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頤:關于信用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3日 01:30 經濟觀察報
雷頤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leiyi5684@vip.sina.com “晉商熱”使“票號”為人熟知。其實,大約產生于明代嘉靖年間以存取、放貸款為主要業務的“銀號”(也稱錢莊),要比票號產生早得多。明、清北京一直是都城,長期是政治中心,商業也十分繁榮,因此銀號業非常發達。 存取款、放貸款這種金融業本質上是主客雙方彼此的信用。唯其如此,金融業又給不講信用的商家提供了“賺大錢”(其實叫“騙大錢”更準確)的機會。一些銀號經不起巨大的利益誘惑,欺詐騙錢之事時有發生,為此,清政府對經營錢鋪的商人原則上曾提出“五家互出保結”的要求,以防奸商“關鋪潛逃”。當時京城生活指南手冊性書籍、主要為外省暫居京城的行旅客商之需而編纂的《都門紀略》就提醒說:“京師錢鋪,時常關閉?蜕虛Q錢,無論錢鋪在大街小巷與門面大小、字號新舊,必須打聽錢鋪虛實。不然,今晚換銀,明日閉門逃走,所開錢帖,盡成廢紙! 然而,在這種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金融業競爭中,“恒和”、“恒利”、“恒源”、“恒裕”這“四大恒”卻是赫赫有名的幾百年老店,被稱為“都中錢肆巨擘”。這“四大恒”都在東四牌樓附近,據 《舊京瑣記》記載:“官府來往存款及九城富戶顯宦放款多依之。市民也以握有‘四恒票’為榮。時有頭戴‘馬聚源’、身穿‘瑞蚨祥’、腳踩‘內聯升 ’、腰纏‘四大恒’之說”。“四大恒”開出的銀票成了京城最受歡迎、最體面的硬通貨。雖然近代銀行業的興起使傳統的銀號逐漸萎縮,但那種講求信譽、以誠信為本的經營之道,還是令人欽佩的。從近人齊如山《北平懷舊》中記載的一則史實,便可略窺一斑。“同治末年,四恒之一的恒和銀號關門歇業了,但他有許多銀票在外邊流通著,一時收不回來。彼時沒有報紙,無處登廣告,只有用梅紅紙半張,印明該號已歇業,所有銀票,請去兌現等字樣,在大道及各城鎮中貼出,俾人周知。然仍有許多票子,未能回來,但為信用必須候人來兌,等了一年多,還有許多未回,不得已在東四牌樓西邊路北,租了一間門面房,掛上了一個錢幌子,不做生意,專等候人來兌現。如此者等了二十年,光緒庚子才關門”。 同治末年是19世紀70年代中期,光緒庚子是1900年,等了大約四分之一世紀,直到義和團進京、八國聯軍占領北京,京城大亂、遇到這種“不可抗拒外力”時才關門走人。筆者工作單位緊鄰東四牌樓附近,現在每每路過這里,不免遐想那間為兌現租了二十多年的“門面房”究竟是否還在這里?可還有如此“信用”近癡的商家?喪失已久的誠信之魂,還招得回來嗎? 如果招不回誠信之魂,在誠信嚴重匱乏情況下建立現代市場經濟體系,確實困難重重。因為現代市場經濟的實質就是信用經濟。在市場經濟早期,市場、交易范圍狹小,大多是熟人之間的交易,交易手段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甚至“以貨易貨”的“即時完成”,欺詐不易發生,因此信用的作用并不突出。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交易范圍不斷擴大,從地方擴大到國家、世界,交易大多是在陌生人之間發生,“交”與“易”很難即時完成。因此,現代市場經濟也只能是信用經濟。如果大家都不講誠信,不講信用,收款不付貨或收貨不付款,交易鏈條立即斷裂,市場隨之崩潰。由此觀之,當一個社會連熟人都要欺騙、以至產生了“殺熟”這一專有名詞時,足證誠信缺失已到何種程度。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