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鄧行長
4月20日,工商銀行發布公告稱,將調高賬戶貴金屬產品風險等級和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并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從嚴限制賬戶貴金屬業務。
▲來源:工商銀行官網截圖
自今年3月份開始,已有多家銀行先后對貴金屬業務調整收緊,招商銀行、中國銀行上調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要求,興業、浦發銀行則逐步關停、暫停貴金屬業務。這是自去年11月份多家銀行緊急暫停貴金屬新開戶業務后,又一次大范圍針對貴金屬業務的限制性調整。
對此,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銀行近期的舉動意味著機構在收縮賬戶貴金屬投資業務,降低貴金屬投資風險敞口。他分析,在貴金屬市場行情明朗前,短期內機構對該業務將繼續保持謹慎,但并不意味著機構會徹底關閉此類業務。
工行上調風險等級
進取型客戶方能辦理貴金屬業務
據了解,工行主要對其《中國工商銀行賬戶貴金屬產品介紹》和《中國工商銀行賬戶貴金屬交易規則》進行了修訂,將賬戶貴金屬產品的風險級別上調為第5級(R5),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結果要求上調為進取型(C5)等。
新規將自5月23日起實施,屆時,僅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結果為進取型(C5)的客戶可繼續在工行辦理賬戶貴金屬業務。
記者今日從工行客服人員處了解到,目前風險評估等級為平衡型、成長型或進取型的客戶仍可辦理工行賬戶貴金屬業務。
平安證券研究指出,相對一季度而言,二季度的宏觀環境更加有利于黃金價格上行,黃金存在階段性機會。但在全球經濟整體復蘇的背景下,不宜對黃金價格反彈幅度期待過高。未來黃金價格面臨的利空主要還是來自美聯儲的態度轉鷹,一旦美聯儲向市場傳達收緊信號,黃金價格仍有下行空間。
在上述背景下,周茂華認為,工行的這一舉措意味著銀行提醒投資者,認真審視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同時,對銀行自身來說,此舉也有助于降低未來潛在的一些投資糾紛。
工行在公告中亦表示,考慮到貴金屬市場風險較大,未來將進一步從嚴限制賬戶貴金屬業務。并提示有賬戶貴金屬持倉余額的客戶,建議擇機減少持倉,防控自身風險。
對于工行調整貴金屬業務的影響,周茂華稱,大行具有示范效應,后續不排除會有一些銀行跟進。
多家銀行收緊貴金屬業務
從3月份開始,已有多家銀行對貴金屬業務進行調整。
招商銀行于4月9日發布公告稱,將雙向紙黃金白銀、實盤紙黃金白銀業務風險等級由原“R3中風險”調整為“R5高風險”,對于風險評估結果低于“A5(激進型)”的存量客戶,不能進行新開倉交易和新增買入交易。
中國銀行則是以短信告知投資者,該行將于2021年03月28日起,調整雙向賬戶貴金屬產品對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結果的要求至激進型(C5)。自2021年03月31日起,中行客戶可進行專業知識測試。如果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結果、專業知識測試結果不符合調整后要求,將無法進行新開倉交易。
浦發銀行在3月24日宣布,于3月31日收盤清算起下調貴金屬持倉上限,于4月29日期上調保證金比例,并對近3個月無持倉無交易的客戶清倉。
一周未到,浦發銀行再次對賬戶貴金屬業務進行調整,稱將于4月6日起,暫停賬戶貴金屬業務開倉交易(含買入開倉和賣出開倉),并暫停執行存量貴金屬定投計劃。并于4月30日開始,對賬戶貴金屬業務及貴金屬定投業務無持倉客戶進行集中解約。
此外,興業銀行也在3月11日發布《關于賬戶貴金屬業務調整的公告》,稱將關停貴金屬業務,賬戶貴金屬系統將在2021年4月6日起停止新開倉交易;現有持倉請于2021年9月30日收市前自主平倉;2021年9月30日后尚未平倉的持倉,銀行將代為平倉。
為什么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進行收緊調整?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這其實是金融機構防范市場波動風險的表現。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向記者指出,4月以來,海外市場走勢整體較為“反常”,并且近段全球疫情走勢反復,各國政策出現分化,美國通脹預期分歧難彌合,地緣政治此起彼伏等,預示外盤貴金屬波動性可能加劇,金融機構收緊賬戶貴金屬投資業務,降低貴金屬投資風險敞口。
