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波談爆雷:三方理財野蠻生產的時代該結束了

孫建波談爆雷:三方理財野蠻生產的時代該結束了
2019年07月17日 18:48 新浪財經-自媒體綜合

  來源: 易簡財經

  作者:孫建波(中閱資本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

  隨著諾亞爆雷事件的不斷發酵,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也站上了風口浪尖。

作者|孫建波(中閱資本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

  這幾天,關于三方理財行業的數個重磅消息流出,引發業界關注。消息之一是人事變動,度小滿金融副總裁張旭陽離開當前任職的“三方銷售”平臺,回到老東家光大并籌建資管子公司。這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棄理財而奔資管”呢?除了人事變動,更多的消息則是關于項目的“雷”:諾亞旗下的歌斐資產,其承興項目爆雷34個億,項目投資資產是此前被業內認為是很安全的所謂“京東應收款”;中原證券,其閩興醫藥項目爆雷2.41個億,據閩興醫藥口徑,資產也是被認為相對安全,即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應收款;就連老百姓心目中利息很低但很安全的招行理財,也曝出了“錢端”14億的逾期。估計大爺大媽做夢也想不到,如此低息的理財竟然也會爆雷。最后雷落在P2P領域,傳言說網信出現了大面積的逾期。

  -

  利益:驅動三方理財的魔鬼

  爆雷的,都是銷售端的客戶,也就大家說的“第三方理財”。那么什么是三方理財?為什么第三方理財爆雷會如此集中?現實生活中,不認識的雙方不會發生借貸關系,主要原因在于互不信任。于是出現了中間人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如果這個中間人只是介紹一下,對雙方的安全性都不負責任,借貸雙方還是不信任,依然不會發生借貸關系。為了表面上去解決“負責”這個問題,市場上出現了所謂的“第三方理財公司”,具體方法是:把這個缺錢的一方打扮(包裝)一下,然后再募集資金,告訴出錢方,錢的用途是給“靠譜的項目”。對于出錢的人來說,有兩個錯覺:第一,錢不是直接借給債務人的,而是買了中間人的產品,產品是有中間人的專業能力和信譽在里面的;第二,這個中間人是專業的,能夠識別和管理好債務人及其償付的風險。

  其中的悖論也很顯然:如果項目是不靠譜的,借錢給他不安全,那么,通過一個中間人,包裝成產品的形式借給他就安全了嗎?這個鏈條上,到底是多了一個專業負責的天使、還是多了一個誘惑資金上鉤的惡魔?問題就出在這里,出錢的人認為中間人是產品管理人,是專業的,負責任的,是能夠管理好風險的,至少不會被騙。但實際這個大家認為是在“負責資金募集和管理”的中間人呢?恐怕并不一定把“勤勉盡責”放在第一位。產品一發,無論盈虧,每年收固定管理費,旱澇保收。而賣產品呢?在大多數三方公司里,產品代銷的一次性收入,幾乎都占到一半以上。面對利益的誘惑,帶著天使般微笑的資產公司和理財公司,難免偶爾墮入魔道。這個魔道,就是風控的失敗和風險的錯配。

  魔道的背后,就是利益的驅使。只要客戶買了這些理財產品,產品管理人旱澇保收拿管理費,產品的銷售方(三方銷售)旱澇保收拿銷售分成。而產品背后的借款人是否安全?恐怕這一關的風控,就很容易滋生問題了。另外,你這個客戶是否具備買這樣高風險產品的能力呢?假如網傳招行錢端“低息理財”的情況是真實的,那么,就是風險錯配的案例:把高風險也本該高息的資產,做成了低風險低息的產品,那么,中間人的利差,就更大了。風控的失敗,既有道德問題,也有能力問題;風險的錯配,恐怕就是完全的道德問題了。

  -

  爭辯:風控的道德和能力

  估計老百姓都會犯嘀咕,說了半天三方理財,不就是給這些項目借款嗎?這些項目為啥不去銀行辦貸款呢?銀行貸款的利息還低啊。這個中間人,和傳統的銀行有啥區別呢?

  道理就是這么簡單,銀行認為這些借款方有風險,不愿意給他們貸款。

  答案很簡單,也很現實。信用最好的一批項目,銀行的信貸已經做掉了,剩下都是信用等級差一些的。這些項目,由于各自都具有“特殊性”,需要逐個進行復雜的風險排查,這時候,第三方理財出現了。

  這里不討論風險錯配的道德問題,只討論風控失敗的背后是道德還是能力問題。

  無獨有偶,無論是諾亞事件背后的承興,還是中原事件背后的閩興醫藥,我的合作方都接觸過。項目介紹人都極盡所能,向我們展示資產的優質和靠譜??刹皇锹铮鶕麄兊拿枋?,承興的背后,是京東的應收款;閩興醫藥的背后,是福建協和醫院的應收款。尤其是后者,我們合作方甚至都到福建現場簽約了,在簽字蓋章的最后一刻,終止了項目。

  風控失敗的背后,到底是道德問題多一點呢?還是能力問題多一點呢?

