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輪通脹不可能在短期內結束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2日 05:00 21世紀經濟報道
文/周春生 馮科 編者按: 今年恐怕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 此話不假。從2003年到2006年,中國經濟實現了連續四年的“高增長、低通脹”。2007年通脹開始抬頭,但最后11.4%的增長率還是讓人印象深刻。在1月CPI上漲7.1%之后,政府提出了CPI全年漲幅4.8%的目標。但在2月CPI上漲8.7%的數字公布后,眾多機構都上調了全年的預測數值,大部分都高于4.8%。3月18日,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也坦言,“實現這一目標是不容易的”。 也許,現在對于中國政府和社會各界來說,最重要的將是搞清楚通脹的原因和程度,下定決心遏制通脹。文章歡迎讀者來信交流,郵箱guchongqing@gmail.com。(文/谷重慶) 眾所周知,衡量通貨膨脹率的物價指數包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和GDP平減指數。通常人們把CPI作為觀察通脹水平的重要參考指標,因為這一指標和社會大眾的生活水平息息相關。 不容樂觀的食品價格 繼2008年1月CPI漲幅創出1997年以來的月度新高達7.1%后,2月份CPI漲幅再創新高,達8.7%。從CPI的八大類別構成中來看,2月份CPI的高企,主要是由于食品價格大幅上漲所致,其對CPI上漲貢獻度約為90%。而食品價格上漲的原因,則主要是雪災以及春節等因素所引起的。相比春節消費增長所導致的物價上漲慣性,雪災的影響將會更長一些。今年年初,我國南方多個省份遭遇了50年罕見的雪災,農作物受災面積1.77億畝,絕收2530萬畝,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111億元,今年的糧食收成面臨巨大的考驗。由此也可以看出,今年CPI難以大幅回落。 另一方面,從全球的范圍來看,生物能源的發展以及農產品作為工業企業原材料需求的增加,使得農產品價格仍將維持穩步上漲的趨勢。根據國家糧油中心數據,2007 年中國玉米年度總消費量預計達1.430 億噸,工業消費預計達到3100 萬噸,占比達21.7%,較上年度提高350萬噸;2007 年國內豆油年度總消費量達到930萬噸,工業及其他消費預計達到80萬噸,占比8.6%。同時,國際農產品價格對于國內輸入性的價格上漲也存在較大壓力;根據農業部2007年12月份的數據,美國玉米到岸稅后價比同期國內玉米到港價每噸高出700 多元;12月份美國墨西哥灣,硬紅冬麥到岸稅后價比同期國內優質麥運到銷區的批發價每噸高2000多元;據測算,12月下旬,山東地區進口大豆稅后價比當地國產大豆采購價每噸高300元左右。國內外的價差對國內價格上漲的壓力很大。 此外,從國際供求關系看,世界谷物儲備減少,全球糧食市場供給趨緊將支持價格趨勢性上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1月13日發布報告預計,世界谷物儲備將降至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全球糧食市場供應趨緊、價格高企的局勢短期內難以緩解;生物燃料生產在近一段時期“吃掉”了近1億噸谷物,成為谷物市場重要的消費源之一。其中,用于生產生物燃料的玉米約為9500萬噸,占世界玉米消費總量的12%左右。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