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機制持續創新完善:2019年銀行間外匯市場創新回顧與展望
來源:中國貨幣市場
內容提要
2019年,銀行間外匯市場依托新一代外匯交易平臺,持續創新完善交易機制,深化境內外幣市場建設,市場開放程度不斷加深,同時,外匯市場制度建設也在持續推進。
一、依托新一代外匯交易平臺,持續創新完善交易機制
2019年是交易中心新一代外匯交易平臺CFETS FX2017上線運行的第二年,各項業務平穩、有序開展,新平臺在順應市場分層交易格局、提升交易效率和促進價格發現方面的優勢逐步顯現,并獲得了市場參與機構的高度認可。在中國人民銀行2018年度銀行科技發展獎評選中,新一代外匯交易平臺從近200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
(一)外匯衍生品市場各交易模式協調發展
交易中心依托新平臺為外匯衍生品提供一攬子交易解決方案,目前支持撮合(C-Trade)、詢價RFQ和詢價協商三種交易模式。
2019年4月,交易中心將衍生品協商交易機制覆蓋的產品范圍進一步擴展至外匯遠期和掉期,支持與即時通訊工具(iDeal)和貨幣經紀服務直連,為流動性相對較弱的非標準期限和長期限產品提供更靈活的交易方式。
多種交易機制協調發展,充分發揮各自的業務特點及優勢,促進衍生品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撮合(C-Trade)模式已成為外匯掉期產品的主要交易渠道,特別是在流動性較好的中短期限交易中占比達到70%;協商交易在外匯期權產品中被廣泛使用,通過iDeal經紀服務確認交易意向并通過詢價協商模式成交的占比接近50%;傳統的詢價RFQ模式滿足大額非標交易需求,是撮合和協商交易模式的有力補充。
(二)C-Trade實現性能優化和撮合效率提升
衍生品撮合(C-Trade)交易是銀行間外匯市場的重大交易機制創新,經過數年的發展,C-Trade支持的產品序列不斷豐富、參與機構穩步增長、交易規模節節攀升。
為滿足市場快速發展對系統承載力的需求,交易中心于7月完成對C-Trade撮合引擎的改造升級,引入高并發、低延遲的內存撮合技術,訂單處理能力實現飛躍式提升。
在性能升級的基礎上,C-Trade交易、授信、行情三大接口使用效率全面提升,支持業務全流程自動化處理;潛在訂單計算效率大幅提升,訂單自動匹配效用顯著增強,在C-Trade交易中占比達到近30%。同時,交易中心根據市場需求優化C-Trade授信額度管理和提單操作風險提示等功能,在實現交易效率優先的前提下保障交易安全、合規。
(三)新平臺完成多次升級,業務功能不斷優化
新平臺在引入國際主流交易機制的同時進行客制化開發,適應中國外匯市場實踐和交易慣例。2019年以來,新平臺緊跟市場需求,進行多次優化升級,不斷提升用戶交易體驗和操作便利性。
在詢價功能方面,豐富報價檔位行情信息,提供靈活的單邊詢價和向最優價機構詢價的快捷功能,同時在價格版面可快速瀏覽預設的對手方信息。
在撮合功能方面,增加點擊成交訂單的滑點機制,提升交易匹配效率;推出止損訂單(Stop Order),支持限價訂單、市價訂單、冰山訂單和止損訂單一攬子高效的交易策略。
在交易管理功能方面,新增支持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清算指令,規范清算指令要素維護標準,提升后臺清算效率和準確性;優化新平臺外匯交易成交單,通過增加交易中心水印、成交單專用章和數字簽名提高成交單的安全性和合規性。
二、深化境內外幣市場建設,打造境內美元利率基準
(一)外幣對市場流動性持續提升
近年來,交易中心積極培育境內外幣對市場業務,打造連通國際、服務境內的多幣種、多模式、多產品綜合交易平臺,市場交易規模同比保持超過1倍的增速,流動性集聚效應逐漸顯現。
8月推出外幣對期權交易,進一步豐富外幣匯率風險管理工具。目前,交易中心外幣對交易已支持即期、遠期、掉期、貨幣掉期、期權和利率互換,產品序列已基本完備。
在交易模式方面,2018年交易中心推出詢價ESP點擊成交功能,10余家做市商積極提供分層、分組的帶量報價,依托交易中心多銀行平臺提供定制化的單銀行報價。經過一年多的市場培育,詢價ESP的使用率逐漸提高至約40%,即期交易價差收窄至0.5BP以內,與國際主流平臺基本持平。
(二)外幣貨幣市場深度發展
以外幣信用拆借業務為起點,交易中心不斷深化外幣貨幣市場發展,推進中短期限外幣回購業務完善。目前外幣貨幣市場日均交易量已超過500億美元,單日最高交易量突破600億美元,超過聯邦基金市場交易量。
交易中心于2018年7月推出以境外外幣債為抵押品的外幣回購交易,經過一年多的市場培育,參與主體和交易規模穩步增長。在深耕業務基礎的同時交易中心加強外部合作探索,與交易商協會共同制定外幣回購標準協議、研究將外幣回購的抵押品范圍擴展至人民幣債券,從產品、制度和系統上為外幣回購業務發展夯實基礎。
中長端外幣利率衍生品方面,交易中心密切跟蹤國際市場利率改革進展,探索推出掛鉤新基準利率的衍生品,提前做好產品布局和市場培育,保證國際利率基準轉換的平穩過渡和有序銜接。
(三)境內外幣利率基準體系逐步建立
