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曝光臺315特別活動正式啟動】近年來,銀行卡被盜刷、買理財遇飛單的案例屢見不鮮,金融消費者維權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 【在線投訴】
來源:開偉說財經
作者莫開偉系中國不良資產行業聯盟研究員
最近幾天,銀監會查處的銀行機構兩起驚天大案加劇了2018年初的這個寒冬,讓民眾對銀行市場亂象有了深刻的認識,更讓投資者對銀行安全產生了無限擔憂。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一個是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為掩蓋不良貸款,通過編造虛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權審批等手法,違規辦理信貸、同業、理財、信用證和保理等業務,向1493個空殼企業授信775億元,換取相關企業出資承擔浦發銀行成都分行不良貸款,形成風險資金1000多億元,這種違規經營行為簡直顛覆了銀行的“三關”,更讓社會普羅大眾對銀行經營安全產生了懷疑。
這還不算,更有讓投資者談虎色變的銀行機構違規銷售理財產品案,更是將民眾對銀行無視投資者利益、恣意踐踏合規安全底線的經營亂象暴露得淋漓盡致,那就是銀監會官網1月12日公布的黑龍江銀監局對黑龍江省工行6支、金額54.7億元理財產品涉嫌違規進行處罰;被罰銀行13家分機機構多次將非保本理財銷售給同業客戶,但私下違規簽訂兜底協議。也就是說,將非保本理財當成保本理財賣。
對這兩起案件的暴露,不少民眾直接驚呼:“可怕的不是高房價,而是銀行!”,這種感嘆雖然可能有點夸大不守規銀行機構經營亂象引發的金融危害性,也有將所有正規經營經營全部抹黑之虞,但細細想來,這種驚呼也不無道理:一方面,少數銀行機構不守規經營是市場亂象的根源,正如“一粒老鼠屎搞壞一鍋湯”一樣可怕;正是由于這些不守規經營銀行機構的胡亂經營行為損害了銀行業整體守規經營形象,敗壞了銀行機構“三鐵”聲譽,讓民眾對銀行經營安全越來越擔憂,感覺將自己的錢存在銀行越來越不放心。
另一方面,民眾的擔憂也確實情有可原,試想一想銀行作為一種經營信用的企業,掩蓋不良貸款和兜售違規經營產品的行為,本身就屬極不講誠信的行為;由不誠信的銀行機構來經營民眾的巨額存款和購買銀行的巨額理財產品,又咋能有安全可言?民眾的財富會不會因為銀行機構的違規違法亂經營而泡湯?
再一方面,銀行直接經營上萬億國民資金,其違規違法經營不僅加劇了市場競爭亂象,更會釀造巨大的金融風險,形成巨額的資金損失,這種損失確實比房價飛漲產生的泡沫刺破、比通貨膨脹帶來的財富縮水等經濟后果都要可怕上百倍倍、甚至上千倍,因為這種經營亂象會產生社會感染情緒,加劇對銀行不信任的恐慌心里;
而且,如果萬一哪一家銀行機構因違規操作風險導致關門破產,存款人的大量存款和購買理財產品的大量資金還能安全收回嗎?這就真的不好說了。
說一千道一萬,少數銀行機構的經營作為確實無法消除投資者的安全擔憂。為此,投資者與銀行打交道也得多長一個心眼,多掂量掂量一下銀行機構的合規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尤其在購買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時也應悠著點,不要再像過去那樣缺乏風險意識,盲目隨從。
筆者這么說,并非有意夸大銀行風險,而是有如下幾個問題值得投資者重視:首先,在選擇銀行存款時,盡量選擇經營規模大、內控制度完善、內控能力高的銀行機構;如果存款金額較大,應按照央行頒布的存款保險制度規定的50萬元賠償標準,不要將存款存在一家銀行,而是應盡量多存幾家銀行,以便分散風險,提高銀行破產倒閉后的償還標準,減少損失。
其次,購買理財產品時應問清楚到底是保本理財產品還是非保本理財產品,應根據自身風險承擔能力來確定好購買理財產品的種類,避免自身風險承擔能力弱而購買高風險理財產品的現象發生。
尤其,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搞清楚到底是銀行發行的還是銀行代保險公司或其他基金公司銷售,避免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而變成了銀保產品延長投資期限而加劇投資風險現象發生;而要避免這種現象發生,最好的辦法是在確認產品身份時,要認清是否有銀行理財產品編碼,可以在中國理財(www.china-wealth.cn)上輸入以字母“C”開頭的14位編碼來查詢真假,避免上當受騙。
同時,還要做到盡量不到一家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多購買幾家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并多購買幾款理財產品種類。再次,去年11月央行等部門已聯合發布了《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意見征求稿)》,打破了銀行理財剛兌,這意味著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導致風險發生時,銀行不負責資金安全的“兜底”,風險損失全部由投資者自擔,這就要求投資者更要理性地把握購買理財產品的機會和種類,切不可形成購買理財產品最后都由銀行負責資金安全的錯覺;
尤其對于風險鑒別能力比較弱的投資者來說,在購買銀行理財的時候,應比之前更留一個心眼,避免陷入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漩渦。
責任編輯:謝海平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