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財底層資產洞察
委外資產去嵌套去通道加速
銀行理財“低波穩健”還行得通嗎
“對于銀行理財來說,今年會是個規模增長的大年。”一位理財公司高管日前在與中國證券報記者交流時如是說。這種略顯樂觀的憧憬有數據佐證。綜合多家機構監測數據,目前理財規模已接近30萬億元。多位分析人士預計,到年末時點,這個數字將突破30萬億元。
除了受“手工補息”的高息存款退場、存款利率持續下調等帶來的“存款搬家”影響外,銀行理財行業去年以來盛行的“低波穩健”吸金大法,也對規模增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低波穩健”不少是通過保險資管、信托公司SPV(特殊目的載體)來實現。
不過,隨著機構規范合規運作的監管導向進一步加強,銀行理財去嵌套、去通道的趨勢會加速。業內人士預計,通過保險資管、信托公司等帶來的“收益平滑”將受到挑戰。從產品端來看,理財產品的波動會加大;從行業生態來看,對于銀行理財而言,保險資管、信托等差異化靈活性優勢將淡化,未來理財將在委外合作方面更加規范,并在主動管理上發力,追求超額收益。
● 本報記者 薛瑾
平滑收益貢獻“穩健低波”
“2022年四季度的銀行理財贖回‘負反饋’以來,整個行業對于低波產品都有迫切的訴求。”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理財產品發行情況來看,2023年,“穩健低波”產品大量面世。與之相呼應的是,銀行理財配置的現金及銀行存款余額在一年之間增加2.5萬億元。
“全行業都在大力發行‘穩健低波’產品。不僅如此,大家青睞發行攤余成本法和混合估值法理財產品。”一家理財公司人士此前向記者吐槽,在投資者風險偏好下行背景下,只要理財產品有了“穩健低波”標簽,產品就易于發行。2024年以來,“穩健低波”仍是理財市場吸金神器。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低波穩健”實現的主要路徑,一是增加無市值波動資產的配置占比,比如增加存款類、非標資產;二是優化有市值波動資產的估值方法,比如攤余成本估值法、收盤價估值法等;三是采用信托平滑機制,其類似于資金“蓄水池”,信托SPV收益可以在不同時段騰挪,“以豐補歉”,通過儲存利潤、釋放利潤,達到理財產品本身甚至跨產品的平滑效果。
“2023年以來,理財產品相較公募基金,往往能夠取得更為穩定的業績表現。理財產品凈值表現穩定的背后,離不開熨平曲線‘三板斧’的支撐,即配置存單及非標等無市值資產、配置類攤余計價型產品、收盤價估值。”華西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郁表示。
“銀行理財產品的底層,可以是標債,也可以是公募基金、基金專戶、保險資管、信托、券商資管等產品。其中,基金專戶、保險資管、信托、券商資管產品都可以根據理財公司需求定制,理財行業習慣將這些產品稱為SPV。SPV有些投資于存款,有些投向流動性資產,有些投向非標,也有投向信用債、利率債等。理財產品通過申贖底層的SPV和公募產品,一方面,解決日常流動性問題;另一方面,由于知道底層SPV的收益情況,可以通過申贖平滑理財產品最終收益。”一位大型資管機構人士告訴記者。
理財產品凈值波動料加大
近段時間,監管對銀行理財去嵌套、去通道要求趨嚴。一方面,通過保險資管SPV投資高息存款在“手工補息禁令”之下退場,萬億資金面臨再配置;另一方面,帶來平滑收益效果的信托SPV被監管部門高度關注,部分地區已經明令整改相關問題。
“保險資管行業去年有很多增量資金來自銀行理財。銀行理財加強與保險資管機構合作,加大購買保險資管產品力度,這要回溯到2022年底的那一波理財贖回潮,理財資金的整體風險偏好大幅下降,基本上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整個銀行理財行業向超低波策略發力。”一位保險資管業內人士說,“保險資管能夠找到一些較高收益的銀行一般性存款做配置,契合了銀行理財對低波穩健的訴求,所以他們的資金大量配置到保險資管產品,預計今年這塊業務會有較大幅度收縮。”
