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國經濟的真實溫度,見證逐夢時代的前行腳步。誰能代表2019年度商業最強驅動力?點擊投票,評選你心中的“2019十大經濟年度人物”。【我要投票】
原標題:中國經濟在抵御下行壓力中顯現韌性和亮點(經濟形勢理性看)
王一鳴
今年以來,面對更加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有力有效應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挑戰,保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中國經濟在抵御下行壓力中顯現韌性,在應對挑戰中呈現亮點。
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長6.2%,增速雖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仍處于年初確定的6%—6.5%的預期目標區間。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90%以上的經濟體增速回調,國際貿易摩擦不斷升級,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持續蔓延,主要國際機構紛紛下調今明兩年的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預期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在高基數上保持6%以上的增速,邁上新的更高平臺,顯現出發展韌性和潛力。
對于當前中國經濟,需要從更長的時間跨度去把握。自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在波動中持續放緩。經濟持續下行,有國際金融危機后全球經濟環境變化等周期性因素的影響,但主要是受到內生結構性因素的影響,最根本的是經濟增長由高速轉向中高速的階段性變化。從國際經驗看,追趕型經濟體在經歷高速增長階段后,當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000—13000美元后,都有類似的變化過程。我國2015年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1000美元(按2011年不變價計算),已進入這個變化階段。從一些實現成功追趕的經濟體發展過程看,高速增長階段結束后,經過或長或短的過渡期,都會進入5%左右的增長階段。目前我國的經濟增速,從國際比較視角看仍屬于較高的增速。我們要從長期大勢認識經濟形勢。當前,我國經濟雖然面臨下行壓力,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但這些都是經濟轉型必然要經歷的陣痛。只要化壓力為動力,倒逼改革開放加快步伐,就能讓中國經濟這艘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現在有人擔心明年中國經濟增速會不會“破6”。事實上,6%并不是特別的分水嶺,增速略高一點或略低一點不是主要問題,關鍵仍要看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這不是說速度不重要了。增長速度過低,就業難以保障,結構調整難以推進,宏觀杠桿率也難以穩住。在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還是要保持中高速增長。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對此必須保持清醒認識,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就要求把穩增長放在重要位置,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高質量發展中化解矛盾、應對挑戰,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就業保持總體平穩
今年前10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93萬人,提前實現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的目標。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仍處于較低水平。在經濟面臨新的下行壓力,特別是在外部環境變化對就業形成較大沖擊的情況下,我國就業保持總體平穩,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就業保持總體平穩,與我國產業結構由工業主導轉向服務業主導是分不開的。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4.0%,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服務業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更強,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明顯增大。據國家統計局測算,目前經濟每增長一個百分點能夠帶動200萬人就業。與此同時,平臺就業、網絡就業等新就業形態的發展,為下崗工人、返鄉青年、新生代農民工等創造了大量彈性大、靈活性強的就業機會,有效緩解了就業壓力。更重要的是,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穩就業,今年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強化支持就業的政策導向,增加對企業的穩崗補貼,加強對重點群體的職業培訓和就業幫扶力度,緩解了經濟下行對就業的沖擊。
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就業總量壓力仍然存在,結構性矛盾更加凸顯,就業問題仍不可低估。今年以來,部分地區、部分行業、部分企業隱性失業現象增多,青年人調查失業率仍處于高位,就業形勢仍較為嚴峻。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把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繼續解決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強對各類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幫扶,支持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發展,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
減稅降費成效初顯
今年以來,我國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前三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7834億元,預計全年將超過2萬億元。這些舉措對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市場預期,激發市場活力,促進企業加強研發、增加投資和擴大就業等發揮了積極作用。從前10個月新登記的市場主體數據看,日均新登記企業接近2萬戶,在去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繼續較快增長。
近年來,我國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以營改增和調低增值稅為重點推動稅制結構改革,在營改增全面推開后,實施下調增值稅稅率、社保降費、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等多項政策,對緩解外部環境變化的沖擊、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考慮到減稅降費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的滯后性,隨著時間推移,政策效應會逐步釋放,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進一步顯現。
在經濟增速放緩、減稅降費力度持續加大的情況下,收支平衡壓力會明顯加大。對此,我們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嚴控行政經費等一般性支出,通過整合壓縮專項轉移支付、盤活沉淀資金,加大對民生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投入。同時,加大違規涉企收費治理力度,確保減稅降費政策更加直接、公平、普惠地落到實處。
發展新動能增勢較快
今年以來,雖然工業生產增幅有所回落,但結構調整持續深化,產業升級動能持續增強。前三季度,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8.4%和8.7%,增速分別快于規模以上工業2.8個和3.1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14.1%,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1—10月份,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4.2%,快于全部投資9.0個百分點。
隨著增長階段轉換和消費結構升級,我國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正呈現新特點。從產業內部結構看,傳統制造業在陸續達到峰值后占比不斷下降,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穩定提高,制造業服務化趨勢推動生產性服務業比重持續提升。從產業形態看,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運用,電子商務、平臺經濟、網絡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迅猛發展。總體上看,產業結構調整已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舉,以高技術制造業、“互聯網+”、生產性服務業為代表,符合價值鏈升級方向的產業,以及健康、文化、娛樂等符合消費升級方向的產業,投資和產出均保持較快增長。
同時也要看到,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產業基礎能力不強、產業鏈水平不高的問題仍較為突出,要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推進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推動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為全面提升經濟效率和國際競爭力、實現更具創新性和更高質量發展創造條件。
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居民收入穩定增長,促進消費潛力持續釋放。雖然前10個月實物商品零售增長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服務消費增速保持在10%以上。養老、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保障水平持續提高。精準脫貧加力顯效,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較快增長,貧困地區面貌不斷改善。
消費結構升級的態勢說明,我國人民生活在持續改善。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體擴大,消費結構向高端化、個性化、多樣化方向發展,居民消費從注重量的滿足轉向追求質的提升。服務消費比重持續提高,旅游、文化、教育、養老等領域成為新的增長點。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滲透推動消費方式變革,網上零售迅猛發展。今年前10個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6.5萬億元,增長19.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9.5%,比上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消費場景日益廣泛多樣。網上零售持續向農村下沉延伸,改善了農村消費環境,農村市場加快轉型升級。此外,對特色優質消費品的進口需求增長較快,也印證了隨著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斷壯大,居民對高端消費品需求不斷擴大的趨勢。
也要看到,受到食品價格特別是豬肉價格上漲的影響,近幾個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過快,10月份漲幅達到3.8%,對中低收入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對于這一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出臺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保供穩價措施,要求落實好省負總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切實保障城鄉居民“菜籃子”產品需求。同時,各地全面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責任編輯:李昂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