  且說承興的京東應收款資產,今年3月中間人向我們介紹的時候,我們就產生了懷疑,疑點主要有兩個:其一,數碼產品的供應鏈的毛利很薄,應該承受不起三方理財的高息資金成本;其二,承興該類資產已經做了近百億的規模,承興的實際貿易量應該遠遠小于這個數字。

  好吧,就算我們低估了承興,他們的數碼產品毛利相對較高,或是資金周轉效率較高能夠承受高息,和京東的供應鏈規模有那么大。就算這些都沒問題,我們要對最后一個問題把關,那就是承興與京東貿易的真實性。我們提出,要與京東的業務負責人見面確認,見面地點不得是會議室,要是該負責人的辦公室,見證過程要雙錄。我們對“辦公室見面且雙錄”這個底線是絕不突破的,然后,就沒有然后了。為什么我們如此堅持?借用大企業會議室,騙子印假名片假扮企業高管,蘿卜章,這些造假手段難道不是常見操作嗎?如果騙子編出各類借口,辦公室不方便,到會議室,主要領導不在,另一個領導出場……諸如此類的理由,如果你接受了,是風控的能力問題呢?還是道德問題呢?還是為了賺項目的錢心存僥幸呢?

  閩興醫藥的接觸,大概是兩年前了。我們合作方都被騙到了福建現場。為什么對這個項目愿意多跟進呢?因為醫藥的毛利足夠高,只要供應鏈是真實的,項目的還款能力就沒多大問題。同樣的,我們在事前提出,簽約之前要與福建協和醫院的藥方主管面談(醫院有公示照片,騙子難冒充),簽約要在辦公室不能在會議室。到了福建簽約的時候,對方提出,藥房負責人恰好外出不能見了,辦公室不方便簽約,在會議室簽。對方拿出了一大堆話術,講項目各方都付出了很多努力,不能因為這點小事就不簽約了。我們的合作方一直以來都是有原則的,當然不會簽約,對方和中間人當時翻臉,惡語相向。如今中原證券踩了這個雷,你說當時的經辦人員,是因為能力問題被騙了,還是道德問題送給對方騙的呢?

  風控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將就。一旦將就,就有可能導致全鏈條的失敗。任何一個環節將就了,無論騙子是抬出了人情關系,還是訴說做項目的不容易不能因為小事就“死板”。我想說的,風控,就是要死板。

  -

  交易真實性審核:道德風險更大

  我一向強調供應鏈金融背后的交易真實性?!肮溄鹑诘暮诵木褪墙灰椎恼鎸嵭?,因為偽造貿易合同非常容易?!?月9日晚間,我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也特別強調這一點。

  7月9日,京東回應稱,承興涉嫌偽造與京東等公司的合同進行詐騙,京東也已經向公安報案。這一情況說明,承興的這些票據,與京東沒關系,都是他們自己偽造的。諾亞與京東的“核保核簽”過程,京東也認為不存在。

  交易真實性的確認,要靠扎實的“核保核簽”工作來確認。核保核簽是保障融資項目真實性的關鍵。必須遵循實地、當面、盡責三大原則。實地原則,要求核簽地點應在合同對方當事人的注冊地或主要辦公場所;辦理抵質押登記手續的地點必須在登記機關的辦公場所。當面原則,要求核保人員應親自完成抵質押登記辦理工作,核簽人員應當面見證除公司以外的其他合同當事人的簽署過程。盡職原則,要求核保核簽人員須為公司正式員工,做好核保核簽過程管理,對本人參與的核保核簽工作負責。

  為何一定要與核實身份的京東負責人見面并雙錄?因為文件造假和身份造假太容易了。借用個辦公室、拿個假名片、假的公章,就能偽裝成一個公司的高管,這樣的騙局太多了,操作起來太容易了。只有與經過身份確認的京東負責人當面核實(身份證和京東內部確認),才能夠保障該公司與京東交易的真實性。

  勤勉盡責的核保核簽工作,一定要排除造假。未能排除造假的核保核簽工作,我認為,都是經辦人員的道德問題。如果一個公司在核保核簽的留痕上未能排除這些問題,我認為,就是公司的道德問題了。

  什么是能力問題呢?如果上述京東供應鏈是真實的,福建協和醫院的醫藥采購也是真實的,但京東或醫院無力償付了,那就是項目分析的專業性問題,是能力問題。其實也是風險匹配的問題。京東和醫院的供應鏈金融,利率應該是比較低的,因為他們被認為是低風險的交易對手。如果是一個不知名的小企業或資金緊張的不靠譜企業的交易,雖然交易是真實的,但也有可能無法回款,這樣的項目,利率必然是高的。如果把這樣的高風險項目,包裝到低風險的渠道資金里,就是道德問題了。

  -

  大多數應收賬款不應該金融化

  供應鏈金融的風險有兩個,一是交易的真實性,二是交易主體的信用能力。

  爆雷的,不只是造假的,大多數是交易主體信用能力不行。所以,遇到交易主體很強的,就要考慮交易的真實性,別以為得了個寶去搶生意;遇到交易主體一般般的,就要審慎考察其業務情況和主體信用情況。這年頭,各類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隨隨便便都能找個P2P或三方理財機構關聯的資產管理公司做個資產包。

