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大佬戴志康投案自首 P2P最大地雷全面引爆?

地產大佬戴志康投案自首 P2P最大地雷全面引爆?
2019年09月02日 08:10 吳曉波

  來源: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文 / 巴九靈

  P2P從第一天起,就不是互聯網金融,它是一個有了網頁的非法集資產業。

  ——馬云

  昨天,很多金融界、地產界的朋友給小巴發了條消息,關鍵詞大致離不開以下幾個:戴志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投案自首。

  隨后,更多具有“嘲諷”意味的細節被挖出:

三天前發出的致用戶的第二封信里,戴志康曾表態“不甩鍋、不跑路、不失聯”;

兩三年前曾被媒體問及怕不怕政策有變,他回答說:“我們在行業里已經處于領先,所以政策隨便怎么出,我們都不會被政策擋在門外。”

  是啊,戴志康一直有足夠的自信。這個92派的企業家,是中國資本市場明星級、大師級人物:

  人民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畢業,曾在中信銀行、海南證券等機構任職,組建中國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富島基金時年僅28歲,同年,300萬資金創立的上海證大最終成長至百億級。

  之后無論是從資本市場轉戰地產,還是從地產轉戰金融、文化,戴志康從未被標注為失敗者。過去十幾年,他的頭銜一直在“私募教父”“地產大佬”“資本大鱷”之間無縫切換。

  在警方發布正式公告前,沒人能想到這么一個人物,在扛過了股市泡沫、信托危機后,最終會栽倒在P2P上。

  但仔細想來,這場“潰敗”并非毫無預兆。

  2010年,證大開始做小微金融,那時距離P2P以“舶來品”的身份進入中國,已經過去了4年。

  2015年,中國迅速成長為全球第一大P2P市場,最高峰時有2600多家平臺。證大系的微金融公司也在全國建立了300多個分支機構和網點,客戶百萬級,貸款規模150億。

  市場熱鬧,監管真空,金錢和人才擠入市場,很多極具“中國特色”的操作手法隨之誕生:線上籌集資金,線下開發客戶;承諾高利息、剛性兌付;建資金池、假標、自融……玩不轉時直接跑路。

  就像馬云前幾天在一場峰會上公開說的:“P2P從第一天起,就不是互聯網金融,它是一個有了網頁的非法集資產業。”

  但幸運的是,2015年P2P被正式納入銀監會監管體系。過去一年里行業性風險集中爆發,上千家問題平臺消失。監管收緊,讓這一整套觸碰邊界的“打法”逐漸失去了施展空間。

  同時,一場“腥風血雨”的洗牌開始了。

  根據網貸之家數據,2018年全年停業及問題平臺1279家,涉及出借人215.4萬人(不考慮去重情況),涉及貸款余額達1434.1億元。到今年7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787家。

  數據來源:網貸之家研究中心

  監管層面上,互金整治領導小組、網貸整治領導小組明確下半年P2P專項整治時間表,北上廣深等多地陸續公布P2P清退名單及指引,不少銀行收緊或已終止為網貸平臺提供資金存管業務。

  行業層面上,千億平臺團貸網爆雷、紅嶺創投“良性”清盤、P2P一哥陸金宣布退出,曾經的證大創始人戴志康投案自首,就連小巴在2017年采訪過的P2P方面的業內人士,如今也都聯系不上了。

  那么,我們所看到的這些趨勢意味著什么?目前監管部門的一系列措施,是不是徹底斷絕了P2P的路?投資者怎么保障自身的利益?讓我們看看大頭怎么說。

  如何應對經濟危機,這百年來,總結出各種方法,其中有一個方法是各國政府都認同的,那就是金融去杠桿。因為經濟危機首先從金融業開始:經濟大好時的金融杠桿較大,抽離資金從實體業轉向金融業。而一旦經濟欠佳時,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夜之間大量財富灰飛煙滅的情況。金融不壓低杠桿再往下就是連帶實體經濟下行。故而應對經濟危機的第一招就是控制住金融。

  P2P行業其實就是這個方法下的一個寫照。對于P2P行業,目前的管制政策取向已經很清楚了:叫停。但叫停有叫停的法子,是立刻剎車還是慢慢剎停?前者有那么點休克療法的意思,波及面也太大。在去年批量爆雷后,一些P2P為了自救,使用暴力催債的手法,成為掃黑除惡的原因之一。