此外,記者日前從業內獲悉,有地方監管部門要求排查信托公司與理財公司合作業務的合規問題,包括信托配合理財公司違規使用平滑機制調節產品收益,配合理財公司在不同理財產品間交易風險資產等。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信托公司配合理財公司在不同理財產品間交易風險資產,類似于資金池模式,在不同產品之間進行利益輸送。通過信托工具間接實現資金池模式,能給銀行理財產品在投資管理、流動性管理方面更大的選擇空間,但偏離了理財產品和投資標的一一對應的要求。
“通過信托SPV降低理財產品的凈值波動出發點可以理解,但其背后的運作邏輯有悖于資管新規和相關監管規定。”業內人士指出。
不管是叫停借道保險資管配置高息存款,還是信托平滑機制的整改,都將使得理財產品的“低波穩健”策略面臨“失效”壓力。多位業內人士預計,理財產品的凈值波動率將加大,理財產品業績基準達標的確定性也有所降低。
“綜合考慮手工補息清退、協議存款配置新老劃斷、信托委外規范等因素,我們預計理財產品凈值波動將更為真實:一是固收類理財整體凈值波動提升,二是部分經營不善的產品破凈概率加大,無法再像以往那樣通過信托產品‘算總賬’。”中金公司研究部相關負責人說。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任濤預計,理財產品凈值將回歸真實、常態,凈值趨于下行、破凈率也會有所上升,這有可能使得理財產品在收益方面的吸引力減弱。
“銀行理財像之前那種所謂的超低波肯定難以為繼。”資深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這對投資者教育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逼著大家接受市場有波動這么一個健康、科學的投資理念。”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在其他可投資產相對有限的背景下,居民端或適度放寬對理財凈值日常波動的容忍度。
規范運作擠水分
業內人士表示,從監管導向來看,機構經營合規化規范化是一大主題。伴隨著去嵌套、去通道相關存量問題解決的短時間陣痛,部分理財產品業績波動幅度料加大,給今年理財規模高增趨勢帶來不確定性。但從長期來看,這將助推理財的資產配置朝更穩健方向發力。
銀行理財委外投資去嵌套、去通道,也伴隨著資產配置策略和行業合作生態的改變。
“保險資管會面臨銀行理財方面的贖回壓力,因為底層的高息存款資產沒有了以后,這個產品策略暫時來說是失效的,只能轉換到其他策略上,這需要一個過程。無風險收益率降下來了,不波動或低波動的資產也少了,理財公司必然會把這部分資金重新進行配置。”一位中型保險資管機構人士告訴記者。
一位資深信托業人士說,“對于理財公司而言,在低利率環境下,持續增長的理財規模面臨較大的資產配置壓力,不論是借道保險資管還是信托公司,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資產配置難題。在監管約束下,未來理財產品要規范運作,可能面臨下調業績比較基準的現實,需更加規范地對理財產品進行凈值化管理。”
“對于信托公司而言,與理財公司合作實現了債券投資規模較快增長。在規范合作下,與理財公司的合作依然存在,不過將進入擠水分階段,行業信托規模增速也會面臨下行壓力。”上述資深信托業人士說。
在任濤看來,后續信托公司與理財公司之間的合作會受到不小沖擊。在排查存量業務過程中,理財公司與信托公司的增量業務合作將對標最新監管要求,預計增量業務合作會受到較大影響,合規性審查的重要性大幅提升,通道類信托業務的體量將繼續萎縮;信托公司會受到更為嚴格的強監管,其在金融生態鏈的地位會有所下降。
清華大學法學院金融與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楊祥表示,對于信托公司來說,雖然少了一塊通道業務收入,但這也是“三分類”要求的信托公司回歸本源的體現。還有機構人士預計,信托、保險資管的差異化服務能力將被削弱,理財公司將逐步加大與公募基金的委外合作力度,以追求主動管理端的超額收益。同時,相關整改和變化對理財公司的投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理財公司需要進一步錘煉自身的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和回撤控制能力。
責任編輯:尉旖涵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