  以應收賬款的金融化為例,把應收賬款打包賣出去,貨物賣家就實實在在拿到錢了,如果買家有問題付不出款,就會發生扯皮了。這里的邏輯悖論在于:金融機構比賣家更了解買家的資信能力嗎?比賣家對買家更了解嗎?顯然不是。買家到底如何,恐怕賣家更清楚。以應收賬款作為抵押,背后的買家信用的評估和管理,大多數情況下,是超越了金融機構的能力的。

  對于供應鏈中的企業來說,難道真的需要供應鏈金融來解決自己的應收賬款問題嗎?畢竟,現在社會上供應鏈金融的資金成本都是很高的,動輒年化15-20%。難道利潤真的這么豐厚嗎?能給出這么高的利息出去,不如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去收自己的應收賬款,畢竟自己收的話,有如此高的利息可節約啊。當這一利息水平高于社會平均ROE的時候,只能說,應收賬款的債權方膨脹了,已經超越了安全的商業邊界了。

  供應鏈中的應收應付賬款,屬于商業信用范疇。商業信用的金融化,應該是有邊界的。一個治理規范的公司,是應該嚴控其商業信用金融化的。我曾給中國臺灣企業做過咨詢,他們的貨幣資金只能用于銀行存款,不能買理財;他們的應收賬款,也只能自己去收,除非出現壞賬的,才有可能打折賣給第三方。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規范治理的企業,是嚴控企業的財務投資的,也是嚴控企業的負債的。

  如果應收賬款可以隨意金融化,那么當交易雙方故意設計出這樣的一筆交易,去騙取第三方的資金呢?

  金融監管應該給這些金融創新上上緊箍咒了。這些違反公司規范治理,違背公司財務倫理的金融創新,其實不過是滋生騙局的土壤而已。應該對可以金融化的應收賬款給出嚴格的規定。例如:賬齡的期限約束,在總應收賬款中的比重,交易雙方之間的關聯性等。

  這些年爆雷的還遠不止以上供應鏈項目,還有各類股權投資類項目。股權投資,尤其是早期股權投資,項目幾乎都是九死一生。項目管理人和資金募集人,拿了高額的管理費和募集費用之后,對項目的未來負責任了嗎?我曾在2017年面試過股權投資的投資經理,號稱是帶著項目到公司來,但最終都被我拒絕了。我當時的直觀印象是:他們想用我們的基金,高溢價投資他的項目,他會從項目方拿到高額提成,然后就會從我方辭職。他不是來拿工資的,是要來騙我們的資金,去吃項目的回扣。項目的定價、風控、對賭條件,執行力度,都是千差萬別的。管理公司的道德和能力,該如何去信任?上海阜興的爆雷,大概就屬于項目的股權和債權的爆雷吧。這些項目當初的投資可行性研究又是如何做出來的呢?

  到底哪些資產可以金融化?商業信用的金融化邊界在哪里?各類資產管理公司的道德和能力到底該如何評價?這些問題,監管部門應該從制度的根子上給予明確,不能任由社會機構無底線地創新。

  -

  第三方理財向何處去?

  一位從事信托產品銷售多年的負責人指出:靠高額銷售費用刺激理財銷售的模式,必然催生內部風控的失敗。換句話說,這是業務邏輯自身帶來的“銷售降低風控”。這一判斷,與格隆匯的一篇文章不謀而合。chempin在《諾亞翻舟》一文中指出:這么多年來,從諾亞投出去就再也回不來的項目,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從永宣基金、悅榕基金、輝山乳業、接盤樂視,再到今天的承興事件,這一切,都要歸結到它的身份定位上,因為它是一家“獨立第三方理財顧問公司”。

  Chempin指出:有了“獨立第三方理財顧問公司”這個身份定位,一切爆雷都只是產品層面的問題就都與諾亞絕緣了,因為它只是產品的分銷者,不負有盡調和風控的義務。

  拋開具體案例,從一般意義上看,如果一個項目爆雷了,作為產品方的管理人,如果追究起責任,頂多也就是風控不到位。只要不涉及非法集資和商業賄賂,便可不入罪。至于那些“保本保收益保上市”的銷售話術,都是銷售人員違規操作,虛假陳述,到時候把人一開,完事大吉。

  那么,如果這個資產管理公司和銷售公司是關聯方甚至是一家人呢?這一切,是不是更像一個套路了?那么,留給監管的建議就是,要嚴控“獨立第三方理財顧問公司”與關聯方的關聯業務。當理財顧問公司與管理公司是關聯方的時候,要視同自有管理項目進行監管。否則,核保核簽,可能就流于形式了,爆雷之后,也只能是關聯公司之間的打太極,坑的還是社會公眾。

  獨立第三方理財顧問,野蠻生產的時代該結束了。理財公司與資產管理公司自產自銷的模式,該進入監管的視野了。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陳鑫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7-24 神馬電力 603530 5.94
  • 07-18 國聯股份 603613 15.13
  • 07-18 蘇州銀行 002966 7.86
  • 07-17 景津環保 603279 13.56
  • 07-17 科瑞技術 002957 15.1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