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非法集資披“互金”羊皮 三大套路引你入坑

警惕非法集資披“互金”羊皮 三大套路引你入坑
2018年02月26日 08:01 投資者報

【金融曝光臺315特別活動正式啟動】近年來,銀行卡被盜刷、買理財遇飛單的案例屢見不鮮,金融消費者維權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 【在線投訴】

  建議普通投資者對看不懂或不理解的模式保持觀望,細致研究背后的“賺錢”邏輯,切不可因貪戀高收益而“偷雞不成蝕把米”

  “春節前夕,盤點互聯網投資與理財,你是否還有至今未能追回的到期項目?”在《投資者報》記者的調查中,多位投資者表示確有到期款項在外,未知能否追回。

  記者調研發現,部分投資者的網投項目已年深日久、追回無望,堪稱“壞賬”;部分投資者甚至卷進了大規模非法集資案件,雖有相關部門重視,但資金能否收回仍存在不確定性;部分投資者熱衷新奇概念、幻想超高收益,在多次踩坑后依然期待未來的某次投資能夠彌補之前所有的“成本”。

  一些投資者告訴記者,原本想趁著互聯網投資與理財的東風讓財富增值,結果一不小心被卷進了非法集資。記者研究發現,近年來比較知名的非法集資案件,例如e租寶案、中晉案等,乃至近期興起的虛擬貨幣風潮,無一不打著互金的旗幟“收割”投資者。

  在去年8月24日出臺的《處置非法集資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假借互金概念進行非法集資的行為被著重提及,成為重點關注對象。

  搭互金便車

  近幾年非法集資的新型案件明顯增多,尤其是借用互金概念的案件層出不窮。

  銀監會在對《條例》的說明中重點指出,非法集資組織化、網絡化趨勢日益明顯,線上線下相結合,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風險積聚迅速。因此,《條例》第十五條特別指出了非法集資行為可能出現的情形中,就包括設立互金企業。

  曾以“A2P(融資租賃+互聯網)”創新模式區別于網貸的e租寶,近日得到身份確認。2月7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告稱,已對被告單位安徽鈺誠控股集團(e租寶母公司)、鈺誠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被告人丁寧、張敏等26人犯集資詐騙等罪一案立案執行。

  據互聯網金融電訊援引業內人士說法,e租寶案發后歷經了立案、審理、宣判,現在進入最后執行階段,相當于此案已進入尾聲。但是,對受害者來說,由于資產變現等尚需時間,因此到資金清退環節還需要一定時間。

  有相關報道顯示,e租寶涉案金額達500多億元,約90萬人受害。而這種涉案金額驚人的事件并非孤例,諸如快鹿集團、上海大大集團也都涉嫌非法集資被立案調查,還有上海中晉案、南京易乾財富案等,這些公司均“與時俱進”地設立了互金平臺,打著“互金”旗號吸引投資者加入。

  莫名高收益

  早前,錢寶網因“看廣告做任務賺外快”等帶有高額返現的詭異商業模式引起了投資人的高度關注,包括《投資者報》在內的諸多媒體曾連續對其進行報道和質疑,但直到2017年12月27日,錢寶網的騙局才因CEO自首而昭告天下。

  錢寶網成立于2012年,對外宣稱是一家微商服務平臺。其宣傳年化收益率高達80%,以復利投資,10萬元投一年可得18萬元,兩年就變成33萬元,近乎翻倍。

  平臺表面上以收取商家廣告費,用戶“看廣告、賺外快”為名頭,實際上用戶必須要繳納一定的保證金才能看廣告,而“賺取的外快”和所交的保證金成正比。在這一套路里,用戶看似在賺取收益,但所交保證金的安全卻無甚保障。

  錢寶網官方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平臺流水超過500億元,注冊用戶數超過2億人。有媒體指出,如果該數據屬實,這將是繼e租寶之后第二大非法集資平臺。

  騙局揭開后,部分投資者仍然希望平臺繼續運營下去,畢竟誰也不愿做最后的接盤者,但總歸有人是最終的接盤俠。看起來錢寶網是個互金平臺,實際只是一個龐氏騙局的賭場。1月30日,南京市公安局官網開通了“錢寶網用戶配合調查取證受理登記平臺”,為受害投資人報案和登記信息提供了官方渠道。

  錢寶網倒下的第二天,與之類似模式的蛙寶等平臺就開始無法提現。業內人士指出,注冊、充值、領任務、獲取收益,有的人只看到了所謂的“收益”,可平臺的意圖只是引誘人充值。

  追最新概念

  《條例》強調了啟動非法集資調查的七大類情境,近來因比特幣的火爆而引發市場熱議的虛擬貨幣也被重點提及。此前,有一些假托虛擬貨幣名義的公司,比如百川理財幣、克拉幣、摩提弗等多家公司都涉嫌非法集資、詐騙等行為。

  近日,世界銀行行長金墉指出,有多數加密貨幣都猶如龐氏騙局。他說,“在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的應用方面,我們正在進行研究。不過,據我所知,大多數加密貨幣基本上都是龐氏騙局,目前并不清楚它們將如何運作?!?/p>

  金墉此番言論意在給時下火熱的區塊鏈、比特幣、ICO等熱潮降溫。確實,近期市場對區塊鏈、比特幣、ICO的追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熱度,引得部分投資者盲目入場。

  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旗下的風險分析技術平臺曾對國內的ICO情況進行監測。結論指出,ICO存在諸多潛在風險,包括項目失敗或跑路導致的資金損失風險、價格劇烈波動引起的金融風險、借ICO進行的詐騙、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風險等。

  去年8月30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于防范各類以ICO名義吸收投資相關風險的提示》指出,國內外部分機構采用各類誤導性宣傳手段,以ICO名義從事融資活動,相關金融活動未取得任何許可,其中涉嫌詐騙、非法證券、非法集資等行為。ICO項目資產不清晰,投資者適當性缺失,信息披露嚴重不足,投資活動面臨較大風險。

  互金協會提醒廣大投資者冷靜判別,謹慎對待,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業內人士表示,互聯網投資與理財已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參考,建議普通投資者對看不懂或不理解的模式保持觀望,細致研究背后的“賺錢”邏輯,切不可因貪戀高收益而“偷雞不成蝕把米”?!?/p>

責任編輯:楊群

非法集資 互聯網投資 貨幣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