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18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于8月23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未來銀行之路:固本與攻堅”。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獲得了“年度卓越銀行家”獎項,易會滿表示,非常感謝新浪給他這一榮譽,受之有愧。
易會滿提到,新浪財經未來銀行之路的論壇他參加了多年,每一次論壇都有一個非常好的主題,今年的主題是“固本與攻堅”,易會滿認為固本核心還是回歸本源,在目前環境之下,攻堅主題就更多了,有風險的攻堅、服務實體經濟的攻堅、普惠金融的攻堅、經營轉型的攻堅等等,銀行業現在面臨的攻堅任務非常重。
以下為實錄:
易會滿:非常感謝有這個機會跟各位同仁、各位朋友一起交流,也非常感謝新浪給我這個榮譽,受之有愧。這幾年新浪財經未來銀行之路的論壇我參加了多年,每一次論壇都有一個非常好的主題,今年的主題是“固本與攻堅”,我覺得固本核心還是回歸本源,在目前環境之下,攻堅主題就更多了,有風險的攻堅、服務實體經濟的攻堅、普惠金融的攻堅、經營轉型的攻堅等等,銀行業現在面臨的攻堅任務非常重。
前幾次有關論壇上,我從宏觀的角度對治理亂象,改善銀行業的風險管控方面談了一些觀點,包括對儲蓄率的問題,包括過度金融化的問題,今天利用這個機會想交流一個小觀點,談談支付的問題。
支付實際上跟在座的生活、生產、消費各個環節密切相關,我們只要回顧這幾年金融產生的新情況、新變化,尤其是產生一些金融亂象,我覺得跟支付業這幾年的發展、創新是高度正相關。所以說在當前治理金融亂象,怎么樣固本清源、中攻堅克難,一個重要的抓手和有效切入點之一就是要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支付管理,講三個方面:
一、支付變革創新帶來積極的作用。
支付是一種古老的經濟活動,從以物易物到貨幣交易,再到非現金支付,人類社會生產方式和商業形態每一次大的變遷,都會在支付這個最基礎的領域體現出來。近年來,伴隨著金融科技的興起,我國支付產業進入創新變革、快速發展的興盛期,尤其是移動支付的異軍突起,成為主體最多元、創新最活躍、產品最豐富的領域,不僅推動了電子商務、共享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的創造,而且在降低交易成本、增強交易便利性、提高經濟運行效率、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方面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2017年,全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1609億筆,金額是3760萬億,近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達到37%和27%;辦理移動支付業務達到2762億筆,金額是307萬億,近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達到140%和115%。我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接近9億人,今年預計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額突破40萬億大關,總的來看,我國支付行業已經成為全球最活躍的支付力量。在支付便捷性、普及率以及創新動能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除了第三方支付機構迅速發展以外,在正常支付變革,乃至互聯網金融創新浪潮當中,商業銀行也不會缺席,也從未缺席,以工商銀行為例,我們以開放進取的心態擁抱互聯網,堅持以金融為本,創新為魂,在前幾年比較早布局互聯網金融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實施了ICBC3.0智慧銀行戰略,以金融科技的思維重塑經營邏輯、業務流程、服務體系、管理模式和IT架構,為雙創時代和普惠發展帶來新的金融推動力量。在支付領域,我們立足移動化、場景化、便捷化、積極打造e生活、e繳費等新平臺、新業態,努力讓支付更輕、更接地氣。去年全年通過網絡實現的支付結算總額達到568萬億,目前工商銀行線上支付已經占我行支付總量的98%。
二、支付市場亂象為金融亂象提供了溫床。
金融是經營風險的特殊行業,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外部性,因此目前世界各國對金融都實行持牌經營,而且對其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如果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支付系統就是金融的血管,正常的支付活動是保證經濟血脈暢通的關鍵。但當前社會各界對支付的本質重視不夠,研究不夠,投入不夠,沒有充分認識到支付是最核心的金融基礎設施,是金融之基、民生之需、穩定之本,是一個完整的金融鏈條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支付連接著資金和信息,連接著信用和投資,關系著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市場主體的切身利益,關系著整個經濟金融的效率與穩定,可謂是“小支付、大金融,微領域、大影響”。我認為,不管技術手段怎么創新,不管模式生態怎么變化,支付的本質和邏輯沒有變,支付的地位和作用也沒有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支付就是金融活動的一個源頭,如果管控有力,創新得當,就會造福經濟社會,如果源頭泛濫,脫離河道,脫離金融本質和規律,就會帶來危害,任何一枚硬幣有正反兩面。當前支付產業在迅猛發展的董事,市場上也出現了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狀況,潛藏著各種風險。梳理這幾年來出現的金融亂象,一方面是由于資管和同業業務的過度創新帶來的,另一方面則是伴隨著支付機構的多元和互聯網金融的突進帶來的。在監管理念、監管環境、監管技術,如果與創新不能同步時,風險就如影隨形而產生,特別是一些支付機構,以支付之名行金融之實,以創新之名行違規之實,以普惠之名行高利貸之實,對金融亂象的滋生以及蔓延起到誘發和推波助瀾的作用,個別甚至嚴重危害到消費者權益。
縱觀近年來發生的非法集資,以及各種各樣的P2P、現金貸、套路貸、地下交易平臺等亂象,基本上都借助了違規支付,尤其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支付工具。
從微觀上來看,危害主要表現在:
1.支付基礎性地位決定其應有較高的準入門檻,目前大量沒有資本支撐、沒有從業執照、沒有專業經驗的主體涌入了支付市場,對法規缺乏敬畏,不受監管約束,沖擊了正常的支付秩序。
2.功能異化和監管套路行為存在。一些支付機構游走于灰色地帶,損害了支付的安全和公平。有的突破現有規定,延伸支付功能,變相甚至公然開展融資理財、保險基金等業務,加劇了金融風險跨市場、跨行業的傳導。有的為實現自身利益,在賬戶分類管理上不執行規定,為客戶開列全功能賬戶,突破小額支付范疇。有的大搞資金池或挪用客戶保證金進行高風險投資或者放高利貸,通過所謂的錢生錢進行快速致富。有的甚至向非法集資、商業欺詐等非法金融活動提供便利。
從宏觀上來看,支付主體、渠道、場景、數據等多維度的碎片化帶來支付清算體系的碎片化,以及整個金融資源過度分散化,不僅會最終影響金融消費者的根本利益,而且會影響貨幣政策傳導和金融資源的配置效果,影響金融安全和經濟穩定。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更多要從這些問題分析一些深層次原因,加以有效治理。
三、需要合力推進支付產業規范創新發展。
推動支付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治理金融亂象和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正本清源,精準施策。我們欣喜地看到央行和監管部門在堅持強監管和創新并重,完善頂層設計,規范市場秩序,消除風險隱患方面,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精準措施,并取得了明顯效果。比如建立網聯平臺,備付金集中存管,優化牌照存續以及市場退出,規范銀行等支付機構管理,加強個人賬戶的分類管理,嚴查支付接口和通道私搭亂建等等。作為不同類型的支付機構,確實應當擔當主體責任,合力推動監管要求的落地,共同引導支付行業規范有序的發展。
2018銀行業論壇精彩觀點:
責任編輯:王瀟燕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