亦有市場分析人士告訴記者,現在銀行紛紛跟進調整其實都是在規避風險,主要還是出于對風險跟避險責任的考慮。另外,疫情好轉,美國經濟開始恢復,美債收益率上升,美聯儲加息預期增強,美元指數增強,對黃金的價格造成了一定的沖擊,“提高相關產品的投資門檻也有利于保護投資者,避免其在波動的經濟環境下造成損失”。
具體來說,銀行此舉是在落實金融機構適當性管理義務。“市場風險處在動態變化中,對于外盤期貨類業務波動性往往較大,金融機構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風險評級,確保投資者風險偏好和承受力更匹配。”周茂華提到,銀行此舉也有助于降低未來潛在的一些投資糾紛,維護自身市場聲譽。
周茂華進一步分析道,從一些案例看,銀行開展外盤業務風險可能面臨幾方面風險:一是市場風險,外盤波動的市場風險,尤其是商品期貨類業務波動性相對更大;二是監管和聲譽風險,為“拉客戶”也可能導致部分銀行為有效履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義務,以及由此可能引起投資者糾紛,導致機構市場聲譽受損;三是信息系統穩定性及交易員操作風險等。
貴金屬存在較大風險
不加限制可能導致系統性風險
去年美國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穿倉”事件后,國內監管部門就強化了金融機構對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機構對此類業務態度趨于謹慎。早在去年11月份,多家銀行就緊急叫停了貴金屬新開戶交易。
對于銀行收緊貴金屬業務原因,肖磊表示,貴金屬市場并不是銀行的主業領域,目前中國銀行業的貴金屬業務門類很多,有一些已變相成為銀行拉存款的方式,但是需要認識到,這類業務存在較大的資產波動風險。
他指出,雖然貴金屬本身辨識度和天然信用度高,但貴金屬市場的價格波動并不亞于其他高風險投資品種,同樣也屬于高風險市場,如果銀行把該項業務作為主要的推廣方向,降低貴金屬投資門檻,可能會導致一些系統性風險。
另外,肖磊表示,目前影響貴金屬市場的國際不確定因素越來越多,貴金屬屬于大宗商品,銀行在提供大宗商品、原油、貴金屬等投資理財產品方面,本身僅僅是個通道,很難提供滲透性更好的服務,普通投資者也很難完全弄懂各類產品的細節,出問題就容易扯皮。
但他也表示,銀行依舊會是黃金業務的重要參與者,因為黃金具有貨幣屬性,牽扯到國際貨幣領域變革和風險對沖、外匯儲備等問題,所以黃金的貨幣和金融業務一直是由央行來管理,銀行自然也是黃金業務的最主要參與者,而且如果國家要通過釋放或回收黃金的流動性,以達到調節市場和貨幣信用的目的,銀行是滲透率最高的終端。
負油價“黑天鵝”事件即滿一周年
距離去年美國原油期貨5月合約價格跌入“負值”事件也即滿一周年。從業內人士的直觀感受來看,不論是監管部門強化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還是機構的警惕性上都有明顯的變化。
“‘黑天鵝’事件是挺嚇人的,作為銀行來說,以前沒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某大行資深從業人士向記者坦言,一旦碰上這種情況,不管是個人經濟還是社會影響層面,銀行都要承擔許多責任,“所以現在就比較小心,相關風險防范的很緊”。周茂華也表示,近幾個月陸續銀行收緊相關外盤業務,本身說明機構對類似業務潛在風險的警惕性明顯提升。
有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內賬戶貴金屬新客戶的開立重啟相對較難,部分銀行也將對個人賬戶交易業務進行收縮。
無論是投資者還是銀行方面都承受了一定的損失。“我國銀行參與國際期貨交易的經驗和能力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相關人員的專業素養培訓、銀行在相關產品的設計中都亟待進步。”有資深銀行從業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與此同時,“原油寶”事件對國內投資者教育也應有所警醒。
從字面理解來看,“投資者教育”是指機構、部門等對個人投資者傳播投資知識、經驗等,但投資者教育也是投資者自我學習、摸索、完善的過程,也是個人投資者心態、經驗、理念不斷成熟的過程,但具備相關優勢的機構基本要求是要履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義務。周茂華預判,在貴金屬市場行情明朗前,短期內機構對該業務將繼續保持謹慎,且大行具有示范效應,后續不排除會有一些銀行跟進,但并不意味著機構會徹底關閉此類業務。
“對國內投資者整體影響有限,一方面,國內銀行并未完全關閉此類業務窗口;另一方面,國內期貨市場發展非常迅速,無論交易規模、市場活躍度,還是交易品種豐富等,市場廣深度顯著增強。”周茂華直言。
來源:財聯社、券商中國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潘翹楚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