依托銀行間外幣貨幣市場產品和交易基礎,交易中心持續豐富境內外幣利率體系。
在原有境內美元拆借加權成交利率的基礎上推出境內銀銀間美元拆借加權成交利率,該指標在全量美元拆借成交數據的基礎上剔除境外機構和非銀機構的成交數據,為金融機構的交易和定價提供更精準的參考指標。
從打造境內美元利率基準的角度看,交易中心已建立基于外幣拆借成交的加權成交利率、基于報價行報價的境內美元同業拆放參考利率(USD CIROR)和結合報價和成交信息的銀行間美元拆借資金面情緒指數,下一步隨著外幣回購和外幣利率衍生品的發展成熟,將逐步推進利率期限向中長端延伸,構建更有效的全期限境內美元利率基準曲線。
(四)引入自貿區FT賬戶外幣資產負債管理需求
交易中心作為上海金融要素市場的重要基礎設施,積極落實國務院支持自貿區深化改革創新的舉措,探索支持金融機構運用自由貿易賬戶參與銀行間外匯市場業務。
交易中心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拓進取,已陸續引入符合條件的機構參與交易中心外幣拆借和外幣對業務,充分發揮上海自貿區全國改革開放試驗田的作用。截至目前,已有10家機構參與交易中心自貿區外幣拆借業務、8家機構參與自貿區外幣對業務,累計達成交易近200億美元,在便利自貿區業務集中管理、防范跨境資金流動風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三、吸收金融科技力量,前瞻探索外匯市場新業態
(一)布局主經紀業務和程序化交易
新一代外匯交易平臺接軌國際主流交易機制,為中國外匯市場新業務、新模式的推出奠定了技術基礎。為滿足更多元市場參與主體的交易需求,改善市場分層下的交易效率,交易中心結合國際市場經驗和境內市場實踐,探索在銀行間外匯市場引入主經紀業務和程序化交易。
2019年以來,一方面積極推進相關系統的技術準備,包括搭建金融科技實驗室為程序化交易落地提供孵化和驗證環境;另一方面,與市場機構共同探討制定業務規則和標準,形成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主經紀業務標準和程序化交易指引。
下一步,交易中心將積極布局主經紀業務和程序化交易落地,進一步推動境內外匯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為深化外匯市場對外開放夯實基礎。
(二)提升即時通訊工具iDeal用戶體驗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交易中心外匯即時通訊工具iDeal FX已成為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的重要輔助工具。截至10月底,累計共有718家機構登錄使用,用戶數量突破2836個,通過iDeal FX協商意向并最終在交易系統達成交易超過25000筆。
iDeal FX提供專線版、互聯網PC版和手機App版多種接入方式,踐行著“交易直連、更近一步”的設計理念和合規高效的初心,目前已覆蓋銀行間外匯市場所有衍生品及外幣貨幣市場產品,支持與交易系統協商交易功能直通,便利線上貨幣經紀服務直連。
2019年以來,交易中心根據市場需求持續優化iDeal功能,獨家合作引入外匯經紀報價等行情數據,助力交易前端協商和決策;對接國際市場全程留痕監管要求,提供聊天記錄實時監控。
(三)充分發揮金融科技對交易服務賦能作用
在信息服務方面,9月推出市場數據高速接口服務(CMDS Pro),支持每秒萬筆的即期撮合行情,傳輸延遲低于10毫秒,為做市商提供更精準、高效的報價交易數據源;于2017年推出移動互聯網行情終端iTrader,目前已登陸各大應用商店,注冊用戶數突破900人、月活躍用戶數突破300人,通過持續豐富行情類型和數據展示方式打造權威的銀行間外匯行情“旗艦店”。
在市場準入方面,交易中心于6月推出銀行間外匯市場電子化服務平臺(iSupport),累計已有近百家機構注冊使用,在線辦理會員資格及業務申請,通過及時信息反饋和實時辦理進度查詢,提升對外服務效率和用戶體驗。
四、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提升,“一帶一路”合作穩步推進
(一)人民幣購售業務范圍和市場影響不斷提升
2015年12月政策開放人民幣購售業務境外參加行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以來,人民幣購售業務范圍從初期的經常項目擴展到“債券通”、“滬深港通”等證券投資項目,境外銀行的市場參與度不斷提升。
為進一步接軌國際,便利銀行集團內部業務統一運作,2018年起政策允許境外銀行在人民幣購售業務中采用集中管理方式。2019年,銀行間外匯市場41家境外參加行中陸續有3家實現業務集團化管理,在引入更多地區人民幣購售需求、提高人民幣匯率風險管理效率方面成效顯著。
伴隨我國金融市場開放的不斷深化,人民幣購售業務為證券投資項下的匯率風險對沖提供了靈活、便捷的交易渠道,2019年人民幣購售交易中基于證券投資背景的業務比例大幅提升,進一步助力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對外開放。
