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攬儲存諸多弊病 加強網絡攬儲監管和規范

網上攬儲存諸多弊病 加強網絡攬儲監管和規范
2020年11月23日 22:01 新浪財經綜合

  原標題:銀行網上攬儲亟須規范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李鳳文 

  今年以來,盡管結構性存款壓降、靠檔計息類智能存款產品被按下“暫停鍵”,但互聯網平臺仍然是很多銀行重要的攬儲入口。有媒體報道,目前11家頭部互聯網平臺涉及存款業務的合作銀行數量高達95家,其中也不乏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的身影。

  網上攬儲存諸多弊病

  當前,銀行通過第三方互聯網金融平臺銷售存款產品,原因在于一些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攬存壓力加大,為確保存款規模保持一定增速而采取的應急之策。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銀行結構性存款突破12萬億元,對此,監管部門曾對部分銀行進行窗口指導,明確了結構性存款壓降任務,即年內逐步壓降至年初規模的三分之二。同時,監管部門還對靠檔計息等不規范的攬存方式進行嚴格限制,這對于以結構性存款為攬存“利器”的中小銀行來說無疑是一記重擊。

  不過必須看到,銀行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臺網上攬存為銀行增加較多存款,給客戶帶來了存款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諸多弊病。一是存款人要通過第三方平臺進入銀行,無疑會給客戶信息安全帶來隱患,加大了客戶信息被泄露的可能。二是銀行方面需要按照平臺日均存款余額的2‰至3‰向第三方平臺支付“導流費”,會導致存款成本上升。三是導致銀行存款結構發生變化,加大了存款的不穩定性因素。如有的銀行平臺存款占各項存款的比例高達83%,且網絡平臺客戶大都是利率敏感性儲戶,黏性差,一旦利率下調,銀行或平臺出現負面輿情,極易導致存款大量搬家,給規模較小的銀行造成致命打擊,易引發金融風險。四是地方性銀行通過互聯網平臺向全國吸儲,偏離了立足于當地、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市場定位。

  不僅如此,如果管理不善,有可能會給某些不法平臺創造借助銀行名義進行非法攬存的機會,甚至導致非法集資案件發生,給客戶造成資金損失,影響銀行聲譽。同時,互聯網平臺多為異地遠程交易,對存款人的實名認證往往流于形式,很容易給洗錢犯罪造成空子可鉆。

  加強網絡攬儲監管和規范

  早在2018年6月,銀保監會辦公廳和人民銀行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完善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要求商業銀行應進一步規范吸收存款行為,不得采取通過個人或機構等第三方資金中介吸收存款。但上述問題的存在,有打政策擦邊球的嫌疑。對此,監管部門應進一步明確監管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對銀行通過網絡平臺攬存的監管和規范,防范各類風險的發生。

  規范銀行網上攬存行為,監管部門有必要設定相應門檻。一方面,要給銀行機構設置門檻,明確允許開辦網上攬存業務的銀行應該具備的條件,以及哪種類型的銀行能夠準入,并設定存款規模上線,不搞“一刀切”、急剎車,避免給網點少尤其是網點單一的民營銀行攬存帶來不利影響。另一方面,也要給互聯網平臺設置準入門檻,嚴禁銀行機構與管理不規范、風險問題突出的第三方平臺進行攬存業務合作。

  規范銀行網上攬存行為,要嚴格約束第三方平臺的業務宣傳。第三方平臺為了增加收入,往往會采取不規范的宣傳或夸大宣傳的方式,有意突出存款保險保障的“零風險”導向,歪曲利率溢價機制。對此,監管部門要對違規宣傳問題及時予以糾正,避免對客戶造成誤導。

  規范銀行網上攬存行為,要壓實銀行主體責任。各銀行機構要嚴格執行監管要求,合規攬存,避免由于觸碰紅線受到監管處罰。同時,要全面了解合作第三方平臺內部管理情況,加強對平臺攬存業務風險評估,制定具體風險處置預案,確保合作業務風險可控,切實落實消費者權益保護主體責任。

  文/承德銀保監分局 李鳳文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潘翹楚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1-25 兆龍互連 300913 --
  • 11-24 凱龍高科 300912 17.62
  • 11-24 兆威機電 003021 75.12
  • 11-24 友發集團 601686 12.86
  • 11-23 蘭劍智能 688557 27.7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