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消息,由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等主辦的2020第四屆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今日在京召開,此次論壇的主題是“立足金融為民 弘揚科技向善 面向‘十四五’的金融業數字化轉型”,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局長余文建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余文建表示,G20框架下,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認為數字化會給金融消費者帶來市場驅動型風險、監管驅動型風險、消費者驅動型風險和技術驅動型風險。這些風險可能會對一部分消費者帶來歧視,帶來數字鴻溝的問題,損害消費者對金融系統和金融創新的信任,產生過度負債等不良后果。因此,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健全的數據保護機制以及提升消費者數字金融素養對數字普惠金融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以下為嘉賓發言全文: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今天參加第四屆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與大家分享交流數字普惠金融和金融消費者保護方面的看法。
第一,近年來我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成效顯著,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是國際社會共識,也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具體體現
大家知道,數字技術和普惠金融的結合是普惠金融領域的重大進展,不僅深刻改變了普惠金融的發展方式,也催生了數字普惠金融概念,發展成效有目共睹。很多金融產品和服務通過手機、互聯網已經能觸達最邊遠地區,移動支付、線上貸款、互聯網保險等創新做法在服務小微商戶和個人消費者方面受到了廣泛歡迎。特別是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數字普惠金融突破了金融服務的時空限制,有效服務了“非接觸經濟”,并且在金融產品和服務上面產生了諸多創新,可以說是經受住了新冠疫情的“大考”。這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的決心和信心。
今年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通過了新一版《G20普惠金融行動計劃》,強調了普惠金融對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意義,突出了未來G20普惠金融兩個核心的長期議題,一個是數字普惠金融,另一個是中小企業融資,這兩個議題與2016年杭州峰會成果一脈相承。自杭州峰會核準《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以來,數字普惠金融一直是G20普惠金融的重點議題,2017年關注落實《高級原則》的經驗與案例,2018年關注非正規經濟的數字普惠金融,2019年關注數字普惠金融服務人口老齡化,2020年關注婦女、青少年和中小企業的數字普惠金融。《G20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行動計劃》也明確提出“在確保金融消費者權益得到保護的同時,采用常規和可靠的數字手段持續提供可獲得和可負擔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促進普惠金融發展”。可以預見,在未來若干年里,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弱勢群體、賦能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應對重大傳染疾病、數字普惠金融的消費者保護和教育等將成為國際社會重點關注的問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指出“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強金融普惠性”,這要求我們要持續推動普惠金融發展,助力解決當前經濟社會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幫助居民特別是農民和低收入群體更好增收致富。《建議》還專門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可以預見,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進程都將加快推進,數字技術也將更加深刻改變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推動數字普惠金融實現更大發展。
第二,數字普惠金融給金融消費者保護帶來的風險挑戰及應對
談到數字普惠金融就離不開金融消費者保護,可以說,數字普惠金融只有在更充分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基礎上才能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G20框架下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GPFI)認為數字化會給金融消費者帶來市場驅動型、監管驅動型、消費者驅動型和技術驅動型等四方面的風險。市場驅動型風險包括服務提供者利用消費者對數字環境不熟悉而實施新型欺詐、信息披露不全或不負責任地提供貸款、未能恰當保護好消費者數據隱私和安全等;監管驅動型風險主要在于監管部門監管能力、監管法規或者監管協調不夠,難以充分保護好金融消費者權益;消費者驅動型風險主要在于消費者金融素養和數字素養不高,難以作出適合自己的數字金融決策,或是自我排斥數字金融服務;技術驅動型風險包括通過算法歧視部分消費者、濫用消費者數據、技術不可靠給資金安全帶來損失等風險。總之,這些風險可能會使一部分消費者受到歧視,帶來“數字鴻溝”問題,損害消費者對金融系統和金融創新的信任,產生過度負債等不良后果。
因此,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健全的金融消費者和數據保護機制以及提升消費者數字金融素養,對于數字普惠金融健康發展至關重要。《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八條原則中,第五條原則明確要“采取負責任的數字金融措施保護消費者,創立一種綜合性的消費者和數據保護方法,重點關注與數字金融服務相關的具體問題。”并提出了包括設計數字金融服務消費者保護框架、構建穩定的法律框架保護客戶資金安全、確保投訴解決機制的便捷性、對數字金融服務供應商提出適當要求、保障數據安全等11條具體措施。G20普惠金融政策指引進一步提出要改進金融消費者保護監管措施并提高監管能力,加強信息披露并提高透明度,加強數字金融素養數據收集和新核心能力識別,加強數字金融教育,對個人信息使用構建安全有效的知情同意模式,強化訪問、更正、刪除和反對的權利。
人民銀行高度重視數字金融消費者保護問題。剛剛發布了人民銀行5號令《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其中對金融機構行為規范、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初步建立了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金融廣告監測、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評估、金融消費者投訴監測分析四大事前防控舉措;同時,加大對侵害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等行為的打擊力度,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長遠和根本利益。
最后,就如何倡導負責任金融理念,推進數字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與大家分享幾點看法。
一是推動構建“生態化、智能化、開放化”的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格局。順應數字化的時代浪潮,我們要持續深化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各相關方要良性互動、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為全球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貢獻中國的實踐、經驗和標準。如探索發展智能金融,更精準滿足消費者金融需求;深化開放銀行模式,真正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變,發揮銀行在資金、數據等方面的優勢,聯合相關方共同搭建場景、建設生態,零距離、一站式滿足客戶所需。
二是切實將負責任金融理念貫穿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始終。近年來國際社會也觀察到,不負責任的數字化可能放大和擴散風險,給消費者造成損失,造成金融再排斥。因此需要大力倡導負責任金融的理念,這個理念包含了三主體和三支柱,三主體包括金融機構、金融監管者以及金融消費者,三支柱包括金融教育、金融機構自律管理、金融消費者保護監管。可以看出,負責任理念是一個系統的概念,三個主體需要各自承擔好各自的職責,牢牢樹立起三個支柱,才能使整個數字普惠金融生態是負責任的、可持續的。
三是從供需兩側著力彌合 “數字鴻溝”。“數字鴻溝”的出現既有消費者金融和數字素養不足的問題,也有我們金融服務意識不高,線上線下業務還不夠優化的原因。在需求側,要大力構建金融教育終身學習體系,從對小學生、青少年普及金融知識開始達到輻射整個家庭、造福經濟社會的良好效果,同時,針對老年人等群體大力開展有溫度的金融教育,比方說設立老年人專項金融知識普及活動,編制老年人金融知識手冊、金融防騙指南等;在供給側,線下服務要更有人性化和針對性,讓老年人等群體更安全、更有尊嚴地獲得金融服務,線上服務要有友好性、適老性,通過使頁面更簡潔、流程更清晰、字體更大等細微的改進都能極大影響客戶體驗。最關鍵的是,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能夠換位思考,才能更好優化服務。
四是強化行為監管。行為監管既有頂層設計,但更多是從細微處著手,可以發揮以小見大、以點帶面的作用,促進整個金融體系更加誠信、公平和穩健。要強化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監管協調,積極運用科技手段賦能行為監管,強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管控,加強事前防控和預警,綜合運用約談、風險提示等方式,及時抓早抓小,健全金融消費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提高侵害金融消費權益的違法成本,切實保護消費者的長遠和根本利益。
謝謝大家!
(未經嘉賓本人確認)
責任編輯:潘翹楚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