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龍,1985年9月出生,2005年9月入伍,2007年12月入黨,空軍少校軍銜。過去他搞了不少創新,比如組建家屬微信群,拍微電影,拍MV,“蹭熱點”講歷史。如今,余海龍到了新的崗位上,過去的創新給他更多的經驗帶領“新一代”的戰士們。
《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麥婉華
黝黑的皮膚,堅定的眼神,身穿空軍淺藍色迷彩軍裝,盡管剛訓練完卻依舊精神抖擻,這是《小康》記者對現任空降兵軍某旅政治教導員余海龍的第一印象。其他戰士對他的評價是陽光、細心、關心人。這位看上去像“鄰家大哥哥”一般的軍人實則成績斐然。
余海龍,男,湖北棗陽人,1985年9月出生,2005年9月入伍,2007年12月入黨,空軍少校軍銜。2014年10月,他作為空軍唯一基層代表,參加古田全軍政工會;2015年,被空軍表彰為“一對好主官”,被空降兵部隊評為“軍人好樣子”先進典型;2016年,在全軍學習貫徹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交流經驗,參加空軍學習貫徹習主席“七一”重要講話宣講團和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交流會。榮立三等功2次。
“作為黃繼光連政治指導員的時候接受采訪會多一點,但是現在少了。”余海龍說,過去作為英雄連的指導員,他搞了不少創新,比如組建家屬微信群,拍微電影,拍MV,“蹭熱點”講歷史。如今,余海龍到了新的崗位上,過去的創新給他更多的經驗帶領“新一代”的戰士們,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
言傳身教做好戰士榜樣
在幾千米高空中,機艙門緩慢打開。當離機信號響起時,官兵依次躍出機艙。他們從天而降,從遠處看就像一朵朵蒲公英。降落到地面后,他們快速集結成戰斗隊形,向“敵”目標展開突擊。這是空降兵某旅戰備營進行傘降演練時的真實場景。
這也是少年時余海龍一直向往的軍旅生活。2005年,余海龍報考了軍校。“當時的想法很單純,就是向往穿上軍裝,實現自己的報國志向。其實當時我已經20歲了,比一般同學年齡大,所以身體素質方面相對較弱。”余海龍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能比別人更加努力,一路堅持下去。當時,他還成為了軍校中的模擬連長,在更多的鍛煉中成長。
2010年畢業后,由于余海龍學習的是防空專業,于是他加入了空軍,成為了空降兵。2014年3月,余海龍成為了黃繼光連第37任政治指導員。“當時很向往黃繼光連這個連隊,但同時也害怕進入這個連隊。因為黃繼光連是高標準的,而且非常嚴格。當時成為了指導員,其實也是很有壓力,督促自己必須要做好榜樣。”余海龍說。
這樣的精神,就算余海龍離開了嚴格的黃繼光連,到達了新的崗位后也繼續堅持。當有嚴格訓練時,余海龍也會帶頭做示范,給戰士們一個好的榜樣。“不能光說不做,而是要言傳身教。”余海龍表示。
乘互聯網快車傳承英雄精神
一腔英雄志,滿懷強軍夢,熱血灑疆場,青春鑄光榮。余海龍2015年以這句話為主題,組織黃繼光連的戰士們一起拍攝了MV視頻,名為《渴望光榮》。這是他第一次用短視頻的方式,向網友們展示空降軍部隊的風采。
余海龍介紹,因為當時網上出現抹黑英雄黃繼光、邱少云等論調。歷史真相不容歪曲,余海龍和連隊官兵才決心用行動捍衛英雄,攻破謊言,守住網絡“上甘嶺”。連隊通過“我們和英雄在一起”網絡名人進軍營等活動,攜手新媒體挺進主戰場、打響主動仗,實時發聲傳遞網絡正能量。
“現在這個網絡時代,我們軍人也要善于利用好網絡,向群眾傳遞我們的聲音。除了對外,網絡對內也很重要。現在的戰士大多數是95后,00后的戰士們也已進入軍營。他們都是網絡一代,對于網絡的依賴程度非常高。過去我們做思想工作都是面對面的,但現在做思想工作還需要透過網絡這個途徑。”余海龍說。
他告訴記者,善用朋友圈是重要的一環。現在的95后戰士們都喜歡用朋友圈表達自己的心情,所以余海龍都會不時看看他們的朋友圈,看到有負面情緒或者有什么困難的就及時關心,看到好的也給戰士們“點個贊”,用朋友圈的互動增進溝通。
余海龍還曾經在空降兵部隊第一個開通了“英雄連的故事”官兵親屬微信群,把官兵的家屬都拉入群里,及時進行溝通交流。他說:“當戰士們有‘成長故事’,我就會立刻放上朋友圈,讓家長們看到。或者有媒體關于我們的報道,我也會放上朋友圈。過去家長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孩子在軍隊里的情況,以及在軍隊的榮譽,現在他們都知道了,而且還因此很自豪。”
為了更好地帶領戰士們,余海龍在不停地探索新方式。他介紹,最近他在探索“票房評價教育”的做法。“戰士們除了日常訓練,還需要政工學習,因此我們定時需要上課。最近,我嘗試讓戰士們自己領課堂票選自己感興趣的課,以‘票房’來看學生們的學習傾向。同時,通過這種方式也能激勵講課的老師更加好地預備自己的課程,吸引學生來聽課。”
2016年,余海龍還參與了湖南衛視“真正男子漢”節目的錄制。在他看來,以活潑的綜藝節目宣揚軍人精神是一種非常新穎的方式。“其實影響是相互的,對于明星來說到軍隊生活幾天,對他們內心也是一種洗禮。他們出去之后宣揚正能量,對英雄精神、軍人精神則是一個很好的宣傳。現在年輕人只用傳統說教的方式教育可能不愿意接受,所以一定要適應時代的需求,多樣化地向他們傳揚這些優良精神。”
責任編輯:霍琦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