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小平「全國人大代表」
文章|《中國金融》2020年第11期
近年來,我國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基本形成了由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省級再擔保機構、轄內融資擔保機構組成的三層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總體上看,我國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資產規模不斷擴大、業務擔保余額總體增長、擔保形式不斷多元,在服務小微企業、促進實體經濟發現方面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從云南來看,截至2019年末,全省共有國有控股融資擔保機構67戶,占全省融資擔保機構數量比重22.5%;實收資本131.92億元,占全省融資擔保機構實收資本比重52.4%,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在行業內具有重要地位。但從在保額上看,全省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在保額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比重僅6.8%、涉農貸款在保余額占涉農貸款比重僅1.5%,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擔保增信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
一是擔保能力偏弱。《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規定,融資擔保公司注冊資本不低于2000萬元,但受財力制約,大部分縣域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資本金低于2000萬元的最低標準且存在資本金不到位的情況,部分縣域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缺失。截至2019年末,全省共有融資擔保機構298戶,其中,國有控股67戶,占比22.5%,尚未做到縣域全覆蓋。同時,部分縣域政府財力不足,部分融資擔保機構長期處于停業狀態,形成“僵尸”或“失聯”機構,客觀上造成擔保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不高,代償意愿低,“擔而不償”的情況時有發生。
二是放大倍數低。截至2019年末,云南省融資擔保機構行業擔保放大倍數為1.41倍,遠低于國際20~30倍的平均水平,距離《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的10倍監管上限(為小微企業和農業、農村、農民服務的融資擔保放大倍數上限為15倍)仍有較大空間。
三是擔保門檻高。目前對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考核過于側重資本的保值增值,風險容忍度低。截至2019年末,云南省融資擔保在保戶數為6.17萬戶,戶均在保額62.6萬,高于全省普惠口徑下小微企業戶均貸款余額113.01%。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除要求1.5%以上的擔保費率外,往往還要求足額甚至超額的反擔保。小微企業的高風險性容易使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偏離支農支小的經營定位。2019年,云南省融資擔保業務小微企業在保余額257.26億元,同比增長1.98%,低于全省小微企業貸款增速8.83個百分點。
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進一步強化正向激勵。鼓勵部分弱財政縣域聯合出資設立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在風險可控原則下,可跨縣域開展擔保業務;進一步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監管考核,取消對政府性擔保機構盈利和保值增值的要求;建立健全盡職免責機制,提高風險容忍度,增強融資擔保機構經營積極性,推動降低擔保費率和擔保門檻;對支農支小擔保業務占比高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給予財政獎勵,引導聚焦支農支小。
二是進一步完善資本補充。建議財政部門加大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資本金投入,中央、省級財政適當對業務較好的縣域融資擔保機構進行財政扶持,切實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提高政府性擔保機構擔保能力。
三是進一步細化監管要求。明確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擔保放大倍數下限(如不低于5倍),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準入和退出機制,對于無代償能力和代償意愿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及時予以退出,促進資源整合。
四是確定銀擔風險分擔比例。銀擔雙方要本著共同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出發點,按照風險共擔和協商一致的原則,靈活合理確定銀擔風險分擔比例。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