生態網絡、生態環境,服務了近40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去年新增的就業就200多萬。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