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現金類理財產品走俏,年末含權產品“蠢蠢欲動”

去年現金類理財產品走俏,年末含權產品“蠢蠢欲動”
2024年02月05日 14:01 市場資訊

  華夏時報記者盧夢雪 冉學東 北京報道

  2023年理財市場總結終于出爐。

  近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3年)》(下稱“《報告》”)。《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銀行理財存續規模在一季度下降后逐季回升,截至年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回升至26.80萬億元。

  雖較2023年6月末,銀行理財市場在存續規模和產品數量方面均有所回升,但2023年末市場的存續規模仍未重回高峰時期,較2022年末較年初降低了3.1%。

  在震蕩中逐步復蘇,2023年銀行理財市場規模雖首次被公募基金超越,但憑借“穩健”策略,正逐步“收復失地”。《報告》顯示,年內銀行理財市場投資者數量不斷增加,全年累計新發理財產品3.11萬只,募集資金57.08萬億元,為投資者創造收益6981億元,風險偏好為一級(保守型)、四級(成長型)和五級(進取型)的個人投資者數量占比較年初均有所增加。

  相關分析人士向記者指出,2024年現金管理類產品或將延續走俏趨勢,但面對投資者偏好兩極分化的情況,則需持續提高產品投研能力、創新能力,并加強投資者教育,建立完善的客戶管理系統提升投資者理財體驗。

  市場風險偏好持續下降,存款理財化趨勢凸顯

  《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共有228家銀行機構和31家理財公司累計新發理財產品3.11萬只,累計募集資金57.08萬億元。截至2023年末,全國共有258家銀行機構和31家理財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共存續產品3.98萬只,較年初增加14.86%,存續規模26.80萬億元。

  從理財發行主體來看,理財公司仍是銀行理財市場的主力軍,銀行正逐步退出理財發行市場。截至2023年末,理財公司存續產品數量1.94萬只,存續規模22.47萬億元,較年初上升1.01%,占全市場的比例達到83.85%。

  2022年贖回潮和破凈潮之下,銀行理財市場遭遇了信任危機;2023年9月,債市再次?幅回調,理財產品收益率在波動中趨于下行,連續沖擊之下,銀行理財規模在今年年中首次被公募基金超越,失去了資管市場“頭把交椅”的地位。

  與此同時,2023年銀行存款三迎“降息潮”。2023年6月、9月和12月三次調降后,國有大行三年定存掛牌利率擊穿2%整數關口,降至1.95%,存款利率正式叩響“1時代”大門。

  面對這樣的市場情況,理財公司積極求變,產品主打“穩中求進”,一方面積極推出低風險、持有期靈活產品補足投資者求穩需求,另一方面從估值端出發,推出攤余成本法估值、混合估值產品,提高投資者持有體驗。

  于是,在存款降息潮和理財公司積極調整之下,居民投資行為出現了“存款理財化”的特征,銀行理財的低風險產品一級(低)、二級(中低)實現了3月、6月、9月階段性沖高,普益標準數據顯示,兩類低風險等級產品規模年內分別增長14.98%、3.71%。

  表現在資產配置方面,《報告》顯示,債券、現金及銀行存款成為銀行資產配置的大類資產中占比最大的前兩類資產。而相較于2022年末,債券類資產占比下降了5.1個百分點,而現金及銀行存款占比則上升了9.2個百分點。

  同時,隨著銀行理財市場愈發規范化,產品愈發多元化,2023年,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達1.14億個,維持增長態勢,同比增長17.84%。其中,個人投資者數量新增1686.29萬個,機構投資者數量新增38.65萬個。

  不過,雖規模較2023年中已有所回升,但基金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國境內145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27.6萬億元,銀行理財規模尚未重回資管行業頭把交椅的位置。

  投資者風險偏好兩極分化

  值得一提的是,雖投資者風險偏好整體下行,但較為激進的投資者占比也在提高,在投資者風險偏好方面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

  《報告》顯示,截至2023 年末,持有理財產品的個人投資者中數量最多的仍是風險偏好為二級(穩健型)的投資者,占比33.95%。風險偏好為一級(保守型)、四級(成長型)和五級(進取型)的個人投資者數量占比較年初均有所增加,分別增加2.02、0.14和0.46個百分點。

  低風險產品方面,截至2023年末,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8.54萬億元,占全部開放式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比例為40.32%,較年初上升2.02個百分點。雖仍不及2022年末規模,但是較2023年上半年末規模增長1.33萬億元。

  “我認為2024年現金管理類產品或將延續走俏趨勢。”普益標準研究員李振宇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一方面,從風險偏好角度來看,銀行理財投資者風險偏好仍然較低,且一級(保守型)投資者數量占比增長,這使得低風險的現金管理類產品的正好契合多數投資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在我國存款利率持續調降的背景下,或將出現存款向理財產品“搬家”現象,而原有儲蓄本身偏好低風險,增加了現金類理財受到青睞的可能性;此外,現金管理類理財流動性高、投資門檻低,潛在客群較為廣泛,這也為其在2024年持續走俏增加砝碼。

  而對于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含權類產品無疑是其“心頭愛”。2023年,“債強股弱”的資本市場表現使得跟股市強關聯的權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的產品收益率走勢震蕩,但理財公司仍未停止對權益類產品的探索。

  近期,招銀理財、平安理財、民生理財、光大理財和華夏理財等機構陸續推出“含權”產品,招銀理財一款混合類產品募集金額達到了13.54億元,多家理財公司也表示出對后續權益市場的信心。

  李振宇在受訪時建議,投資者風險偏好兩極分化的情況下,理財公司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來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一是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二是加強投資者教育;三是提升創新能力,持續研發和創新理財產品,并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四是建立完善的客戶管理系統,對投資者的交易歷史、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等信息進行記錄,通過深入分析投資者的相關信息,為其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和產品推薦。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琳琳

理財 理財產品 報告 投資者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2-21 龍旗科技 603341 --
  • 02-08 肯特股份 301591 --
  • 01-30 諾瓦星云 301589 126.89
  • 01-30 上海合晶 688584 22.66
  • 01-29 成都華微 688709 15.69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