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員工挨的這一巴掌很響,但很遺憾,銀行根本沒聽到
原創 你的毯叔
來源:毯叔盤錢
銀行新員工因為聚餐不喝酒竟然遭到領導掌摑,想必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
來龍去脈我也不再多說。事件發酵幾天后,24日凌晨,涉事銀行“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終于發出了公告。
我們來看看銀行自己的處罰結果。
劃重點:對該領導董某給予嚴重警告處分,扣罰二個季度績效工資;對支行負責人羅某給予警告處分,扣罰一個季度績效工資。
等等,就這?一個巴掌就換來了這?
還不如干脆讓幾位領導各自罰酒三杯呢。
不過對于這個結果我倒是一點也并不驚訝,因為跟我預想的一模一樣:
新員工這次挨的巴掌很響,但其實,銀行根本沒聽到。
“扣罰涉事領導兩個季度績效工資”,聽起來嘩啦啦很多錢的樣子,但實際上就那么回事。
我翻了翻廈門國際銀行的2019年年報,一共員工5692人,總薪酬支出18.68億,人均稅前收入為29.36萬,月薪接近2.5萬元。
在銀行內部,工資一般包含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雖然不知道這位“掌摑”的某領導具體屬于哪個崗位,但兩個季度績效工資就算往多了算,撐死也就10萬上下。這對動輒年薪幾十萬的銀行領導來說,根本談不上傷筋動骨。
我還注意到此次事件中的一個細節。
這次聚餐發生在北京盤古七星酒店,其下屬餐廳人均消費從600元到1800元不等。
公告中說,這僅僅是“營業部某領導及該支行個別員工在私下非公款聚餐”。
果然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如果是非公款聚餐,那就是領導自掏腰包,隨隨便便就能請員工吃個大幾萬的晚餐,罰一兩個季度的績效工資自然也不是什么大事。
另外,最最關鍵的是,這次的處罰結果,通篇讀下來,只涉及罰款,不涉及職位。
要知道,在銀行最重要的從來不是錢,而是“職位”。工資沒了可以再掙,績效沒了可以再拿,只要職位還在,工資績效還不是源源不斷地來么?
所以,廈門國際銀行憋出來的這個所謂處罰,刑不上痛處,最多只是擺擺危機公關的樣子罷了。別說把當事人辭退了,連降職處分都沒有,算什么誠意?
對了,這次事件中除了領導,還有幾位“追罵至電梯”的同事,在處理公告里,你看到對他們的處分了么?并沒有。
所以啊,洗洗睡吧,等過一個月,風波散去,沒有人再去討論這個丑聞,銀行的上層們依舊把酒言歡,該咋樣咋樣。而公告上被處罰的領導們,頂多換個支行,說不定還借此升職了呢。
這件事件中,真正被處罰的人到底是誰?
表面看,打人的領導是被罰了款,可實際呢?你品,你細品。
這位新進銀行的員工,把事情捅的那么大,微博還上了熱搜,徹底成了行里的名人。以后走在行里,能不像名人一樣被同事們圍觀,討論和指指點點么?
另外一點,別忘了,犯事的領導以后依舊是他的“領導”,鬼都不用想,他在公司能發展地順利嗎?
就算是僥幸換了部門,如此“不懂人情世故”的員工,在社會關系復雜的銀行里,未來哪個領導敢“委以重任”?要知道,在銀行很多時候,防自己員工比防著外人更可怕。
最后,極大概率下,這位新人會被逼走,甚至在整個銀行體系都找不到工作。
分行領導和相關人員看似被處罰了,新員工的正義看似被伸張了,但最后呢,被逼走被傷害的人,還是他。
對體量龐大的銀行而言,無非就是丟掉了一個不聽話的新人。風聲一過,還有大把大把的新人在等待填充這個職位。
而對個人而言,確是前途命運的一個重大轉折。
細思之下,令人窒息,又何其可悲。
僅2020年以來,類似這樣的事情就不止一例。每當銀行出現負面風波,最后受死的永遠是員工。
中信銀行,寧波銀行,這次的廈門國際銀行,一個接一個地出事。但過不久我們就會看到,他們一個接一個地安然無恙。
當初寧波銀行員工跳樓事件,奉行狼性文化的銀行,職場PUA的領導,哪一個能脫了干系?
按理說,銀行要擔責的,該整改的整改,該辭退的辭退。
但后來,什么結果也沒有,沒有人道歉,沒有人負責,更沒有人被處罰。
跳樓的員工去世了,幾個月過去,寧波銀行就像無事人一樣,繼續安然無恙地開展校招。
再也沒人記得,當初的宏毅也是一個管培生入職,一心想做出成績的的年輕人。
還有中信銀行信息泄露事件。
從法律角度來講,銀行的基層支行是沒有存款數據查詢權限的,如果沒有授權進行查詢,中信銀行總行和上海分行都是違反合規的。
但中信銀行肯傷及上層么?當然不能。
于是,低眼一瞅,從員工里挑出背鍋俠,把涉事員工和支行行長處分了事。
仔細看這封致歉信,意思就是:這次是個別員工出了錯誤,我們沒有監管到,以后一定加大培訓和監管,已經按照制度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并把支行行長撤職了。
請問這能解決問題嗎?當然不能。
但涉事員工和支行行長又敢說什么呢?保持沉默也許風聲過了還能換個地方上班,說了可能職業生涯就結束了,說不定還要把你扭送司法機關。
這個背鍋俠,當也得當,不當也得當。誰讓你倒霉呢!