  故而爆雷之后,總體的政策是慢慢剎停。這里的做法主要是:其一是企業要盡力充實資本金。很多P2P企業以為充實資本金是獲取備案的前置條件,但其實是充實資本金后以便你清退P2P業務,所謂填坑還債;其二是企業收縮,這里主要是裁員降本。

  通過一年多的努力,剎車P2P時機已經成熟。P2P目前新增出借人已經非常少了,這就可以視為處理P2P企業的風險已經可控(主要是社會層面的風險),當下金融監管當局正式下手,要求所有P2P限期業務轉型。P2P的業務轉型,無非就是:小貸公司(不出省)、所謂金融科技的助貸,無論怎么折騰,活下來的企業規模會大幅降低。P2P大限已至,備案已經不可能。今后,P2P不再會被視為灰色地帶,而是不會被視為合法業務。

  去年下半年以來,由于監管趨嚴,P2P平臺加速爆雷,跑路風波不斷,尤其今年,千億規模的團貸網爆雷、老牌“良心”平臺紅嶺創投“良性”清盤、龍頭陸金服配合“三降”要求開始尋求轉型,可見P2P行業出清已經從小微平臺蔓延至頭部平臺,正在加速出清。

  這一輪P2P監管嚴厲程度史無前例,現有的P2P平臺不到800家,累計有近6000家停業及問題平臺,淘汰率接近80%。6月的平臺備案大限一再推遲,連龍頭陸金服都沒有相關牌照,上市計劃一再推遲,存在著極大的政策不確定性,只得被動尋求轉型。

  同時支付存管監管趨嚴,銀行正在縮減網貸資金存管業務,P2P支付通道收緊。甚至有地區出臺了P2P平臺良性退出指引或者征求意見稿,但這并不意味著P2P會正式宣告退出歷史舞臺。

  四季度,P2P行業的監管原則是“成熟一家,納入一家”,通過合規檢查的P2P平臺,將納入監管試點,正常運營,只不過經過這一輪全面的洗牌后,能夠活下去、通過監管的平臺應該是鳳毛麟角。

  曾經中國式P2P憑借準入門檻低、投資收益高、簡單易操作等優勢受到不少投資者的追捧,快速興起。但由于監管幾乎空白,P2P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異化,自融自保、短期詐騙、龐氏騙局、資金池運作等十分常見,積累了大量的風險。直到2015年才正式納入銀監會監管體系,開始逐漸規范。疊加金融去杠桿,雷點被引爆,爆雷接踵而至,行業加速出清。

  對于監管層,應意識到監管缺位的影響,確保監管跟得上行業發展的步伐;對于從業者,要合規經營,資金池不可取,不能用別人買醋的錢買了醬油;對于投資者,要理性看待P2P投資,高收益對應高風險,做好風險識別和控制。

  投資者踩雷因非吸被立案的P2P平臺后,應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平臺注冊地派出所或者主管部門報案,登記出借人姓名、身份證號、平臺賬戶等相關信息,之后還需要在公安部官網“非法集資案件投資人信息登記平臺”登記。然后等待訴訟結束后,公安部門會對查封、扣押、凍結的涉案財物和催收的資金按集資比例進行返還。具體返還時間和比例取決于案件的審理進度和平臺的資產情況,通常周期會超過1年,比例在20%左右。

  P2P行業的發展前景,似乎處于“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狀態,監管趨嚴,專項整治力度加大,對屬地化、審批備案難度加大,P2P備案制、合規化壓力驟增。

  曾經萬億級別規模,百花齊放的狀態到行業清退狀態,行業發展大起大落,我們要對P2P行業發展前景保持警惕。

  P2P投資者要保障自身權益,需要做好保存證據,保存交易記錄、交易時間、項目名稱及項目資金投向等內容,且在平臺發生兌付問題或運營風險的時候,及時報案,建立維權用戶聯系群,通過合法合規的途徑維權。

  家庭資產配置降低P2P的比例,在行業清退、行業洗牌加快的環境下,慎投P2P,均衡家庭資產配置的比例。

  本篇作者 | F君 | 詩琦

責任編輯:趙子牛

戴志康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9-10 宇瞳光學 300790 --
  • 09-05 五方光電 002962 --
  • 09-04 科博達 603786 --
  • 08-28 安博通 688168 56.88
  • 08-28 中科軟 603927 16.18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