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話題不斷 “日本制造”走下神壇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王亞宏
在全球制造業領域,“德國制造”與“日本制造”曾經是兩則神壇上的傳說,不過近兩年來光環卻都在逐漸消退。“德國制造”本來意味著可靠與精密,但柴油車的大規模排放造假卻動搖了這一信念。至于“日本制造”受到的沖擊更是大得多,從神戶制鋼造假到高田氣囊召回,密集發生的丑聞讓當年的金字招牌遭遇一記記實錘,“日本制造”已經逐漸褪去光環。
“日本制造”名片頻現污點
“新干線”一直是日本制造業的名片之一。自從1964年10月東京奧運會前夕開始通車營運以來,作為全世界第一條投入商業營運的高速鐵路系統,“新干線”成為“日本制造”的重要象征,并在全球范圍積累了顯赫的名聲。早期日本的“新干線”和法國TGV、德國ICE一起,并列為世界高鐵三巨頭。近年來又和中國高鐵在全球爭奪市場,在印度、泰國、英國等地直接交鋒。
然而近期以安全和準時聞名于世的“新干線”卻被爆出了重大安全隱患。東海道山陽新干線“希望號”列車的底盤車架之前發生龜裂的問題,西日本旅客鐵道與車架的制造方川崎重工業近日在調查后公布結果稱,由于后者在制造過程中將底面的鋼材削到了比應有標準更薄的程度,可能導致強度不足從而引發開裂。日本運輸安全委員會認為,這是容易導致嚴重事故的故障,對此將保持嚴厲態度。
擅自偷工減料的川崎重工是日本老牌生產商,起家于明治維新時代,從1906年起就開始生產鐵路車輛,但正是這家有超過百年生產經驗的老廠卻出現了嚴重質量問題。出現裂縫的車架由川崎重工制造于2007年,當時在焊接其他零部件時削薄了底面的一部分,結果導致鋼材厚度低于產品設計說明書中確定的7毫米的標準,最薄的部位只有4.7毫米。在發生問題的車架底面還發現了被認為在焊接時出現的裂痕。可能正是以焊接部位的裂縫為起點,長時間行駛后開裂逐漸擴大。在發現時,鋼架的兩側的裂縫長度達14厘米左右,再擴大3厘米車架就可能整個斷裂。
據調查,日本川崎重工業交付的147輛列車均存在同樣的問題,因此將依次實施更換。可“新干線”的零件雖然可以迅速更換,但受損的信心卻沒那么容易恢復。目前日本正在致力于向海外出口新干線。川崎重工還有望參與印度規劃中的高鐵項目,這時爆出的安全問題將給相關出口投下陰影。
汽車產業接連爆出問題
“新干線”出現偷工減料只是近兩年來“日本制造”遭遇的系列丑聞中最新的一起。從2017年以來,日本制造業巨頭神戶制鋼所、三菱材料和東麗的子公司等企業篡改產品檢測數據的問題相繼曝出。汽車業是日本制造的拳頭產品,因其復雜的供應鏈帶動了眾多產業的發展。但是即使是這個孕育出大名鼎鼎的豐田生產體系的產業,也相繼爆出眾多問題。
豐田生產體系通過賦予員工自主權并信賴他們會在發現問題時停止制造過程,這徹底變革了全世界汽車生產的裝配線。然而正是這個曾經引領全球汽車風潮的行業,卻受到了一連串丑聞的侵襲。
先是去年年中全球第二大安全氣囊生產商日本高田因為難以支付產品缺陷賠償金而宣告破產。緊接著整車生產企業也被曝出虛報油耗,三菱和鈴木兩家企業采取了作弊手段,獲取有關燃效的國家認證,比如鈴木所有的測試都采用室內進行,不受室外復雜環境干擾,因此數據靚麗但實際卻水分很大。此外,另一家日本主要汽車生產商日產也不干凈,被曝出日產在日本國內的6座工廠,使用無資質的人員對車輛進行出廠檢查,從而也帶來安全隱患。
以上這些問題算是每家企業都有各自的問題,而作為上游廠商的神戶制鋼出現問題,則是一門“地圖炮”,將基本所有日本車都囊括其中。日本第三大鋼鐵制造商神戶制鋼所篡改鋁制零部件質量數據的問題幾乎牽扯到全球近半的汽車生產商,因為神鋼不但在日本國內向日產汽車、本田、三菱汽車、斯巴魯和馬自達等5家汽車企業供應了相關零部件,美國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兩家巨頭也使用了神鋼的產品。所有使用了神戶制鋼所篡改性能數據零部件的汽車萬一遇到安全性問題,可能都需要進行召回和更換零部件。
“工匠精神”不斷衰弱
二戰后的日本以制造業為立國之本,并涌現出一大批世界級的制造企業。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曾經自豪地表示“當美國人忙于培養律師時,我們更加忙于培養工程師。”
強大的制造業在上世紀80年代給了日本“可以對美國說不”的底氣,不過自那之后日本的制造業開始相對滑落,尤其是本世紀來制造業在日本GDP比重已從最初的四分之一已經下滑到不足五分之一。
日本制造業不但占比下降,還面臨生產率下滑的困擾。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制造業的勞動生產效率創下了1995年以來的歷史新低。勞動生產效率是表示每位勞動者的勞動效率達到多高的數值,2015年日本為9.5063萬美元,比5年前減少了10%。在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29個主要成員國中排名第14位。日本2000年之前一直在經合組織主要成員國中排名第一,但后來排名大幅后退,失去了優勢地位。
日本制造業光環不再是多種原因導致的。從大環境上看,制造業下滑與日本老齡化社會密切相關。由于面臨人口減少問題,一方面日本國內市場中長期內將出現萎縮,海外的本地化生產則不斷推進。無視結構性變化,依賴工廠一線的以往的方式已經逐漸跟不上時代。另一方面,由于適齡勞動力減少,曾經讓盛田昭夫自豪不已的工程師大軍也出現萎縮。
此外,在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中,不少日本企業內部普遍出現員工士氣低落、職業道德下降的現象。員工的責任感和“熱愛公司”的精神,已經大大不如以前了,曾經引以為豪的“工匠精神”也在衰弱,而為了保持表面的競爭力,一些企業不得已使用造假這種手段。在失去“工匠精神”的支撐后,日本制造業光環正在散去。
責任編輯:關海豐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