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趣談公社
在這場數據公司的行業地震中,多家知名公司被查,但自建爬蟲工程師團隊的企業,他們獲取的信息是否合規使用?
雖然數據公司紛紛公開表示,暫停該服務,但仍有多家互聯網公司,金融科技公司自建爬蟲服務團隊,他們在這場行業肅清風暴中處于什么位置?在此之前,小米金融,京東金融等都被爆出涉及到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
BOSS招聘信息顯示,連連支付、百融、小米金融、邦盛科技等仍在高薪招聘爬蟲分析師。
在崗位描述中顯示,“進行多平臺信息的抓取和分析等。”且也給出了30K左右的薪資。
根據多位行業內人士觀點總結,大數據公司的爬蟲服務主要用于,向金融機構以及類金融機構提供協助貸款平臺進行展業獲客,以及催收服務。
爬蟲工程師招聘需求高
杭州魔蝎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羯數據)、新顏科技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顏科技)被查后,快錢支付、天翼征信等也傳來被調查的消息。
在此背景下,服務金融機構以及類金融機構的第三方數據公司,接連發布公告暫停爬蟲運營商服務。
有盾喊停運營商報告業務;上海誠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聚信立)也向商戶下發通知,停止對外提供用戶授權的爬蟲服務。
此外,根據某自媒體報道,傳統銀行互金部總經理就提出,應果斷停止,或審慎開展與爬蟲類技術服務公司的合作項目,清查行業涉及外部資產數據源合作的所有資料,防止惡性事件傳染。
但從招聘網上信息來看,爬蟲工程師仍然是各大企業的香餑餑,比如歡聚時代、百融等企業依舊在招聘數據爬蟲分析師。
爬蟲工作屬于數據分析工作,高薪對人才吸引力度大。Boss直聘《2019年一季度人力吸引力報告》報告顯示,市場回暖,人才需求同比增長31.8%,推薦算法工程師平均薪資近4萬元。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2019年Q1互聯網、IT軟件和金融行業的人才吸引力指數環比分別下降2.5%和3.7%。
對于崗位來說,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相關崗位人才吸引力依然占據前列。
實則,社長了解到,爬蟲工作對于程序員而言,門檻不高,剛入門的程序員就能通過培訓掌握技能。據悉,爬蟲數據主要就是通過一些自動化代碼去網上抓取一些信息回來,整理成可以使用的數據。基本一個程序員,學幾天就搞定了。掌握ETL這種比較簡單的或者web相關的可以轉。
社長還發現,部分互聯網公司仍在公開招聘爬蟲數據師。比如,邦盛科技、黑瞳、國美金控、小米金融、搜狗、去哪兒網、汽車之家等仍在高薪招聘爬蟲分析師。
爬蟲技術本來無可厚非,技術無罪,然而技術被用以在不當的方式,則將帶來相反反向效應。比如,我們可以看到移動金融App通過捆綁甚至強制獲取的方式,要求用戶一次性同意多項敏感權限。不同意就不能繼續應用軟件,但是同意以后,就可以過度開發用戶數據嗎?
據媒體報道,天機、葫蘆數據、白騎士等其他大數據風控服務商已暫停運營商數據服務,百融云創、鵬元征信部分服務無法使用。隨著服務商暫定應用服務,也將對“超利貸”“714高炮”迎來行業巨震。
業內人士介紹,智能風控對于數據而言并非必要條件。相反,智能風控離得開數據,那么企業濫用數據,應用數據開發又為何?
貸前貸后應用爬蟲服務
所謂運營商爬蟲服務,是在用戶授權賬號的前提下,登錄用戶的運營商賬戶,抓取一些手機卡過往使用情況的信息,包括使用時長、常用聯系人、套餐信息等,以此驗證機主的真實性來做風控。
這類第三方數據服務商玩家眾多,百融云創、第四范式、氪信科技、云蜂科技、智帆金科、通付盾等都在此領域深耕。
事實上,大數據風控公司數據來源大致分為第三方機構授權;是關聯公司/場景數據;以及通過爬蟲業務獲取。
爬蟲架構工程師幾乎是所有互聯網技術公司、數據公司、咨詢服務服務機構的標配,市場需求量很大,且大多薪資不菲。那么分析師爬到的數據究竟都做了什么?
現金貸從業人士告訴社長,行業肯定存在數據泄露,拿到數據就等于找到了目標客戶,通過群發短信,來間接獲客。
也有從業人士告訴社長,除了第三方外,企業內部爬蟲都是服務自身業務分析,或者是用來做競品分析及數據咨詢服務。
另一位從業人士認為,爬蟲使用的數據沒有泄露給第三方就不算是泄露隱私。他指出,爬蟲如果按照robots協議,抓取的是網絡上公開的消息(像百度爬蟲一樣),那么這種爬蟲行為是符合規范。
但一直被質疑個人信息泄露。就在今天下午,社長在某個地鐵站口的星巴克刷卡支付買了一杯咖啡,手機里的知乎廣告馬上給就給我推送星巴克;用手機瀏覽器搜索了一下去杭州的高鐵票,不到一分鐘就接到了同程旅游的廣告。
如果說是巧合,反正我是不信的,在大數據公司面前,每個人都在裸奔。
爬蟲爬的信息說起來主要都是個人的基本資料和一些選擇。但是實際上,我們是否許可并未可知。
“大數據風控公司保護好用戶隱私,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對外售賣用戶隱私信息,就有問題了。”從業人士介紹。
有私募機構人士對我們表示,對于金融科技領域合規風險,他們關注是否有用戶的雙向授權,服務商的客戶是否持牌金融機構,因持牌機構對合規性要求最嚴,意味著風控服務商合規性更強。
值得一提的是,App的信息安全已經引起官方重視。今年1月底,中央網信辦聯合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四部門表態,今年將在全國范圍內發起專項治理活動。嚴重違法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的App運營者,將被依法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有專家建議,要從保護用戶隱私角度,應該是臨時授權,并且這在技術上實現起來并不難,但是很多App并未做到。
社長認為,數據對于老百姓而言即平凡又重要,隨著用戶安全意識提高,更應該從源頭上解決問題。一旦數據泄露,要大幅提升違法違規企業的懲罰力度,還需制定App過度索權的評估標準和有力的監管體系,并健全救濟機制。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張譯文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