然后,至于中信銀行侵犯他人隱私,肆意信息泄露這種事,很可能繼續上演。
如果再發生這種事兒怎么辦?
還能怎么辦,再換個倒霉蛋唄。
說實話,最開始看到“勸酒打人”的消息刷屏時,我還以為是假新聞,想讓子彈飛一會。
我無法想象,一個新員工竟然會因為不喝領導敬的酒而被當眾扇耳光,一口一個“你媽X”,被不停地辱罵、羞辱和毆打。
但再一想,這位領導操作的如此肆無忌憚和大言不慚,估計這事兒發生也不是第一次。
聯想到之前的寧波銀行,中信銀行,我腦子里不禁有一個疑問:為什么偏偏在銀行,這樣的惡性事件比比皆是,這種對個人意志的踐踏無處不在?
原因很簡單,因為銀行是國家的經濟支柱,絕對不會垮掉。
在銀行,是否做得好,不取決于你的能力,而取決于你拿到怎樣的資源。
而銀行的資源在誰手里?
資源在老一輩的手里,稍微向你傾斜一點,你就能完成業績;要是想整你,你做出來的業績最后算不到你頭上,你還只有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份。
在銀行,掌握了資源就掌握了人。
再加上,銀行上下級關系明確,上級對下級的考評和晉升都有很大決定權。
所以大部分時候,新人只有屈從的份。
如果一個企業憑能力說事,工作就是工作,企業就會有分寸感,不敢把你怎么樣。
可如果一個企業憑資源說事,工作變成了利益交換,上司往往會得寸進尺——你的成功都靠我,你還不任我擺布?
表面上,這次銀行領導勸的是酒,其實是一種強人所難的服從性測試,一種權力的精神滿足。
在他看來,你始終是個工具,是壓迫和剝削的對象,你的存在就是為他服務的,他會對你提很多的要求,但對你的利益卻熟視無睹,甚至對你的尊嚴進行踐踏。
所以,當他被拒絕后才會感到喪失了尊嚴,丟了面子,才會狂怒羞辱別人,讓對方敬酒不吃吃罰酒。
越是封閉的圈子,類似的“酒桌文化”越嚴重。
而銀行恰恰就是這樣的圈子,這才是在“勸酒事件”在銀行頻繁發生的真正原因。
今天我說了這么多,外界對銀行的指責也很多,但說真的,銀行在乎嗎?
銀行根本無所謂,你以為這聲“巴掌”打得很響,其實銀行根本聽不到。
銀行的國家經濟支柱性質決定了,就算它有再大的毛病,它始終有一個很厲害的地方就是:你不想干的活有的是人想干。
所以這造成了什么?犯的錯我承認,我讓新員工、替罪羊背鍋;但是毛病呢,我也肯定不改,反正有的是人進來,一切還是照舊,一切還是循環。
你巴掌打的再響,說我的毛病再多,我也只是“左耳進、右耳出”。
當然,頑疾不是一巴掌能解決的,這事得慢慢來。要等到一個新的群體,對上一代群體的慢慢對抗和消解;要等到一個新的行業玩法,把舊有的糟粕規則全部打破。
不過,雖然銀行聽不到這個“巴掌”,但你自己要能聽到。
你要聽到,這次的“勸酒事件”并不是孤例,這次爆出來,也只是碰到了一個未經馴化有勇氣說出來的新員工,如果工作了三五年,對銀行有了羈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那記“巴掌”可能根本就不會讓你看見,因為那杯酒肯定被勸了進去。
在冰山下面,還有更多你看不到的沉默者。
是時候給銀行祛魅了。銀行是好,是整個社會和家長趨之若鶩的目標,但陳舊的制度和腐朽的潛規則,是否值得一個年輕人為此不顧一切?
我們來到社會工作,究竟要的是什么?是能力的提升,是經驗的見長,還是表面上的穩定,體面和背后的千瘡百孔?
我并不是否認銀行的工作,只是想告訴你,作為年輕人,你要忠于的是自己的職業,而不是過度忠于某個組織。
因為組織始終是為了它的利益考慮的,員工歸根結底只是實現組織目標的工具而已。
只有當你在更大的市場,有更多的機會和選擇權的時候,當你面對不公或羞辱,才有資本對它大喊一聲“Fuck you”,然后沒有后顧之憂地轉身離開。
今天的這聲“巴掌”驚不醒銀行,但我希望它能驚醒你。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陳鑫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