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1日電 12月11日消息,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20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智慧金融峰會”今日在舉行,中國光大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楊兵兵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楊兵兵強調說,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使得銀行數字化轉型成為大勢所趨,推動銀行業態轉型升級,為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能。經過多年發展,國內主要商業銀行線上化、智能化建設已取得長足進步,銀行數字化轉型正在進入深水區。轉型的進一步推廣和深入,需要銀行在頂層設計、數據治理和創新機制等方面進行更多的投入。
此外,新冠疫情的發生,也使銀行進入推進全面數字化轉型的機會窗口期,數字經濟生態的加快重塑為數字金融發展提供了新的市場空間,因此,商業銀行應該堅定信心推進全面數字化轉型,加快融入快速變化的數字經濟生態體系,并不斷探索在社會治理等領域的創新服務。
楊兵兵指出,未來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將會沿著業務數字化、數字化治理和數字業務化三個主要方向發展,并在開放平臺建設、細分場景拓展這兩方面積極尋求突破。
目前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經過多年發展,國內主要商業銀行已基本完成線上服務體系的搭建工作。從網銀到手機銀行到開放銀行,商業銀行線上服務體系按照平臺-移動平臺-平臺生態的發展邏輯,使線上服務體系的運營能力越來越強,平臺功能越來越豐富,開放場景日趨完善。商業銀行已經普遍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在體系建設、技術投入、產品創新和流程改造上也取得了長足進步。銀行數字化轉型正從局部突破走向全面開展,從通用領域走向細分領域。
楊兵兵提出,銀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風險管理能力不足的問題。風險管理能力是銀行數字化轉型的保障,主要體現在風險識別與風控效率兩個方面。通常銀行風險識別能力不足容易導致銀行在風險管理的指導思想上更傾向于將資金投放到表面安全的行業和區域,致使相關領域聚集過多信貸資源,信貸集中度風險不斷加大。也誤將一些極具發展潛質,但不易判斷風險水平急需資金支持的新興產業排斥在服務范圍之外,從而造成金融服務供給不足,抑制了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風險管理能力不足也容易導致銀行風控效率無法滿足中小企業和長尾客戶小額高頻金融服務的需求。面對小微企業和長尾客戶整體規模大、單筆交易小的業務特征,銀行傳統風控手段邊際成本較高,風險收益往往無法覆蓋成本,使得普惠金融業務始終難以具有商業可持續性。
楊兵兵最后提到,從傳統商業銀行脫胎成為數字化銀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兼容并包,久久為功。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對傳統商業銀行來說,挑戰前所未有,既對整個金融體系提出了改革要求,也是商業銀行自身突破舊環境制約,實現第二發展曲線的必然方向。(中新經緯APP)
責任編輯:張譯文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