(二)新增非銀金融機構參與銀行間外匯市場
2015年初國泰君安和嘉實基金作為首批證券類金融機構進入銀行間人民幣外匯市場,沉寂4余年后,銀行間人民幣外匯市場于2019年9月迎來三家證券公司會員—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和招商證券。
在以商業銀行為主要參與機構的銀行間外匯市場,試點引入更多非銀金融機構有助于豐富市場供需來源,更好發揮證券公司作為專業化投資銀行在價格發現、市場化、差異化和風險控制等方面的優勢,進而改善外匯市場流動性。
三家證券公司會員入市后,積極探索外匯業務與權益類業務的結合點,迅速實現交易落地和各產品交易策略的嘗試,為銀行間外匯市場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提升“一帶一路”合作服務水平
2018年交易中心與人行烏魯木齊中支合作推出中國(新疆)—絲路貨幣區域交易信息平臺,建立“一帶一路”外匯市場信息共享機制。2019年以來,交易中心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優化平臺信息,包括新增英文版和俄文版展示、增加個人市場報價行情等。
目前平臺綜合展示了包括人民幣對哈薩克斯坦堅戈、塔吉克斯坦索莫尼和巴基斯坦盧比等與新疆毗鄰國家貨幣信息,逐步形成銀行間市場、銀行對客市場和個人市場多層次的綜合報價行情。信息平臺便利境內外金融機構和企業全面了解區域貨幣交易信息,促進我國與哈薩克斯坦等周邊國家貿易投資結算便利化,也為新疆周邊國家貨幣合作起到積極示范作用。
10月30日,交易中心在總行宏觀審慎管理局領導下,組織召開了2019年中韓雙邊本幣結算論壇,來自中韓兩國央行領導、境內重要金融基礎設施、商業銀行的近100名代表參會。論壇圍繞著深化中韓貨幣合作、推動雙邊本幣結算和便利貿易投資主題展開討論,通過溝通交流共同研究當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探索韓元業務的發展潛力及方向。
五、推進外匯市場制度建設,引導市場規范有序發展
隨著銀行間外匯市場逐步發展成熟,自律管理和業務合規的要求不斷提高。為進一步促進市場健康、規范、有序發展,交易中心積極推進各項業務制度和業務標準建設。
一是修訂銀行間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規則,適應市場發展現狀,為參與主體提供準確清晰的業務規范;同時接軌國際市場最新慣例與標準,支持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對外開放。
二是整合修訂銀行間外匯市場會員協議和做市商協議,完善相關服務范圍、明確違約責任條款、統一協議文本格式,提高協議協商簽署效率。
三是在總結運行經驗的基礎上,廣泛征求市場會員意見,起草評優辦法實施細則的修訂稿。
四是制定銀行間外匯市場監測管理辦法并征求市場意見,完善監測制度體系,加強市場交易行為管理。
五是完善銀行間外匯市場用戶實名管理和C-Trade橋機構評估制度,進一步規范市場發展。
六、外匯市場發展與展望
(一)繼續加強交易基礎設施建設
進一步完善外匯交易系統功能,落地主經紀業務和程序化交易,充分發揮交易平臺對外匯市場業務創新發展的支持和引領作用。同時,不斷完善iDeal、iTrader和iSupport等周邊輔助系統功能,充分發揮系統合力,通過前中后全流程覆蓋,提升電子平臺的整體服務能力。
(二)夯實外幣貨幣市場基礎
繼續推進境內外幣貨幣市場建設,一是豐富產品序列、培育市場基礎,逐步形成外幣信用拆借、外幣回購和外幣利率衍生品互動發展的完整產品體系;二是通過夯實成交基礎提升境內外幣利率指標的有效性,為境內機構外幣資產負債管理提供更準確的定價、估值參考。
(三)提升對外開放和服務水平
一是繼續加深銀行間外匯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積極擴大市場參與主體類型,為境外機構提供接軌國際慣例的交易渠道和交易方式。二是加強與境內外金融基礎設施的互通合作,充分發揮要素市場各類機構的業務優勢,為銀行間外匯市場參與機構提供更便捷、優質的服務。三是借助iDeal和iSupport等技術平臺提高對外服務效率和質量。
(四)健全外匯市場監測管理體系
一是通過交易規則、監測管理辦法和考評辦法等完善市場管理框架,加強交易行為管理和異常風險預警,促進銀行間外匯市場健康、有序發展。二是加強與監管機構、自律機制的聯動配合和信息共享,充分發揮交易中心在外匯市場“三位一體”監管體系中的作用。三是健全外匯交易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通過建立備案制度及時、全面掌握清算交割異常信息,提高外匯市場透明度。
作者:市場一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郭建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