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來了?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新浪財經訊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建院十周年大會于4月20在上海交大徐匯校區文治堂舉行。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出席并演講。
方星海說,去年我國經濟還出現了一個不容易被注意到、但卻意義深遠的變化——經常賬戶基本平衡,幾乎轉為逆差,這是自1993年以來未嘗有過的。
他解釋稱,經常賬戶逆差表示一國自己的儲蓄不足以支持投資,需要外資來彌補缺口。尚不知道今后幾年我國經常賬戶會是怎樣,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和年輕人開始借錢消費,可以肯定的是,長期大量順差已經不可能。這意味著我國經濟增長將更多地需要外資。
以下為全文:
方星海:尊敬的屠光紹教授,馬德秀書記,張杰校長,王江院長,張春院長。各位嘉賓、老師、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會議。我首先對學院十年里的巨大發展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學院領導和老師的辛勤付出表示崇高的敬意!飲水思源,此時此刻我們要對為學院創設和成長做出決定性貢獻的時任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市長韓正、副市長屠光紹、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馬德秀等領導表示由衷的感謝!對他們的遠見卓識表示由衷的敬佩!我本人有幸參與學院的組建并擔任第一屆學院理事會理事,這是我在上海市政府工作期間職業生涯中的一個亮點。
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已經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今年還將取得更大的成績。這方面我就不多說了。今天我想就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和青年學生如何應對,談一點個人看法。
黨中央明確指出,世界正處于百年不遇的變局中。從經濟看,我們最關心的是當前總體上合作共贏的世界經濟體系是否會崩潰?今后將如何演變?
我們知道,以世界貿易組織(WTO)、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IMF)為代表的當今世界經濟體系是二戰之后在美、英、法等國的主導下建立起來的。主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充沛的自然資源稟賦,美國在一戰之后實行了一段時間的孤立主義(Isolationism)政策。美國在1922年和1930年分別大幅增加關稅,希望豎起一道籬笆,把境外、主要是歐洲的經濟紛擾與自己隔離開,求得經濟穩定。但二戰的爆發使美國認識到,作為利益遍布全球的第一大經濟體,想躲到國境線后面獨善其身,是辦不到的。相反,只有充分介入世界事務,才能維護好自身利益。所以1944年,二戰還沒完全結束,美國即著手主導建立基于自由貿易的國際經濟體系,認為這是維護美國利益的最好方式。隨著全球化的發展,這個體系從最初主要圍繞貨物貿易,擴展到包函服務貿易和投資,體系成員從以發達國家為主,擴大到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二戰之后的世界經濟發展表明,這個體系使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受益。
但是,現在有些跡象似乎表明美國要重回二戰之前的孤立主義政策。比如,美國采取措施,有意讓WTO最重要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無法運作;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和巴黎氣候協定;美國主動挑起與墨西哥、加拿大和歐盟的貿易戰,并與我國大搞貿易摩擦。等等。
一國的對外戰略固然受國內政治的一時影響,但國家的利益永遠是決定性的因素。今天的美國仍然是一個利益遍布全球的大國。美國證監會主席不久前告訴我,美國公民在海外的投資,就達到9萬億美元。因此可以說,世界上任何一個區域經濟出問題,美國民眾的海外利益都會遭受損失。而且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即便美國國內經濟利益的維護,也離不開其他國家經濟政策的配合。大家還記得,2008年9月美國爆發嚴重金融危機后,美國于11月即牽頭召開G20首腦峰會,商討共同應對危機。峰會商定各國要協調宏觀經濟金融政策,承諾都不增加貿易保護措施。我國很快推出了旨在增加內需的強勁措施。這些措施對提升國際基礎原料價格、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穩定全球金融市場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美國在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只經歷了兩個季度的短暫經濟衰退,不能不說是托了中國和其他國家聯合行動之福。很顯然,任何一國經濟受到沖擊,在全球經濟這個大池子里應對,比獨自應對,效果要好得多。今后誰能保證一個經濟大國不再發生經濟和金融危機呢?若實行孤立主義,又如何能自救呢?
這幾年美國經濟增長不錯,最近失業率下降到了3.8%這個50年來的最低點,但沒有通貨膨脹。為什么呢?因為美國經濟中的供應瓶頸,被中國等其他國家的出口緩解了。否則美國通脹早就上來、利率早就上去、經濟增速早就下來了。美國去年貿易逆差創出歷史記錄,那是事出有因的。
美國在人才、資金等其他重要方面對外的依存度也很大,所以大家不必擔心美國會實行孤立主義。
就中國來說,我們更需要與世界融合發展。我國外貿依存度(貨物進出口/GDP)比美國、日本還高,去年達到33.3%,而日本只有29.9%。我國石油一半以上依賴進口,大豆90%依賴進口。我國的海外投資已經超過3萬億美元,我們的利益也已遍布全球。去年我國經濟還出現了一個不容易被注意到、但卻意義深遠的變化,就是經常賬戶基本平衡,幾乎轉為逆差,這是自1993年以來未嘗有過的。經常賬戶逆差表示一國自己的儲蓄不足以支持投資,需要外資來彌補缺口。尚不知道今后幾年我國經常賬戶會是怎樣,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和年輕人開始借錢消費,可以肯定的是,長期大量順差已經不可能。
這意味著我國經濟增長將更多地需要外資。當然,外資更多地進入并沒有什么不好。誰能說今年股市的好轉與外資進入沒有關系呢?但外資在我國投資增長中作用的加大,客觀上需要我國的經濟決策與其他國家更好地溝通,我們的政策需要增加可預見性,我們的金融市場要與境外投資者建立更多的互信。否則外資就可能頻繁進出,就會對我國經濟造成沖擊。國內外形勢都表明,中國經濟將會更深地融入世界。
中美如此,其他國家也一樣。當今世界,誰都無法孤立地發展。展望未來,世界各大國之間的相互依賴和競爭只會加劇,將呈現出既充分合作、又尖銳競爭的局面。有時合作的一面多一些,有時競爭的一面多一些,近期則是競爭的一面多一些。本輪競爭之后形成的新的國際經濟體系是否符合我國的發展利益,那要靠我們自己去爭取。面對這樣的世界,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我們青年學生應該怎樣準備自己呢?我提三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首先要明白中國、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為何能歷五千年之久而彌新?為何我們至今仍是一個14億人口、960萬平方公里國土、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大國?我以為,中華民族基于人本主義的勇于應變創新,是最重要的原因。周之代商是巨大的制度創新,秦與西漢的建立也是巨大的制度創新,隋唐和宋明在制度上有許多重要的創新和創新的嘗試。面對近代中國大幅落后于世界的嚴峻局面,中國共產黨人勇敢地領導了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實現了我國歷史上最艱難、最深刻的應變和制度創新,使得中國大踏步地跟上了時代,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發展的奇跡。只有深刻地認識自己的歷史,才能做到理論、道路、制度和文化這“四個自信”,才能在與各國的合作和競爭中不為一時的困難所嚇到,也不為一時的潮流所迷惑。
其次要明白美歐為何近代能獨霸全球這么久?當時它們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在當今全球化時代,這些競爭力如何體現?部分美歐國家當前出現的內政和外交紛亂,到底意味著什么?哪些是它們制度中長期的變化,哪些是短期的波動?青年學生要走出去學習、工作,增長見識,廣交天下朋友。如此我們才能在國際合作和競爭中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第三,我們要勇敢地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本領是學出來的,但主要是練出來的。我希望大家抓住“練”的機會,踴躍地站到國際舞臺中來,練出一身本領,為國家爭得利益、贏得榮譽。
我就講這些,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謝長杉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